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首批25家公司掛牌交易,國內資本市場在7月22日進入科創板時間。首個交易日中,25隻科創板個股全線上漲,平均漲幅創紀錄地達到約140%。值得關注的是,隨著股價的暴漲,讓25家上市公司中上百位自然人股東成為億萬富翁。從陝西兩家公司來看,誕生了6位億萬富翁。
科創板首日交易有多火爆?25隻股票上市,21隻臨時停牌可以從側面說明問題。
這些臨停並非都意味著股價上漲。7月22日杭可科技、瀚川智能、虹軟科技、睿創微納、交控科技、嘉元科技、天準科技、中微公司等8隻科創板個股第一次臨時停牌時,就有7隻是因為下跌而導致臨停。按照規定,科創板在前5個交易日無漲跌幅限制,盤中價格較當日開盤價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30%、60%,即觸發盤中臨時停牌,單次停牌10分鐘。
截至收盤,25家科創板公司成交額合計逾480億元,平均換手率達到了77%。從股價變化看,25隻個股首日平均漲幅約140%,16隻個股股價翻番。其中,安集科技首日漲幅達400.15%居首,西部超導、心脈醫療、瀾起科技等三隻個股漲幅超過200%。
「科創板首日交易火爆、股價大幅波動主要是由於沒有漲跌幅限制。」中信建投證券投顧孫佳欣表示,預計從下周(科創板開市5個交易日後)開始,科創板的市場波動也會減弱,「由於科創板參與門檻較高,前期參與主要以機構、遊資等為主。」
首日大漲意味著中籤的「幸運兒」收益頗豐。華商報記者計算發現,以昨日股價漲幅最大的安集科技為例,發行價39.19元/股,中一籤(500股)投入19595元。首日上漲400.15%後,對應收益約為78409元。
科創板開市,除了讓中籤的投資者成為幸運兒,還讓17家實控人為自然人的企業家「一天暴富」,更讓25家上市公司中上百位自然人股東成為億萬富翁。
按昨日收盤價計算,科創板第一股華興源創實際控制人陳文源、張茜夫婦持股市值達186.58億元。招股書顯示,陳文源、張茜夫婦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持有華興源創93.15%的股份,發行後,持股比例仍達到83.835%。位居科創板富豪榜第二位的是杭可科技實控人曹驥、曹政父子,發行以後,他們直接或間接控制公司69.86%股份,以昨日收盤市值219.03億元計算,曹驥、曹政父子身家達153.01億元。
網絡上有關陳文源、張茜二人的消息不多,華興源創官網上也未對其創始人進行介紹。華商報記者從有限資料來看,兩人在2005年6月出資100萬元創辦了華興有限,這家公司是華興源創前身。2017年10月,華興有限進行增資,並在2018年5月完成股份制變更。
目前暫居科創板首富位置的陳文源、張茜夫婦分別出生於1968年、1971年,陳文源目前擔任華興源創董事長,張茜為公司董事。值得一提的是,在創辦華興源創以前,陳文源曾在不同企業擔任過技術員、業務經理等職務。
記者注意到,對照《2018年胡潤百富榜》看,持股市值達186.58億元的陳文源、張茜夫婦可以排到去年百富榜的175位,超過顧家家居的顧江生家族、邁瑞醫療的李西廷、滴滴出行的程維、華為的任正非等多位富豪身家。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在首批25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中,兩家來自陝西的企業西部超導、鉑力特股價分別上漲266.6%和94.94%,截至收盤,兩家公司總市值分別為242.66億元和51.46億元。結合兩家公司的股東名單來看,共有多位自然人股東持股市值(含直接或間接)超過億元。
據Wind數據顯示,鉑力特共有三位實際控制人。實控人之一、第一大股東折生陽持股數量為1744.1萬股,按昨日收盤價計算,持股市值達11.22億元。履歷顯示,折生陽出生於1955年,1982年從西工大材料學院畢業,高級工程師,西工大材料學院青年教師獎勵基金理事長。從其對媒體講述的創業經歷,頗具傳奇色彩。折生陽表示,在一次採購工作中,因為技術封鎖,西方國家的數控工具機乃至幾公斤原材料都不出售,所以決定出來創業。
