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管理大學與中國教育部加強合作

2020-12-15 新加坡頻道

    中國教育部副部長兼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主任郝平(右四)、國家留學基金委秘書長劉京輝(左二)、新加坡管理大學校長迪梅曄(左三)、新加坡管理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鄧特抗(右三)、新加坡管理大學中國事務負責人秦銘漢(左一)及中國教育部相關負責同志。

    新華網新加坡頻道2013年10月17日電(記者 郭鴿 實習記者 左昊暢)新加坡管理大學(新大)校長迪梅曄一行16日到北京拜訪了中國教育部副部長兼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主任郝平,雙方就加強在博士生領域的合作交換了意見。下一步中國將與新大在提供博士生獎學金、選拔與培養中國大陸優秀博士生等方面展開進一步合作。

    新加坡管理大學正式成立於2000年,隨著新大實力的日漸雄厚,其經濟學院在計量經濟學的研究貢獻上已排到了全球第四。新大自成立以來便與中國在教育領域有著密切的往來,其全球化、國際化的教學理念,優質的辦學資源得到中國諸多大學的認可。此次訪問為新大與中國教育部及國家留學基金委的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有利於中新雙方在國際人才教育領域取得雙贏互惠的效果。

    陪同參加座談的還有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秘書長劉京輝、教育部相關負責同志以及新大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鄧特抗和新大中國事務負責人秦銘漢。

