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 -B01版:誠至金開-2019年03月15日

2021-01-09 半島網
文/半島記者 文鴻飛今天 作者:文鴻飛 新聞    時間:2019年03月15日    來源:半島都市報

文/半島記者 文鴻飛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今年的主題是「信用讓消費更放心」。這一主題既是對消費領域信用體系的呼喚,也是對放心消費環境的期盼。
據悉,這一主題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涵義:一是呼籲加快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建設,發揮信用對經營者的激勵約束作用,從而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二是倡導經營者依法誠信經營,用誠實守信打造品牌形象,贏得消費者的信賴和認可。三是鼓勵引導消費者依法主張自身權益,積極行使監督權,主動參與消費後評價,主動投訴、舉報失信經營行為,同時呼籲形成重視、鼓勵、保護消費者監督權的社會氛圍,讓消費者敢監督、願監督、能監督。四是發揮消協組織商品和服務監督職責作用,推動調查體驗、比較試驗等評價信息及消費者投訴信息與經營者信用評價機制的對接,助力建立消費領域信用體系。
《論語》上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說「人如果失去了信用或不講信用,不知道他還可以做什麼。(就像)大車沒有車轅與軛相連接的木銷子,小車沒有車槓與橫木相銜接的銷釘,它靠什麼行走呢?」
「人無誠信不立、業無誠信不興」。誠信不僅是做人之根本,更是一個企業安身立命、行穩致遠之根本。人之信,商之魂,業之根。誠則立,欺則毀;信則勝,詐則敗。因此不論富商巨賈還是街頭小販都要講究誠信,只有講誠信,才能樹立起良好的形象,才能得到消費者的信任,也才能在商海中佔有一席之地,進而贏得消費者和市場。如若相反,無視誠信的經商者,唯利是圖,搞商業欺詐,制假售假,不守誠信,或許可贏一時之利,但一定會失去長久之利。
如此,商家們只有拋卻私心雜念旁門左道,以誠信經營為本,才能營造讓人放心、安心的消費環境。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