參考消息網9月4日報導日媒稱,在美中貿易戰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兩國互相徵收報復性關稅令美國農民疲於應對。川普政府9月1日對中國產品啟動第四輪加徵關稅措施。中國在同一天宣布採取報復措施。美國農業團體叫苦不迭。
據日本《富士產經商報》9月3日報導,受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對華貿易戰的衝擊,美國酪農正失去中國市場商機。去年7月川普政府發動第一輪加徵關稅措施,美國和中國互相對340億美元(1美元約合7.1元人民幣)規模的進口產品加徵25%的關稅,自那以來,美國乳製品對華出口額不斷減少。這次,大部分美國乳製品被徵收的關稅將再次上調5個百分點。
美國乳品出口協會負責人指出,由於中國徵收報復性關稅,2019年上半年奶粉、奶酪、乳清產品和乳糖等主要乳製品對華出口同比減少54%,減幅很大。
美國國內牛奶消費量比1975年減少40%,生產過剩導致價格低迷。
報導指出,另一方面,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乳製品需求急劇增長的市場。中國人對比薩的食用量、餐飲中的紅酒飲用量和乳酪食用量、牛奶攝取量以及乳製品消費量不斷增長。
美國奶農公司液體乳製品市場負責人指出,中國乳製品需求前景強勁,但受美中貿易摩擦影響,美國正被紐西蘭和歐盟等競爭對手取代。這位負責人表示:「美國要再次獲得與競爭對手同臺競技的機會,必須與中國恢復正常關係。」
根據美國農業部8月30日公布的農業純收入預測數據,今年約為880億美元,比去年(840億美元)有所提高。這一數字不包括川普政府因美中貿易戰而對農戶發放的補貼。川普9月1日對媒體強調,聯邦政府將向因中國的報復措施遭受打擊的美國農民發放高於損失額的資金。
但美國全國農業教育及合作聯盟公共政策負責人反駁稱,農業收入提高不利於人們正確認識大部分農民現在正面臨的經濟困境,實際上我們只能依賴來自納稅人的援助。這位負責人表示:「發放資金補貼在短期內有用,但並非針對現在農戶危機的可持續解決對策。對於這些問題,究竟是繼續發放資金,還是實行真正的解決對策,除非政府有明確的計劃,否則農業收入明年很可能再次下降。」
美國農會聯合會首席經濟學家約翰·牛頓表示:「在截至今年6月的一年時間裡,農戶經營破產的情況增加了13%,農業融資延遲率上升,這反映出農戶資金緊缺。」
資料圖片。(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