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我也曾經是一個只對英語感興趣,對別的都沒興趣的boy,感覺我只喜歡學英語,至於工作很重要的什麼財務,金融,法律,我一竅不通,也沒興趣知道。
那時候經濟學人在國內就很紅了,我好奇看過,覺得非常枯燥,毫無興趣,倒是裡面的政治新聞板塊很有意思,黑中國黑美帝黑的飛起,黑遍了世界各地的領導人,看得我津津有味。
不過那個年代的經濟學人,中國內容最多一篇,政治內容最多5成,剩下5成全是銷魂的經濟金融,讓人手想釋卷。
但即便是這樣,我畢業了其實也還好,沒遇到多大障礙,很多障礙其實並不是源自我的學歷或者能力什麼的,而是人為設限,這些就不多說了,我這裡主要是想分析一下,我畢業以後還算輕鬆的原因,或者說,為什麼我沒有像一般英語專業的人那麼出路狹窄。
❶
我英語學的還行,英專需要的證我都有
這個優勢主要體現在,我在各類面試的時候,基本不會有短板,任何問題,不論是中英文,我都能對答如流,非常熟練,所以起碼對於一些對英語有要求的工作,比如外企獵頭,銷售,運營,商務,市場,海外的運營等等,都沒任何問題。
所以只對英語感興趣,對別的不感興趣的人,第一要務是儘可能在短時間內把英語學好,學的比較流利。
至於怎麼學,我在公眾號裡發過很多篇文章了,菜單欄自己去看就好,如果不知道看哪個,可以掃碼花99買個系統的方法論課程,我建議學到中級差不多就能滿足工作需求了,學到高級當然最好。
報名交費後,關注服務號唯庫,或者保存以下二維碼,掃碼後就可以隨時進入反覆觀看了。這門課更具體的先後來歷,可見文章:以一己之力影響了百萬人的英語學習歷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❷
我表達能力較強
後來我仔細分析對我的工作加成較重的素質,又和我的同學們仔細比較,後來發現,實際上我對英語沒興趣,我只是對英語演講有興趣。
具體的原因之前幾篇文章裡陸續有提過,大家感興趣可以看看
為喜歡的人學習一門語言是一種怎樣的經歷?
想學好英語應該先設立什麼樣的目標?
歸根結底,其實我並不熱愛英語,我只是熱愛出風頭罷了。
而在大學裡,能讓一個人出風頭的最好機會,就是參加英語演講比賽了。
我那時候參加了我能參加的所有英語演講比賽。
這些大賽,和大賽帶來給我的培訓,對我的整個人生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甚至可以這麼說,我日後能勉強靠運營公眾號養家餬口,靠的就是那時候比賽帶給我的思維訓練和口才文筆訓練。
表達能力真的是個很重要的東西,在公司內部能否突出顯現,能否得到上司賞識,甚至面試時候能否給人好印象直接通過,都跟你的表達能力都直接相關。
表達能力過強這點還給我帶來過一些小小的不順,畢業那會我應聘過某家號稱全國最大的獵頭公司,和主管在電話裡過招對答如流,見面時候談笑風生,讓那個主管非常的擔心,覺得一個剛畢業的小朋友不應該這麼放得開,這麼成熟,這麼輕鬆寫意,對答這麼敏捷,口才這麼滴水不漏,對我總是有隱隱的不安,所以最後還是沒要我,理由就是無法排除這個隱隱的不安。
我聳聳肩,心想your loss,然後轉身就投給了一家號稱世界最大的獵頭公司,並且輕鬆拿到offer去上崗了。
❸
但是只對英語感興趣,對別的都沒興趣的同學,就比較尷尬。
他們尷尬的點在於,
1)其實他們的英語並不好——如果英語真的特別好,會覺得英語本身其實是很無聊的,沒有什麼必要再繼續深入下去了,這時候他們會對讀書和其它技能更感興趣,繼而從書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比如藝術,法律,商科,演講表達等等。
只有英語水平不夠的人,才會對英語感興趣,英語水平足夠的人,基本都會脫離語言本身,去發展其它方向和內容的興趣愛好了。
哪怕是和英語相關的愛好,也算是別的愛好,比如很多同學喜歡BP Debate,喜歡演講,喜歡口譯,喜歡會展和外貿,這些都是在用英語,而不是「學英語」。
什麼樣的人需要學英語?英語不好的人唄。
什麼樣的人對英語最感興趣?英語不好的人唄。
2)他們的中英文表達能力都很差。
英文是一門語言,而且現代英語是一門發展較為成熟完善的語言,認真學習這門語言的表達的邏輯組織技巧,是非常有幫助的。
以美國的主流辯論為例,在高中或者大學裡曾是明星辯手的人大多在法、政、學界擔任要職。
「在一份以美國國會議員、州長、最高法院法官及白宮幕僚官員等160位重要領導人物為對象所進行的著名調查中發現,這些領導精英當中竟然有100位,也就是高達62.5%的人在大學時期曾經參與競賽辯論。而當這100位前辯手被問到比賽經驗是否對他們後來的事業成功有所幫助時,其中90人選擇了「非常有幫助」或「有無法估計的幫助」這兩個答案。另外,在未曾參加過競賽辯論的60位受訪者中,也有26人表示他們感到「後悔」」。(Ehninger, D., & Brockiriede, W. (1960). Decision by debtae. New York: Dodd, Mead & Company 100 of 160 leaders began careers as student debaters. Freedom and Union, 1960, 6-7. )
