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尖下的那些事兒,一位真誠寫作者,願我能用一份真誠送你一世溫暖。
菠菠菜:#情感故事大聯盟#系列
如果一討論起親情來,不管是好是壞,每個人肯定都有說不完的話。因為人這一生,愛情可以沒有,但親情無論對誰來說都是擺脫不掉的。
還是孩子的時候,你對於父母來說絕對是他們最核心的部分,他們哪怕不吃不喝,都會想盡辦法讓你不餓著不凍著。
但當父母老的時候,對於有些人來說,這一切也並不會反過來,因為自己有了妻子和孩子,也就會不自覺的把父母排除在外了。
在外面工作都忙,但為什麼有的人就能隔一兩個月回一次家,看看自己的父母,而你卻一年到頭都不回去呢?!其實我覺得看的還是這件事在自己心裡的份量,都有時間去找自己的女朋友卻沒時間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這不是矛盾嗎?
我相信每個人肯定都不想背上「不孝子孫」這個惡名,即使自己行動上做不到,但言語上的關心還是要做到的。
我們這個民族有幾千年的歷史,是特別注重老祖先留下來的東西的,孝,當然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一個人都不懂得尊重自己的父母,給予應盡的孝道的話,名聲被傳出去後,就算你再怎麼優秀,肯定都不會得道重用或者直接不用。
所以很大一部分人,為了不被別人說閒話,也為了不涼父母的心,都會在嘴上給予關心,話說得也特別的好聽,不知道的人看見或者聽見後,就會覺得這個人真的是個大孝子啊。但如果你要是問他父母的生日是多少的話,他可能就會吱吱唔唔的答不上來,你說這該有多麼諷刺啊!
王忠毫(化名)今年25歲,未婚,他是和朋友是一起搞藥材生意的,平常也並不怎麼著家,回來也都是生意上的資金周轉不開了,找父母借錢的。
他的父親為此也說過好幾次他,讓平常沒事了多回回家,不要一有事了才知道找父母,時間長了肯定也是特別寒人心的。
可王忠毫嘴上答應著,行動上卻依舊如此,不管是父親還母親,只要一打電話了,他就回道:「我不是忙嘛!閒了我就會回來的,你們放心好了,行了不說了啊,這會有事,走我先撂電話了啊!」
還沒等父母回,就聽到電話裡「嘟嘟嘟~」的,老兩口也很無奈,只得等他下一次回來後再把他留住,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吃上一頓團圓飯。
生意上的事,不是賺就是賠,賺也不可能一直賺,賠也當然不可能一直賠。很快王忠毫生意上又遇到困難了,因為父親幹了一輩子職工,手上是有幾個錢的,所以他又一次回家找父母借錢了。
也就在感恩節這天,他和往常一樣,去超市裡買了點營養品,知道父親最愛喝酒了,也買了幾瓶陳年老酒提回去了。
選擇這一天回去,他也並沒有告訴自己的父母,而是想給他們一個驚喜,可回去了之後,父母正在吃飯呢,他一走進屋後便喊了聲:「爸媽,感恩節快樂。」
母親聽了聲,當時激動放下了碗筷,讓兒子快快去坐著,她去重新炒幾個菜去。
母親的熱情也恰好對應了父親的冷淡,父親也直接回了句:「快樂?真在乎我們快樂的話,你可知道你媽的生日是多少?」
王忠毫這個時候明顯有些不知所措了,是的,他的確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太確定,而父親的生日他倒是記的清楚。因為從小到大,上學期間填的最多的就是父親的身份證號,但母親的身份證號和生日在他的記憶裡就顯得模糊多了。
見兒子王忠毫吱吱唔唔的答不上來,他的父親便又說道:「你真是黃鼠狼給雞拜年,肯定是有目的的。說吧,你這次回來又想借多少錢啊?!」