黃衛東同為鉑力特實際控制人之一,1956年出生,西工大教授、國家科技部3D列印專家組首席專家。從持股方式看,黃衛東主要是通過萍鄉晶屹等公司間接控制鉑力特股份,按照其持股比例和昨日收盤價估算,持股市值約6.24億元。
1980年出生的薛蕾是鉑力特另一位實控人,公司現任董事長、第四大股東。履歷顯示,2010年5月至2014年12月,薛蕾任西工大副教授。其直接及間接持有鉑力特550.8萬股股份,按昨日收盤價計算,薛蕾持股市值約3.54億元。
除了以上三位持股比例較高的公司實控人,鉑力特第六大股東雷開貴、第九大股東黃芃按照持股比例手裡的市值也超過億元。其中,雷開貴持有275.4萬股,持股市值約1.77億元;黃芃持有229.5萬股,持股市值約1.4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超導股權大部分掌握在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中信金屬股份有限公司、深創投、西安工業投資集團、光大金控、陝西金控等機構股東手中,自然人股東持股比例不易確定。不過,公司第十大股東荊濤是一位自然人股東,持股數量為558萬股,按昨日西部超導的收盤價54.99元計算,荊濤持股市值達3.07億元。
開市之前,科創板公司就因估值偏高而引起外界關注。對應發行價,首批25家科創板公司發行市盈率平均為53.4倍,普遍較當前A股行業PE要高。在昨日大漲之後,這25家公司平均市盈率已達到約120倍。
萬聯證券西安營業部投顧屈放表示,科創板不同於中小板和創業板,其IPO採用了市場化定價機制,不限制發行價和發行規模,加上首批企業科技含量和公司質地相對較好,具有一定稀缺性和話題性,因此市場在交易之初給出了較高的估值。
他預計,短期內科創板的高估值是受市場供求等因素影響,長期受外界對企業質地預期。在未來,科創板公司會逐漸向價值回歸,預計可能到財報季的時候,各公司之間的估值會有一個分化的過程,「建議投資者理性對待科創板估值,不要覺得股價上漲沒有頂天的時候。」
「科創板是資本市場助力經濟轉型的重要舉措,也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首批25家科創公司同屬科技創新企業,主要集中在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和生物產業等領域,均是中國大力發展的新興產業。有數據顯示,首批上市的25家企業中,有13家公司的行業屬於新一代信息技術,佔比52%;高端裝備公司和新材料公司各5家,分別佔比20%。此外,還有2家公司屬於生物醫學行業,佔比8%。
董登新表示,更為重要的是,科創板設立了財務、交易、規範、重大違法四大類退市標準,並重點突出了「市場化」程度最高的退市標準——交易類退市標準的作用,充分尊重投資者的話語權,讓投資者「用腳投票」將垃圾股趕出市場。
在科創板首日全線大漲的背景下,7月22日A股四大股指均出現回調。其中,滬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跌幅都超過1%,中小板指跌幅逾0.6%。滬深兩市個股中,上漲個股約300隻,下跌個股逾3300隻。不計算ST股,兩市12隻個股漲停。
面對科創板與A股傳統板的一漲一跌,是否意味著投資者應該去關注科創板了呢?
對此,財經評論人士楊德龍表示,科創板的交易更加市場化,這也會加快科創板股票的價格回歸理性。考慮到首批25家科創板公司獲得很高的申購倍數,預計交易會非常活躍,初期波動較大,「建議普通投資者要謹慎參與。」
就A股行情,他認為,相信A股這輪牛市實際上是一種優質資產不斷上漲的行情,這和過去十年美股牛市有一定類似之處。因此,像A股市場上流動性獲得改善的低估值藍籌、科技創新和先進位造業板塊的優質龍頭,還有受益內需市場穩定的消費龍頭,以及景氣度回升的板塊龍頭都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
國金證券研報認為,從當年創業板開通對A股的影響來看,分流資金雖然會存在但整體影響有限,並非影響A股運行的主要因素。事實上,在外部不確定因素平穩、穩增長政策刺激有望加大的環境下,預期A股仍將呈現震蕩向上走勢,且科創板交易也會提振市場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