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一到放學放假的時間,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成了每個家庭的常態。但是,孩子就會有孩子的天性,天性好動,不愛主動學習。這時候,家長和孩子就像成了「敵對」狀態了。每次叫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小朋友卻總是很抗拒,覺得是父母剝奪了自己娛樂的時間。家長也沒有耐心,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確實很難管教,所以總是控制不住的生氣。孩子不管,就不肯完成作業,認真學習,誤他前途,但是管教的時候,方法用錯了,親子關係肯定會變得緊張。
在這裡,老師給大家一些小小的意見,怎樣做,能讓孩子不排斥學習,家長輔導孩子不再是艱巨的任務,做到雙方都能身心愉悅呢?
1. 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很多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最大問題就是,孩子磨磨蹭蹭,小動作特別多,人在寫作業,思想卻不知道飛哪裡去了。一個小時的作業寫個兩小時,家長耐心磨滅了,孩子也越來越感覺犯困想休息。這其實是很多孩子都有的問題,這很正常,但是也需要重視,並且是越早重視越好。
孩子注意力不好,主要是周圍環境太多幹擾,家長首先就要為孩子準備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環境對一個學生的成長很重要,書桌一定要擺放整齊,玩具和其他影響孩子學習的電子產品要擺放得隱蔽些,書架多放些與學習相關的東西,就像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在圖書館學習那樣,因為那裡的氛圍可以激發自己學習的欲望。就像我們不會讓學生在鬧市中學習那樣,孟母三遷,這些都充分證明了,環境對孩子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環境,就是注意力提高的保證。
2. 孩子記性差怎麼辦
記憶力好的孩子,學習會輕鬆很多,成績自然會比記憶差的孩子成績好。孩子討厭做作業,就是因為不會做,所以覺得做作業的過程很痛苦。課堂學的知識記不住,回家的作業自然不會寫,家長再怎麼發火逼迫他去寫,他也不可能馬上記起來知識點。
所以,提高孩子記憶力是當務之急,只要方法用得對,是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記憶力的。而提高記憶力的關鍵是保證營養和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進行體育鍛鍊,防止過度疲勞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都會有效提高大腦工作效率的。
而大腦的最佳利用時間是上午9-11時、下午3-4時、晚上7-10時,家長可以指導孩子好好利用這些時間。
興趣是做所有事情的動力,如果沒有興趣就算結合天時地利,也是得不到想要的效果的。所以家長最需要做的是培養孩子對方習的興趣,可以將遊戲方式帶到學習裡,結合孩子自身的特點,幫助孩子找出一套自己的記憶方法。
3. 做題馬虎,很簡單的題目都做錯
每次作業或者試卷寫完,總會出現一堆不該錯的錯誤,這時候學生就會為自己辯解,這些我都會做的,但是因為時間不夠,粗心大意了才錯了。然後很多家長也不把粗心大意當回事,總覺得是小事情,覺得孩子現在錯了,下次就會改了。其實粗心大意,做事馬虎真的是個很難改的習慣,只要不重視,家長不教育,這個習慣會陪伴孩子的一生。
只要孩子有一次因為粗心大意錯題的時候,家長就要嚴厲地批評他,告訴他這錯誤是不能再犯的,讓他清楚,這不是小錯誤,做題馬虎,可能也與平時的生活不良習慣有關,東西擺放亂七八糟。沒有規律,缺乏條理,做題亦是如此。所以,家長不只是在學習上要教導,生活中養成習慣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