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在我們印象中是個窮困和貧瘠的地方,但是那裡也有數不清的鑽石和黃金,最重要的是那裡有著無數廉價的土地資源和勞動力,比起鑽石黃金,土地和勞動力才是投資人看重的東西。
現在很多的國人對非洲進行投資,承包基礎建設,建工廠,給當地人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但是由於非洲工人沒有技術經驗,再加上他們天性就比較貪婪懶惰,所以開廠的老闆都會到國內花重金帶一批人過去,一方面是為了教會當地工人如何專業操作,另一方面就是保護自己的財產和生命安全,畢竟出門在外只有自己人才信得過。
雖然說這些中國農民工人在非洲能一年掙幾十萬,在國內是很難賺到這麼多的,但是有個事實,這些農民工人在回國後都不會願意再去非洲了,並不是他們不想掙這個錢,而是其中的艱難和苦楚只有去過的人才能體會。
以下是我曾經看過的一篇文章《在非洲打工的日子》做出的總結。
1.語言不通,無法交流。
從下飛機開始,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農民來到非洲,最大的困難就是語言不通,除了能跟一同前來的國人聊天,基本上沒有辦法與外界交流。說白了跟坐牢差不多。
2.環境衛生差,生活毫無品質。
非洲的環境衛生十分堪憂,到處都是黃泥地,髒亂的馬路,露天的廁所,以及隨處可見的垃圾,加上非洲的高溫天氣發酵,導致到處都是蚊蟲。而且生活配套設施非常差勁,停電停水是再常見不過的事。夏天一旦停電意味著只能依靠自身的體溫調節系統應對40度的高溫了。
3.飲食不習慣,水土不服。
常年30度的高溫,導致非洲的土地十分貧瘠,很多農作物都無法存活,最常見的食物就是木薯與大米,基本上都是靠吃木薯填飽肚子,肉類食物雖然豐富,但是他們的烹飪方式基本上就是炭烤,所以往往吃什麼都是一嘴的碳味。就連最重要的飲用水,質量也很堪憂,喝了當地特色的袋裝水,很有可能付出一個星期拉稀的代價。所以出門在非洲,只能吃可靠來源的食物。
4.缺少生活配套,單調乏味。
在非洲貧困地區除了民房還是民房,娛樂場所幾乎沒有,當地居民的娛樂節目除了跳舞就是踢球。電視也沒法看,頻道少節目少,最關鍵的是你根本聽不懂。只能國人自己一起打打牌玩玩手機,不過很遺憾的告訴你,在這裡手機信號很差,網絡速度堪比中國的2G。
5.實際收入沒有想像的高。
其實真正在非洲一年能賺幾十萬的不多,基本上都是要管理幹部或者擁有高級技工的工人才有,普通工人的工資只是比國內相對高一點而已。
6.治安混亂,民風彪悍。
簡單舉個例,非洲的銀行安保系統比中國的還要好,銀行入口的門都是防彈玻璃,並且一定要通過身份核對才會放行,最恐怖的是,當你取好錢後出了銀行大門,很有可能就會被爆頭搶錢。而且當地的居民會隨時翻臉不認人,打砸搶掠是見怪不怪的事。
7.醫療水平落後,生存風險大。
非洲的醫療水平非常落後,診所就幾張桌子,配上一個可能不是醫生的醫生,去那裡治病一個小病很有可能就要人命,其中最常見的疾病就是瘧疾,但是似乎非洲人已經對瘧疾產生了免疫力,他們犯病起來跟感冒差不多,不吃藥也能自愈,但是中國人不吃藥可能就交代在那裡了。
8.生活寂寞,思念家鄉。
出門在外,難免不會孤獨寂寞,每一天都會很想念家長的美食,家人朋友。好不容易回到安逸舒適的家中,吹著空調,吃著西瓜,很難再說服自己捨棄美好的生活然後再次回到非洲那貧困潦倒的牢籠之中。
總之,「在家百日好,出門事事難」,但凡生活沒有遇到天塌下來的困境,有誰願意背井離鄉去到一個明知困難重重的險境呢?「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