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是我國著名的高等學府。 校以來,以其獨的魅力。為成千上萬的國內外莘莘學子所嚮往。吸引了一代又一代志存高遠的年輕人為之奮鬥,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傑出的人才。我一直夢想著有一天能親臨清華大學。去感受他的博大精深。
今天,我在北京參加魯迅文學院少年作家班培訓,媽媽和我抽出時間。去參觀了清華大學。
夏日周末的清晨.從公共汽車站下車之後,第一眼就看見了清華大學正大門上面刻著學校的名字。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牽著媽媽的手。第一次走進清華大學。第一次漫步於我夢想中的清華園。
清華校園的確很美。而清晨中的清華校園更加美麗而又寬敝,我悠然自得地漫步其間,深感校園無窮的廣博和恬靜。
遠遠看見校園裡一座碩大的石碑上鑲嵌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閃閃發光的大字。據說是梁啓超先生1914年來清華演講,以「君子」為題,引述巜易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以及「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精曲名言,以激勵清華學子為振興中華民族而發憤圖強。這次演講後不久,「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便化成了清華大學的校訓。在這八字新華精神的鼓勵下,清華大學為國家培養了數不勝數的棟梁之才。
再往前走,看見了清華大學的主樓。主樓旁邊生長著一片茂盛的草叢,鬱鬱蔥蔥。主樓兩旁緊鄰著兩棟很高的大樓。整體看上去,非常雄偉、壯觀。媽媽介紹。新華主樓建於五十年代,現在是電機系、自動化系、計算機系、計算中心、網絡中心所在地。媽媽非常遺憾地告訴我。他也曾夢想過清華大學。可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如願。希望我九年後能夠以優異的成績考進這裡學習。
校園裡的參天大樹和許多我不知名的植物,整齊規則,高高地挺拔在朝霞之中,像一幅價值連城的國畫。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這裡的樹葉。在朝霞的照耀下,有的為淺色色,有的為深色,錯路有致,粗看上去分不清哪是叫子哪是樹技了,因為,葉子深的時候帶一點棕色,淺的時候,葉子們粘合在一起,看上去像一個整體。茂密的樹林充滿了生機。既美化了校園,又釋放出更多的氧氣,為校園無私奉獻著他們的溫馨。
學校大禮堂。坐落於校園西區的中心地帶,莊嚴雄偉,一直被清華師生視為堅定樸實,不屈不撓的象徵。大禮堂裡,不知有多少名人志士在這裡做過精彩的演講。我猜想著,大禮堂裡能容得下清華大學成千上萬的師生嗎?如果能容得下,假如有一天我能坐在其中,聆聽那些名人志士的演講,那該是多麼幸運呀。
水木清華是清華園內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四時變換的林山,清澈的一泓秀水,讓人賞心悅目。山林之間掩映著典雅的古亭。正額「水木清華」四個大字,兩則對聯。「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 窗中雲影任東南西北去來澹蕩洵是仙居″。站在古亭。放眼四周美景,我深深地陶醉了,新華不愧是我國最美麗的大學。
當我路過學校圖書館時, 附近一座小山上的樹叢中,傳來了一陣悠揚悅耳的旋律,有如天籟之音。我 尋聲望去,看見一位漂亮的女大學生在吹奏著一種茫宛如豎笛的樂器。它靚麗的身姿、全副身心專注的神情,好似一幅純情凝聚的剪影,讓人讚美不己。
不知不覺來到荷花池,正在欣賞這裡的美景之際,看見一位年近六旬的鄉村老人,背著一個大包袱,跟在一個大學生的身後,行色匆匆的從我面前走過。老人的背影,令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朱自清《背影》中的那位勤勞卑微而又愛子如命的父親。可憐天下父母心,傾儘自己所有,用一生來疼愛和撫育著兒女!
接下來,媽媽還帶著我參觀了大草坪.六角亭,體育館擋地方。清華園優美的景色讓我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和興奮,讓我留戀不已。
今天,我置身於這所聞名遐邇的大學。親身感受到了新華園優美風景所特有的溫馨和魅力,心情格外舒暢。
清華大學,是我們青少年追求和嚮往的一個夢想!
清華大學是我們青少年展翅和高飛的一個舞臺!
我一定要發奮,努力成為清華大學的一名學生。
武漢市武昌區水果湖第一小學三(6)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