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末,健身行業還是傳來了一些好消息,比如健身器材品牌舒華體育獲批登陸A股。
最新消息,舒華體育於2020年12月1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發行價格:7.27元/股。公開資料顯示,公司首次公開發行的A股不超過 50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12.15%。
眾所周知,相比其他同為體育文化產品概念的上市公司,英派斯和舒華體育與健身行業的關係更為密切,在各大健身展上都能遇到。
但英派斯上的是中小板,而舒華體育「60」開頭,屬於堂堂正正的主板上市公司,股市上的「主菜」,分量更重,因此他們的成功上市也受到了更多健身行業內人士的關注。
一
作為前財經記者,我個人非常希望健身行業能出更多的上市公司。
首先上市公司是一個行業的臉面,上市公司多了代表這個產業鏈上的玩家實力增強了,比如手機和新能源汽車行業,蘋果、特斯拉、小米、蔚來、理想……這樣的品牌不光自己是資本市場的寵兒,供應鏈裡還能孵化出很多個上市公司。
從這個角度來說,舒華體育的確為中國健身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曝光度。
其次,上市之後信息披露的更加規範和頻繁,更方便我們去評判一家公司到底好不好。
如果一家公司不上市,就沒有義務披露自己的財務報表,外界也沒法得知他們真實的經營情況。
比如很多連鎖健身品牌都說自己是行業老大,但因為都是私人企業,帳目不需要公開。現在有幾百家門店,今年又賺了幾個億,全憑他們一張嘴去報,信不信由你。
而且賺的錢,到底是營業額,是利潤,還是負債,也是一團亂麻。
但你如果上市了,每年就得硬性公開財務報表,還要經過第三方和監管部門的審計和監督,誰的實力更強,誰才是行業老大,一目了然。
行業喊了幾十年的規範化經營,才有可能實現。
最後,我知道健身行業很多人也炒股,如果有本行業的上市公司,業內知根知底,投資起來也會更加踏實。
當然,誰家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既然要投資就得講回報率。
那麼問題來了,舒華股票上市流通之後,作為一個投資標的,值不值得入手呢?
對不起,我的答案是NO。
二
通常一隻股票要不要買進,很多人會告訴你一些訣竅,什麼k線、內部消息、題材炒作等等,但大多屬於玄學,甚至你要當真聽了就容易被當成綠油油的韭菜。
我們今天就從最簡單也最不容易出錯的角度,來簡單評判下舒華體育作為一隻股票的前景,那就是俗稱的基本面分析,高大上一點就叫價值投資。
看基本面,通常看以下幾個方面:所屬板塊行業的發展前景、公司財務狀況、盈利水平、市場競爭、經營思路、人才創新等。
公開資料顯示,舒華體育成立於1996年,總部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是一家專業、科學的運動健康解決方案供應商,主營業務為健身器材和展示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中健身器材包括室內健身器材、室外路徑產品。
增強人民體質,推廣全民健身。體育健身毫無疑問是朝陽行業,也是國家大力推動的產業,舒華目前的主營業務都是圍繞全民健身展開,乍看前景一片光明。
不過在招股書上,舒華標示了一些潛在的經營風險,比如經銷模式佔比較高、產品質量問題、客戶集中度高等,但這些坦率來說都屬於場面話,每個公司的招股書都必須要講這些東西。
但真正的風險在哪裡?