    更多有關新加坡管理大學的詳細介紹可以登錄新華網新加坡頻道專題頁面:專訪新加坡管理大學校長迪枚曄教授

相關焦點

  • 新加坡教育部計劃加強與中國中小學的合作
    新華網新加坡4月26日電 (記者張永興)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6日報導,新加坡教育部代部長尚達曼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說,中國經濟的崛起使加強新加坡下一代對中國了解的工作變得更為緊迫。新加坡教育部正在探討讓該國一些中小學生到中國接受半年至一年教育的可行性,並打算在明年底前將與中國各地學校建立交流關係的新方中小學校數量由目前的40所增至100所。
  • 新加坡管理學院獲得中國教育部認證
    ,新加坡作為亞洲高等教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擁有完善且先進的教育系統,並以距離近、性價比高等優勢成為近年來中國學生的熱門留學國家之一。2018年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發布了《關於新加坡私立教育機構認證範圍的公告》,英國伯明罕大學與新加坡管理學院合作課程、文憑獲得了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認證,從此持有新加坡管理學院與伯明罕大學的本科和研究生課程文憑證書的同學在國內就業和各種資格認證考試方面將再無障礙。
  • 新加坡這2所私立大學已有6所合作大學獲得中國教育部認證!
    申請新加坡留學,特別是申請私立大學留學的同學,最最擔心的往往就是學位能不能認證了。關於新加坡教育信託計劃認證EduTrust,想必大家也是比較熟悉了。但是關於新加坡那些私立大學的合作大學的認證情況,可能很多同學就比較陌生了。今天小編將主要介紹2所大家非常熟悉的新加坡私立大學的合作大學的認證情況,感興趣的同學一定不要錯過了。
  • 新加坡這2所大學的6所合作大學都已獲中國教育部認證
    申請新加坡留學,特別是申請私立大學留學的同學,最最擔心的往往就是學位能不能認證了。關於新加坡教育信託計劃認證EduTrust,想必大家也是比較熟悉了。但是關於新加坡那些私立大學的合作大學的認證情況,可能很多同學就比較陌生了。
  • 新加坡這幾類大學獲得中國教育部認證!中國教育部認證的學歷究竟有...
    而新加坡的教育完全符合!由於新加坡公立大學的申請難度非常大!對於想留學新加坡的中國學生來說,更多的選擇就是新加坡的私立大學或者國際學校。被中國教育部認證的學校類型「私立大學」的教學質量一直為國人所詬病,從而影響就業!!如今,這個煩惱已經解決啦!
  • Kaplan六所合作大學全部獲中國教育部認證!
    Kaplan新加坡提供的英國諾桑比亞大學頒發的所有課程的學位證書已經獲得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認證!至此,Kaplan新加坡提供的全部6所合作大學頒發的所有課程的學位證書都已獲得中國留學服務中心的認證!
  • 新加坡留學迎來「認證時代」新加坡管理學院三所夥伴大學獲中國...
    新加坡作為亞洲高等教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擁有完善且先進的教育系統,並以距離近、性價比高等優勢成為近年來中國學生的熱門留學國家之一。今年,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發布了《關於新加坡私立教育機構認證範圍的公告》(下文簡稱《公告》),越來越多新加坡私立教育機構頒發的文憑證書將獲得中國教育部的認證!
  • 2019中國人民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全球論壇在京召開
    新華網北京11月27日電(範瑋 朱雯怡) 26日上午,2019中國人民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全球論壇在北京開幕,論壇由新加坡管理大學與中國人民大學聯合舉辦,北京市老年學學會協辦。來自中國和新加坡的老年學相關領域專家、政府代表、老年行業的商界翹楚等200餘人參加了論壇。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劉偉,新加坡管理大學校長、李光前社會科學講座教授江莉莉,全國老齡辦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吳玉韶在開幕式上致辭。
  • 中國人民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全球論壇在京成功舉辦
    由中國人民大學與新加坡管理大學聯合主辦,北京市老年學學會協辦,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具體承辦的「2019中國人民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全球論壇」,於11月26日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館成功舉辦。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教授、新加坡管理大學校長江莉莉教授、全國老齡辦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吳玉韶先生先後致辭。
  • 中央昆士蘭大學訪問中國教育部留學中心 進一步加強戰略合作
    中央昆士蘭大學作為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密切戰略合作夥伴,始終關心著國內學生的留學問題,並向留學中心表達了中央昆士蘭大學對中國留學生的歡迎。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成立於1989年3月31日,是教育部直屬事業單位,以事業單位法人註冊,主要從事出國留學、留學回國、來華留學以及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等領域的相關服務。
  • 新加坡管理大學(SMU)
    此外,新大積極開展與世界各頂尖高等學府的合作,如卡內基梅隆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和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等,使它得以在學術與研究方面不斷強化創新。設施新穎齊全的新大,校園座落於新加坡的市中心,優越的地理位置使新大和周邊的商業文教社群建立了密切的關係。
  • 清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在新籤署合作備忘錄
    清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在新籤署合作備忘錄清華新聞網12月8日電 12月7日,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楊斌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常務副校長、教務長陳永財在新加坡籤署合作備忘錄,以進一步深化兩校在學術研究、人才培養諸方面的合作交流。
  • 新加坡管理學院與蘇黎世大學哪個好
    新加坡管理學院與蘇黎世大學哪個好?具體請諮詢立思辰留學360,諮詢熱線4008-941-360。  新加坡管理學院介紹新加坡管理學院是新加坡政府扶持參與而成立的國際教育學院,學院成立於1964年11月28日。建校50餘年來,新加坡管理學院為新加坡的人力資源發展、專業人才培養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新加坡管理學院通過與美國、英國、澳洲和瑞士等國的知名國際大學和學院合作,提供廣泛的高素質學術及學位課程。學院為超過14,000多名在籍學生提供了50多項課程,包括多種研究生、本科學位和證書級別的學術課程。
  • Kaplan六所合作大學全部獲中國教育部認證
    如何避免誤入國外不好的大學?」以及留學花費等問題,是近期家長關注的焦點。近日,新加坡Kaplan高等教育機構提供的6所合作大學頒發的所有課程的學位證書都已獲得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認證。中國學生可留學的正規機構相比以往增加了一個。
  • 新加坡管理大學學費每年預估需要多少?
    新加坡教育部每年都會調整公立大學學費,因此不同屆學生學費會有所不同,新加坡管理大學學費採用固定費用模式,學生在SMU正常的四年學習期間,學費保持不變,以入學學年的學費標準為基準。公民和PR消費稅由政府支助,國際生包含7%消費稅。
  • 2017年新加坡管理大學VS蘭州大學終極大PK
    在新加坡就讀專業課程畢業後,和其他國家相比,就業機會高,發展空間廣闊。在新加坡工作半年以上就可以申請綠卡。另一方面,新加坡與中國距離較近,飛機只有四小時的航程。新加坡同屬於華人社會,生活習慣、文化、飲食能使中國家長放心孩子去新加坡留學。由此看來,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新加坡留學會受到如此歡迎了。
  • 清華大學與新加坡管理大學合作項目 MCFO 來襲
    作為亞洲乃至全球重要商業、金融、教育樞紐的新加坡,與中國文化、科技創新中心的北京強強聯手,深入合作,匯集兩地重點高校學院——新加坡管理大學會計學院和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開創了「財務長會計碩士雙學位項目(MCFO)」,共同培養財富管理領袖人才。
  • 「2019中國人民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全球論壇」聚焦退休和老齡化...
    新華網北京11月29日電(範瑋 朱雯怡)主題為「退休與積極老齡化」的「2019中國人民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全球論壇」,近日在北京舉辦。論壇由新加坡管理大學與中國人民大學聯合舉辦、北京市老年學學會協辦。
  • 中國與新加坡加強船舶電子證書合作
    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  (記者魏玉坤)記者5日從交通運輸部獲悉,中國當日與新加坡籤署船舶電子證書諒解備忘錄,以促進兩國登記船舶使用電子證書,加強雙方在船舶電子證書領域合作。  備忘錄全稱為《中國與新加坡關於推廣、接受和使用電子證書的諒解備忘錄》。
  • 中國教育部與莫斯科大學籤署合作協議
    中國教育部與莫斯科大學籤署合作協議     華聲報訊: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劉古昌日前訪問莫斯科大學,與薩多夫尼奇校長舉行會見並共同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國立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大學科學和文化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