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象棋愛好者都聽說過這句象棋口訣——入界宜緩,但是許多人剛接觸這句口訣時可能並不能真正了解其意思。
如果光從字面意思上去理解,「入界宜緩」的意思不過是當自己的子力進入河界的時候要緩慢,但是在下棋之中真正是如此嗎?而且現在許多的象棋大師所講究的象棋開局理念卻是要儘快出車,控制河道壓制敵方子力,這不是上面的「入界宜緩」的字面意思完全向悖嗎?
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入界宜緩」這一句象棋口訣做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其實「入界宜緩」這局象棋口訣主要針對的是象棋開局,這裡的入界,並非是進入楚河漢界和河口,而是敵人的疆界,即你對手的棋盤界內。
所以這裡的「入界宜緩」應當解釋為進入對方的疆界時要緩慢,這樣我們就能夠理解了,因為象棋開局之時,對方的界內有16個子力齊備,可謂刀劍林立,如果在開局之時便貿然前進,快速的令子力進入敵方疆界,後續援兵就難以跟上,等於把自己的兵力送入敵方的重重包圍,稍有不慎,便會損兵折將。因此,我們要「入界宜緩」,像現在的許多象棋開局走法多為車巡河變著,開局車最多走到自己的河口即可,而不入敵方疆界,這便是「入界宜緩」的一大表現。
當然,「入界宜緩」這裡的「緩」也不是讓我們消極只顧防禦,我們也要看到,入界雖宜緩,但出子要迅速,出子迅速而不貿然進攻,待開局迅速出子擺好陣勢,才能對敵方進行有效的進攻。
最後,我們還要入界宜緩並非絕對,這裡宜緩意思是最好要緩,因為棋盤局勢千變萬化,在某些情況下,對方開局就走出了漏洞,這是你就不能夠一昧的「入界宜緩」,而是要改成果斷出擊抓住對方的漏洞,一舉進攻,直搗黃龍!
如果此時你扔固執口訣,就不是事實求是,就沒有活學活用,沒有因地制宜,這樣就會貽誤戰機,難以取勝。
下象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好的,每一個高手都有著千萬盤的錘鍊,歷經無數失敗的磨礪,經歷無數挫折,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最後成為高手,如果你有象棋夢,那就堅持到底,總會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