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葡萄修剪時,很多朋友都糾結留哪個花芽,剪掉哪個花芽,哪個花芽帶果,哪個花芽不帶果,哪個花芽果穗質量好。有的朋友分不清,索性多留芽,到了葡萄萌芽的時候發現,每個芽發出來都孱弱不堪。
為什麼隔壁老王的葡萄萌芽敦實有勁?到底如何判斷花芽質量?
這篇文章咱們根據葡萄成花規律,觀察花芽的形狀以及芽周邊的參照物,深入了解和認識花芽。
常識1:當主蔓的葉片製造的營養物質有了盈餘就會發育花芽,所以能看到副梢(也叫夏芽,叉)的位置就具備成花條件,具備條件未必成花,強壯的副梢葉片會幫助花芽發育,太旺的副梢則會和花芽爭奪營養。
下圖是不帶果的癟芽,嚴謹地說,帶果率相當低。外觀上看尖尖的,瘦瘦的。我們找不到副梢,主蔓的葉片也過早地染上灰黴病,所以這個芽又幹又癟,不帶果。
下圖有副梢,而且副梢完成了老熟,但羸弱的副梢在向我們哭窮,花芽也又瘦又癟,不帶果。
下圖本來沒有副梢,後期高氮肥料的投入讓樹勢虛旺,所以副梢出來了,可成花的最佳時機早就過了,主蔓老熟花芽癟,副梢幼嫩貪青,這就是證明。
常識2:幼嫩的綠芽或者半紅半綠的芽很難越冬,就算凍不死在春天也無法和成熟的花芽競爭,果斷放棄。
下圖是沒有老熟的半紅半綠的花芽,其實秋分後噴施乙烯利是可以促進花芽老熟的,但前提是枝條強壯先成花。
常識3:花芽鼓了就放棄,側芽和隱芽就算帶果也不值得信賴(巨峰除外)。
第一年的陽光玫瑰冬剪,認識花芽,找到成花規律
下圖是鼓了的花芽,這很正常,夏天的摘心和控旺總能鼓花芽,成花的關鍵位置疏堵結合,放控有序才能管理出好花芽,其他位置鼓就鼓吧。
下圖也是鼓了的花芽,外觀上不太明顯,老司機說是鼓了一半後溫度下降了,算是出逃未遂,心已不在吧。
下圖的花芽沒鼓,但花芽周圍變色,十有八九是曾經染病,淘汰沒商量。
常識4:根系吸收量有限,頂梢消耗少,下部就能多點營養,在特定的時間內,協調好長梢和成花的關係很重要。
下圖是摘心口,這是最容易成花的位置,因為摘心控制了頂端優勢,胖嘟嘟的花芽帶一個好果穗,這才是來年的希望。
下圖是個瘦芽,位置在最底部,芽上繁榮枝條和芽下的枝條之間拐了一個大彎,顯然是綁縛晚了造成的,晚綁縛也削弱了頂端優勢,所以這個芽也帶果,只是果穗質量一般。原因是當時樹勢偏弱,營養不足,沒有副梢就是佐證。
我們要留下這個芽,因為位置特別好,就算做備胎也是名牌輪胎。
下圖也是個帶果的瘦芽,從枝條的粗細能看出當時是弱枝,花芽位置拐彎說明綁縛晚,成花原因同上。副梢是綠的說明後期氮肥偏高,地裡有正在生長期的花菜,自然少不了氮肥。芽的位置偏高,果斷剪掉。
這四大常識對我們認識花芽很有幫助,先明白什麼樣子的花芽帶果,什麼樣子的花芽果穗質量好;再通過周邊的參照物輔助判斷;最後根據花芽的位置綜合分析和取捨,這樣我們的修剪就變得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