三
按照發行價來計算,本次舒華上市能募集到3.1億左右的資金,倒推來看,舒華公司整體市值還不到30億,是一個相當小的盤子。
根據過往的經驗,小盤股票有時候很容易被莊家控盤或者遊資炒作,急漲急跌形成「妖股」作風,小散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命運。
如果有人喜歡這種搏命的玩法,那倒是可以期待一下。
不過依靠隨著監管的加強以及公司高層的自律,這樣的情況也許不會發生。
舒華以家用健身器械及運動品牌展示架業務發家,但商用領域一直是他們期待的業績突破口。
而這一兩年健身場館的現狀,作為行內人大家也心知肚明,所以短時間內奢望舒華的業務有極大的增長,似乎不太可能。
再說健身器械行業的競爭異常激烈,外有泰諾健、力健等一幹國際品牌,內有大鬍子、嘉沃、邁寶赫等國產同行,甚至現在因為大量場館倒閉,導致市面上一堆二手器械流通,這都是舒華業績增長的攔路虎。
舒華財務報表上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
2016年~2019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63億元、11.32億元、11.82億元、13.34億元。截止2020年9月30日,舒華的營業收入達到9.69億元,似乎看起來還行,但如果看淨利潤就會發現問題。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營收增加了,但同比利潤率卻下降了0.445%。而回顧2017年、2018年,他們淨利潤也同比分別下滑4.87%、7.55%,因此這個利潤的負增長一直存在。
以及還有諸如資產負債率偏高、每股收益低、無形資產比例低等,這些財務數據都無法讓人特別滿意。
但這還不是我最擔心的。
四
很多人都知道在挑選股票的時候要看一個數據:ROE淨資產收益率。
ROE是一個會計學的概念,是公司稅後利潤除以淨資產所得的百分比。該指標反映了反映了自有資本獲得淨收益的能力,用于衡量公司利用自有資金的效率,指標值越高,投資回報越高。
舒華怎麼樣呢?2016、2017、2018、2019年1月~6月,他們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是23.23%、17.87%、15.76%、7.9%。
一般來說,淨資產收益率能保持在15%以上就算是不錯的公司,所以舒華看起來還行。但如果縱向看,他們的收益率呈逐年遞減趨勢,疑似他們的賺錢能力在逐年減弱,這絕對不是一個好兆頭。
並且在上市後,舒華的總資產還會增加,還會進一步攤薄他們的淨資產收益率。
作為股東,你會投資給一個賺錢能力不斷下降的公司嗎?
當然,有人也許會講,這次疫情之後群眾健身的意願會更強烈,並且家用市場的需求增強,舒華會迎來一輪新的增長。
沒錯,但機會面前人人均等,得有實力才能搶到更多的肉。
如今的家用市場,拼的是智能技術和內容場景的結合。截止目前,疫情都快過去了,我也沒有看到舒華展示出任何有說服力的競爭優勢。
以研發投入為例,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舒華體育研發費用佔各期營收的比重分別僅為1.28%、1.79%和2.65%,比整體實力略遜一籌的英派斯還低,後者研發費用佔各期營收的比重至少也有4.53%、3.99%、6.29%。
另有媒體披露,舒華體育目前仍然不是高新技術企業,截至去年6月30日,其擁有的各項專利為134項,其中發明專利僅有兩項。
遺憾的是,舒華的上市公告稱,募集的資金將用於二期生產基地建設、研發中心建設、信息化建設、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
相比做強,他們更傾向於做大。在我看來,在目前的市場態勢下,這不是一個很聰明的打法。
五
最後,咱們健身行業都崇尚專業,我們判斷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還可以跟隨專家的選擇。
當你拿不準的時候,去看看機構投資者的選擇,比如基金,基金經理都要對自己的業績負責,而且他們還是比你更懂市場的專家。
我查了一下,國內有關體育產業的基金並不多。可以理解,畢竟相對「喝酒吃藥」、「科技新能源」來說屬於冷門產業,即便如此,很多基金的持倉也大多是打著體育文化旗號,重倉的卻是醫藥、傳媒、遊戲相關的股票。
如果他們都看不上的,至少不會有很大的投資價值。
當然這一點不能怪舒華,因為整個體育產業的股票看起來都處於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尷尬境地。
因此,如果有人深愛舒華這家公司,或者是他們品牌的忠誠客戶,想買上幾手以示支持,我不攔著。
但建議先去看看英派斯的走勢,權當做個參考,穩妥起見,開盤如果急漲趕緊見好就收,不要戀戰。
六
總結一下,從基本面上判斷,舒華體育這隻股票作為一個投資標的,並沒有體現出太多的投資價值。
反正是我肯定不買,別人買我也不推薦。
大家都是卑微小散,想踏踏實實賺點收益,買點白酒基金它不香嗎?
話說回來,本文並非想對舒華這個公司全盤否定,畢竟能成為上市公司,實現了很多健身同行夢寐以求的目標,讓我們有機會去研究他們的經營情況,也非常值得尊重。
上市這個行為本身,還可以作為舒華公司銷售及市場合作中的談資,去叩開用戶的合作之門。
但與其削尖腦袋去敲鐘,不如大家都能踏踏實實先把產品和服務做好,提升品牌資產價值和盈利水平,才能得到市場的認可。
否則即便上市了,業績表現平平,甚至淪為垃圾股的風險,也不是什麼好事。
因此,對於舒華在內的所有企業來說,上市並不是終點,而是一輪新考驗的開始。
歡迎舒華體育用實際業績和股價表現來打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