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和豆瓣上排名永遠第一的《肖申克的救贖》,二者在敘事結構上頗為相似,都由主人公的好友從第三者的視角展開陳述。《肖申克的救贖》中,是蒙冤入獄的安迪的獄中好友瑞德,《海上鋼琴師》裡,則是胖胖的小號手馬克斯。
時運不濟而沉跡下僚的馬克斯,為了生活,只好走進樂器店把自己自己的寶貝小號賣了,並通過一張母版鋼琴唱片,藉助於優美的音樂,結識了店主,有機會講述了電影主人公1900的傳奇一生。
1900年的第一天,往返於歐美兩地的郵輪Virginian號上,負責郵輪上添加煤炭的工人丹尼·博德曼在頭等艙上欲撿拾有錢人殘留下來的事物時,卻意外的在鋼琴上發現一個被遺棄的新生兒,裝在TD牌檸檬的空紙箱內。由于堅信「TD」正代表了Thanks Danny的縮寫,於是丹尼不顧其他工人的嘲笑,獨立撫育這個嬰兒,並為了紀念這特別的一天,將他取名為:1900。一次的海上意外事件,造成撫養1900的丹尼意外喪生,幸而奇蹟般的,某天深夜船上的眾人被優美的琴聲所驚醒,循著琴聲而往,居然是無師自通的1900在鋼琴前忘我的演奏著,動人的旋律打動了眾人,從此,天才的1900展開了在海上彈奏鋼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來愈多慕名而來的旅客。
馬克斯在因緣際會下來到Virginian號加入樂隊伴奏,也因此見識到這位傳說中的海上鋼琴師1900,兩人因此結為好友。而1900在與發明爵士樂的傳奇鋼琴手傑利同船競技鋼琴琴藝之後,聲勢更是如日中天。但儘管馬克斯再三鼓勵1900下船去向全世界展露他的天賦,1900卻始終未曾踏足陸地一步。直到他在為唱片公司錄製個人專輯時,意外見到船艙之外清秀動人的女孩,並在感動之餘創作了《1900's Theme》。隨著女孩的下船離去,1900的心開始波動 。
有一天,Virginian號靠岸紐約,1900決定下船,去繁華的陸地尋找一片新的天地。然而在他和船員們他揮手告別,緩慢地走下船梯一半的時候,他看見了眼前林立的高樓大廈,腳步突然被某種思緒阻滯了,他摘掉頭上的禮帽並將之拋到了海裡,然後轉過頭,返回到了船上,從此再也沒有下船的想法了,直到最後和被報廢炸掉的Virginian號一起葬身大海。
1900在船上情投意合的摯友馬克斯不理解,所有的觀眾也不理解,為什麼他不肯走下船,不肯去尋找他的初戀女孩,儘管他一身的鋼琴絕技,儘管那個在人流中消失的並等待他去尋找的女孩,是他一生中第一個情之所往的女性。然而,我們不是1900,我們沒有從出生就在海上,從來沒有離開過大海、離開過大船的經歷。在1900的世界裡,Virginian號就是他的生存環境的全部,無論是陰暗骯髒的蒸汽鍋爐,三等統艙裡善良快樂地去美國尋找發財夢的底層平民,還是陳設豪華的頭等艙裡衣冠楚楚的紳士淑女,海上出生的1900,在陸地上卻是個從未存在的人,沒有親人、沒有戶籍,也沒有國籍,大海便是他的搖籃,而他也隨著Virginian號往返靠泊各個碼頭,逐漸長大。
Virginian號是1900永遠也離開不了的船。一方面,因為船是他生命的載體和依託,是他傑出的音樂才華被激活並得以施展的地方。在船上,他在鋼琴的88個黑白鍵上是一個自由的帝王,沒有能干涉他彈什麼;另一方面,船又是他純淨而善良的心靈發育成長和被呵護的地方,這個漂泊的海上世界,和陸地相比,有著自己運行秩序和規則,1900可以遠離那些汙濁的功利,沉醉自己的音樂世界裡。至於那個在舷窗外出現的女孩,那個給了他音樂創作靈感的女孩,那個他要把託付自己一生唯一的那張音樂唱片的女孩,是他在船上發生的愛情故事,或者根本上說是一種愛情想像。假如他走到陸地,這一切的美好還會不會繼續發生,1900透過岸上的高樓大廈看不到結果,觀眾其實也看不到。有人感到惋惜,有人指責1900在愛情方面的懦弱,其實,1900和那個女孩之間並沒有實質性的愛情展開空間,一切都是音樂的,一切都是帶著幻覺的,如同1900在夜間溜進女艙裡給那個女孩的一個偷吻,好像有東西發生了,好像又沒有發生過。
電影中,1900永遠也離開不了Virginian號,永遠也走不下這條船,現實中的我們,實際上也都有一條屬於自己的船,一條永遠下不了的船。這條船,也許是我們從小就擁有的夢想,這個夢想成不了職業,成不了事業,但卻成為潛伏自己身上一輩子的病毒,適當的時候就會釋放爆發;這條船,也許就是我們經歷過的一段故事,故事一旦發生,就會縈繞我們永久。
夢想也好,故事也罷,來了,在了,就這樣了。一張船票,就是漂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