王忠毫說:「瞧爸說的,沒事就不能回來看你們啊!我借的不多,就借三萬塊錢,生意這幾個月不好做,你給了這些錢後,我保證不出兩個月,連本帶息的還給你。」
王忠毫的父親聽了之後,連連的皺了皺眉說道:「別別別~你上次從我這拿錢也是這麼說的,現在都過去半年了,連你的一毛錢都沒見著。我現在不求這錢你能還我,只要你在外面不給我惹什麼事端就好。」
說完後,便起身回屋拿張銀行卡給了兒子王忠毫,見兒子收了之後,連飯都不吃,起身就要走,他的父親又說了一句:「你要知道,不是感恩節這天才知道感恩,而是除了這天,你天天都要有這份心。」
母親聽到兒子要走,便從廚房裡出來喊著兒子王忠毫,讓他吃完飯再走,可王忠毫這個時候回道:「爸,我知道了。媽,我先不吃了,那邊還等著我拿錢去救急呢,我先走了啊!你們節日快樂!」
父親這個時候「唉~」的一聲嘆了一口氣,無奈的搖了搖頭,而母親這個時候則嘟囔著父親,嫌他把錢給兒子給的太早了,也不知道讓兒子把飯吃了再走。
王忠毫的父親這個時候哭笑不得,他又開始故意氣她說:「你的寶貝疙瘩兒子連你的生日都不知道,你還留他吃個飯有什麼用?!」
王忠毫的母親說:「他能記得我倆其中一個就行,記兩個太浪費腦子了。既然兒子沒吃,那咱們這頓也別吃了。」接著便撤走了桌子上的飯菜,隨後王忠毫的父親拿了兩個饅頭,又出去辦事去了。
這雖然只是一個案例,但社會中,像王忠毫一樣的人卻很多。
他們大都是有困難了,才想起找自己的父母幫忙,一旦這個事得到了父母的幫助之後,頭也不回的繼續忙自己的事了。
還有像本案例中父親提出的一個問題:你能把你父母的生日都記全嗎?
我想對於大多數男生來說,對於父母的生日肯定都是模糊的,有印象是有印象,但肯定不會記得那麼清楚,只能準確到月,卻不能到日。
我們嘴上口口聲說的父親節、母親節、感恩節等,大多數也就只有到了這個節日的那天,才知道去愛父親、愛母親、感恩對你有恩的人。
可這天過了以後,一切也都回歸平淡了,以前是怎樣,現在也依舊一如既往。
我覺得我們每個人也都應該記住,就像本案例中王忠毫的父親說那樣:不是感恩節這天才知道感恩,而是除了這天,天天都要有這份心。
當到了這個節日這天,你才知道去愛去呵護,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也只是跟風和逢場作戲罷了,也並不是真心的。
不管怎樣,要做到是,心裡在乎,把這種在乎當成一種習慣,而並不是去跟風發個朋友圈,這對於你自己來說是悲哀的,對於你的父母來說更是心寒的。
天下的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都當成了手心裡的寶一樣去呵護,可當他們老了之後,孩子給予的愛,卻連他們的千分之一都不到。
並不是說給的錢不多,而是大多數兒女給父母的也就只剩下錢了,其餘什麼也沒有了。
其實大多數兒女們都把這件事給搞反了,錢並不是一個老人想要的,他們想要的更多的是在你小時候他們給予你情感上的東西。
可多數人卻做不到,原因什麼呢?
我覺得原因就是,在這個社會上,錢是最難掙的,但也是最廉價的,它讓人們消耗自己的青春年華去掙它,但它也是換取別的想要的東西最簡單的。
就比如:給父母一摞錢,這就能代表著自己對父母的愛和陪伴。
父母能滿足嗎?他們並不會滿足也更不會稀罕這些錢,甚至都到了自己黃土被埋到脖子那天,他還是會想著:兒女們的這些錢留給兒女們以後用,因為他們的以後比我們更需要它。
那麼也就等於你給了父母這些錢,給的也只是個寂寞,說白了也就是自己的一種心理安慰。
瞧瞧,這代人的思維和做法,是多麼的光明磊落啊!!!
END
今日話題:
你記得你父母的生日嗎?
歡迎留言,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