你現在問我,我也會回答,我在大學時候受到的英語演講訓練和比賽經驗,對我後來的工作,有著無法估計的巨大幫助。
愛好英語,卻在大學裡沒參加過英語演講或者辯論比賽的人,未來也一定會感到巨大的後悔。
這是因為,英語世界中,話語的邏輯和思維以及技巧,都是高度成熟完善的,學習英語本身,不可避免的你講會接觸到這些語言技巧和邏輯思維,否則你不可能學的好。
但非常不幸的是,我看到的國內英語學習者,對英語世界中最有魅力,最經典也是最傳統的演講和思辨藝術毫無興趣,只是喜歡什麼純正口音,流利口語,看看美劇,拽兩口垃圾話,讀讀原版書,學兩個GRE單詞,快畢業了全都忙著託福雅思備考。
所以英語愛好者很多,有勇氣上臺,參與到這門語言藝術的人,極少。
我在讀英文系的時候,身邊人對英語考試和考證非常熱衷,對演講比賽感興趣的,寥寥無幾。
等我打入全國大賽了,發現哪怕是全國級的選手,仍然是對英語熱愛的人眾多,真正潛下心去思考演講和語言表達的,寥寥無幾。
甚至有人比賽時候開場白腔調都是,Hello English lovers! 我當時不屑的撇撇嘴,誰tm熱愛英語了,老子是熱愛演講和表達好伐。
這種學習態度,就是標準的撿芝麻丟西瓜了。
只顧學英語,不知道用英語來促進自己的口才和表達,這些人最後一般都會遇到極大的瓶頸和障礙,面試不靈,畏畏縮縮,擺不平場面兒,端不上檯面兒,靠不住事,一看就讓人非常不放心。
英語技能本身並不值錢,通過學英文獲得的思維和口才,才算是真正的財富。
❹
那麼這類人應該怎麼做?
1,首先當然是要把英語學好了,不用再多說了,掃碼交99塊報我的課。
報名交費後,關注服務號唯庫,或者保存以下二維碼,掃碼後就可以隨時進入反覆觀看了。這門課更具體的先後來歷,可見文章:以一己之力影響了百萬人的英語學習歷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然後要通過英語來學表達啦,具體見:
如何準備英語演講比賽?Part 1
如何準備英語演講比賽?Part 2
如何準備英語演講比賽?Part 3
如何用演講來提高口語(1)
如何用演講來提高口語(2)
如果你還是大學生,那麼毫無疑問,外研社杯或者21世紀杯,總得參加一個吧。
我們自己的雷猴演講與職場俱樂部未來也會公開招生,到時候歡迎大家來玩:「雷猴」演講與職場俱樂部正式開啟(內有高能,慎點)
3,最後,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
對於一些硬技能,比如說物理,化學,建築,編程,機械,橋梁,重工,汽車等,需要數十年如一日的辛苦努力,而且還要學讓人頭暈的數學,物理等科學知識,英語愛好者們可以不去學。
但是一些通識的商業知識,經濟知識,金融知識,你不去學,還想著未來要財富自由出人頭地階級躍升過上幸福生活?做夢吧。
在通識知識裡,相對非常硬比較難啃的包括:
法律,現在要考法學專業研究生才允許考司法證書了,而且法律知識學到最後,各種條文讓人非常頭大。
財務,金融,經濟,學到最後都是在學數學,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是半條命去了。
但是有很多知識,是不僅不痛苦,而且多學一點還非常有趣的。
比如市場營銷學,消費者行為學,組織行為學,人事管理,公關廣告,品牌管理,傳播學,基本的經濟學知識和金融知識等等。
這些東西都不需要特別深入的專精技能和特別高的智商低。
讀這些學科的英文原版教科書,對於你未來的職業規劃和事業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對於你求職面的擴展和拓深,都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不要學習商業英語。
而是多閱讀商科的原版教科書。
更何況這類學科的英文教科書本來就比國內的書質量要好太多,書籍本身所用的語言就不太難,更不用提還往往寫的深入淺出,圖文並茂了。
又能增加商業常識,又能提高英語水平和詞彙量,何樂不為?
以上這三點,是我認為英語愛好者們最應該做的事情。
最基本的,不要做一個所謂的空想愛好者,起碼認真的擬一個靠譜的計劃,腳踏實地的幹下去吧,這樣的要求不算過分。
從英語愛好者,變成學習者,繼而變成實踐者,這是我對諸君的基本期待。
再次打下廣告:
如果不知道怎麼學習英語,請掃碼交99塊報我的課,從零基礎到高級水平,全部涵蓋。
報名交費後,關注服務號唯庫,或者保存以下二維碼,掃碼後就可以隨時進入反覆觀看了。這門課更具體的先後來歷,可見文章:以一己之力影響了百萬人的英語學習歷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更多好文,掃以下二維碼,歡迎關注
蘋果用戶請掃碼讚賞,數目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