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國最大最重要的一件事莫過於是2020年高考開考。
上午剛剛結束的高考語文考試,各地作文題接連承包熱搜榜。
作為成年人搔首弄姿的最後舞臺,各路段子手又出沒了。
大部分考卷的作文題目還是比較常規的,像全國III卷、「山東卷」「海南卷」等,考生不容易偏題,但想拿高分不容易;
上海卷則一如既往得惜字如金,題幹信息非常有限;
世上許多重要的轉折是在意想不到時發生的,這是否意味著人對事物發展進程無能為力?
北京卷更引人關注的不是題目:怎麼作文字數比其他少了100字?
引起網友們瘋狂吐槽的有全國Ⅰ卷,根據一段素材對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展開討論的作文題。
已經忘了這三人之間的往事,這一屆「網絡考生」有點懵,傳說中的「文史不分家」誠不欺我:
鮑什麼?什么叔?
也有人覺得並不難,對於高三考生來說,這段歷史肯定學過;而即便忘記了相關歷史事件,僅從提供的素材中也可找到立意角度。
但比起寫點啥,顯然怎麼寫更重要,因為這道題的要求是寫一篇「發言稿」。
同理,全國Ⅱ卷和全國III卷分別要求寫一篇「演講稿」和「信」,各自都有不同的格式體裁要求。
後知後覺的網友們突然後背一陣發涼:得虧不是真考,不然審錯題的話……
所有卷子看下來,要麼是歌頌家國情懷,要麼探討人與社會的聯繫,到了江蘇這兒畫風一轉,談論起了有關「信息繭房」等的內容。
江蘇卷素材: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人們總是關注自己喜愛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會被同類信息所環繞、所塑造。智能網際網路時代,這種環繞更加緊密,這種塑造更加可感。你未來的樣子,也許就開始於當下一次從心所欲的瀏覽,一串惺惺相惜的點讚,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場突如其來的感動。
不少考生表示「直接被幹蒙了」,吐槽江蘇卷一直都有種遺世獨立的清冷美人形象:你考你的家國情懷,我考我的風花雪月……
不愧是每年都被稱為「地獄難度」的出題,歷屆江蘇考生前來抱團痛哭。
不過這也沒啥,畢竟……
版權聲明
本文系用戶獨家授權發布風聞社區的稿件,轉載請聯繫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