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美食文化源遠流長,這是農耕社會中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為了在之前窮苦的年代中,很多地方沒有什麼東西吃,所以也就用簡單的食材做出了很多如今十分紅火的地方小吃,就比如閩南地區的燒肉粽,據了解就是當時泉州人有啥包啥的隨性中發明出來的。不過如果要說中國哪個地方最能吃,還當屬廣東這一代,廣東的飲食文化是最豐富的多彩的,種類繁多且美味可口,所以有很多廣東朋友都自稱「吃貨」,來者不拒。不過廣東人也並非什麼都敢吃,他們違法的不吃,太平凡的不愛,並且就是一些物種也不吃,就比如這個「清道夫魚」就是如此。
清道夫魚因觀賞作用而被引進,備受水族愛好者喜歡
「清道夫魚」是多輻翼甲鯰或者下口鯰的流通俗名,事實上它的外號並不少,同時它又被水族館愛好者稱呼為吸盤魚或者吸口鯰,「國王異型」在部分地區還有俗名壯腰龍,壯腰魚和腰寶魚,一種外觀呈現半圓筒形,尾鰭呈淺叉形,身上帶有特殊花紋,口唇發達如同吸盤的魚。原產於拉丁美洲,因為喜食各種水底垃圾聞名,也因為如此,它被引進到了全球各地。
清道夫魚最大的優點來自於它能夠清理水底垃圾,但不會搶奪營養且美味的魚蟲和魚食,所以因為這個特點,它被水族館生意看上。眾所周知當代現代觀賞魚的市場很大,因為經濟的發達,為了美觀,很多人都會飼養一群魚來增添美感,但水族箱並非是一個流動的水體,所以魚類在裡頭生活的排洩物就會汙染水質,所以為了保持水體乾淨,清道夫魚被各個地方的人引進,效果也是特備明顯。不過雖然這種魚的效果很好,但同時它也有很大的危害。
因放生等原因,清道夫魚在廣東等地泛濫,一水庫就發現7萬多斤
清道夫魚如今已經成為了中國記錄在冊的外來入侵物種,原因就是因為一些人的肆意放生,導致了這種魚進入到各個地區的江河,並且泛濫起來。而要說當中最典型的地區就是廣東,廣東清道夫魚很泛濫,也曾經出過不少新聞,就比如湛江的赤坎水庫這裡,就曾被報導發現過大量的清道夫魚,因為民眾的放生,再加上這種魚的生命力旺盛且繁殖力強,已經成為了水庫的一大公害,就18年專家的預測,即便經過4年的「清剿」,該水庫的清道夫魚可能還有著6-7萬多斤,由此可見清道夫魚在這裡的泛濫情況。
清道夫難以治理,已成當地一大公害
那麼為何清道夫魚會這麼容易泛濫呢?這就得歸功於它身上的「優點」了,清道夫魚通體如同鎧甲披身,這導致了在中國它是沒有天敵的,任何高生態位的大魚都不會選擇食用清道夫,但清道夫反而會吞食各種魚卵,再加上繁殖力特別快的緣故,所以導致了清道夫魚的數量暴增,而我們的本土魚類的數量大量縮減。
而就算是人為幹預,其實效果也很一般,首先清道夫魚是不可食用的,就是廣東人都承認這個事實,並且清道夫魚泰國堅硬,所以本來還有人想要將其粉碎作為飼料,結果反而把機器弄壞了,所以清道夫魚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填埋」,但效率低的緣故,所以難以控制族群。
並且,也不僅僅就廣東,目前中國南部很多地區的河流,清道夫魚都已經泛濫成災,好在的是因為它很難在中國自然過冬,所以偏北的泛濫情況比較少。不知道你覺得該如何處理它呢?歡迎留言評論。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