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鳳凰衛視·鳳凰教育主辦的對話大咖:「藝術設計與信息科技」暨第四場1+X數字媒體互動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說明會於北京時間4月20日下午,在北京鳳凰國際傳媒中心通過網絡直播形式隆重舉辦。本次活動以「數字媒體藝術和技術的融合與應用」為主題,聚焦數字媒體互動設計領域,面向全國各地300餘所職業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院校的20萬左右師生,共同探討新時期職業教育模式改革下,數字媒體互動設計領域人才的培養。
本次活動邀請了國內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書記、教育部動畫與數字媒體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丁剛毅;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教育部高等學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何人可教授;北京交通大學軟體學院院長、教育部軟體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盧葦教授;教育部職業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張來源教授;鳳凰教育集團常務副總裁呂資慧女士和鳳凰教育集團威鳳國際教育總經理郭功濤先生。
首先由鳳凰教育集團常務副總裁呂資慧女士發表致辭,熱烈歡迎參與本次研討的業界專家和在線師生,並表示要積極發揮好鳳凰資源優勢和先進技術,服務好地方產業發展和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
鳳凰教育集團威鳳國際教育總經理郭功濤先生主持了本次會議,他表示: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5G、物聯網、AR/VR等技術賦能數字產業,數字媒體藝術與技術發生了高速發展和深度變革,促使它們在多個層次上發生交叉和融合,這種融合和應用也已成為學界和業界普遍關心的話題。其中數字媒體互動設計新浪潮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興起並快速發展起來的。然後主持人邀請專家們自由發言探討這種新形式和新業態。
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何人可教授發言表示技術創新帶來藝術領域深刻變革,兩者的結合點就是互動設計。新生態的數字交互產品將會為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書記丁剛毅教授在數字表演和模擬仿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表示技術帶來的變革對人的認知和行為產生了重大影響,其中藝術和技術的溝通和交互空前緊密,兩者融合的特徵是網際網路化、虛擬化、場景化和智能化。
北京交通大學軟體學院院長盧葦教授發言表示軟體的開發就是一個典型的藝術與技術融合應用的範例,好的軟體必將為使用者帶來技術的便捷感和藝術的美感,交互就是溝通人和軟硬體的橋梁。
教育部職業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張來源教授表示藝術創作手段和工具日新月異,與技術發展密不可分,二者相互融合和促進,共同發展。
專家們一致認為,藝術設計與信息科技融合是未來發展必然趨勢,數字媒體互動設計作為二者融合的產物之一,為數字產業賦能和服務,適應領域廣泛,極具應用性和發展潛力。同時,產業的快速發展造成了旺盛的人才需求。企業和高校應繼續加深合作,以企業真實工作場景和需求為導向,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效率,為國家新興數字產業輸送高品質的應用型人才。
本次活動舉辦獲得圓滿成功,為在線師生們開闊了視野,加深了對數字媒體互動設計的理解,拓展了工作和學習新思路,也讓與會者近距離感受到了鳳凰資源優勢和先進技術,獲得了師生熱烈且良好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