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如今清皇陵還有守墓人?歷代的守陵人都靠什麼生活?

2020-12-18 大咖說史

古人從骨子裡就非常迷信,認為人死後照樣有活人的思維,只是從人間轉到另一個世界生活而已。所以,不管活著的時候過著怎樣的生活,都追求死後厚葬。

普通的人的思維尚且如此,皇族中人就更加嚴重了,除了厚葬以外,還要安排人常年守陵。作為中國最後的封建王朝,清朝的皇陵同樣有人看守,哪怕是在清朝結束以後,清皇陵一樣有人在守陵。

既然清朝都已經不在了,還有誰去守陵呢?他們的工資又由誰來發?圖片:皇陵劇照

一、守清皇陵人數眾多

秉著死後也要繼續享受的原則,清朝貴族在死後都會以非常奢侈的儀式安葬。就拿老佛爺慈禧來說,她在生前就已經過上最奢華的生活了,死後同樣也要享受最高待遇,除了該有的安葬規格以外,她生前搜刮的所有珠寶都會作為陪葬品,與她長眠地下。

其他皇室成員的安葬規格雖然沒有慈禧那麼奢侈,但是該有的一樣不少,可以說,清朝大部分值錢的東西都被埋在地下了。

圖片:慈禧搜刮來的寶貝劇照

對於活人來說,豐厚的陪葬品固然會讓人覺得無限風光,可是,對於死者來說,卻不一定是最好的禮物。墳墓裡面陪葬品太多,最容易遭到盜墓賊的光顧。

慈禧就屬於自作孽的類型,非得用無數價值連城的東西作為陪葬,結果白白便宜了孫殿英不說,還讓自己遭罪,連屍體都被丟到一邊亂七八糟的放著。

事實上,慈禧墳墓遭到悲慘的待遇,並不是因為皇族沒有安排好,為了讓皇族之人死後不被打擾,每個朝代的皇陵都有守陵人,清朝同樣安排有護衛隊守陵。

在清朝實力最強的時候,護衛隊的人數高達三千多人,康熙還專門設立了相關部門守陵。平時各部門的人各司其職,遇到該祭祀的時候,相關部門的人也會安排祭祀,如果遇到皇帝要親自祭祀,這些人更是提前作好所有準備,在這些部門的操作下,皇陵倒是相安無事。

圖片:皇帝祭祀劇照

二、守陵人要求嚴格,工資之高

所有守陵人的工作要求非常嚴格,必須全天候輪班看守,如果發現有人靠近皇陵警戒線內,一律射殺。再者,守陵人所過的生活也非常艱苦,一旦成為成陵人,意味著以後都不可以和外人接觸。

為了防止皇陵內發生火災,守陵人連火都不可以生,平時只能吃換下來的貢品和其它可以生食的食物。守陵人的工作艱辛,工資自然會非常高,足夠讓家人衣食無憂。不然也沒人願意去守陵了。

既然守陵人是為朝廷工作,俸祿自然是由朝廷發放,在朝廷存在的時候,守陵人完全不用擔心什麼時候發工資這個問題,清朝覆滅以後,清皇陵依然有人在守護,那他們的工資又由誰來支付呢?

圖片:守陵人全天候看守劇照

三、清朝滅亡後,民國政府曾支付過一段時間

1912年,清朝正式宣告統治結束,清政府雖然不復存在,但是清皇陵卻還在,就連守陵人也照樣工作。因為清朝皇族是從關外來的,所以在修建皇陵時分為關內和關外兩個部分。

入關以前的帝王葬在關外的皇陵,入關後去世的皇帝們則葬在關內的皇陵,所有皇陵都建設得非常宏偉,每一座皇陵裡面都有無數珍寶。

民國政府接過統治權的同時,與清政府籤訂了很多協議,其中包括清皇陵的守護問題,協議明確表明,溥儀退位以後,民國政府接手關內皇陵的守護工作,所有守陵人的工資也由民國政府支付。

民國政府在初期確實把這項工作做得比較全面,該發放給守陵人的一樣不少。然而到了後期,民國政府發放的工資標準卻少了很多,以至于越來越多人不願意繼續守陵。

再後來,軍閥混亂,各自都管不上自己了,守陵人在這段時間內就基本消失了,可能正是因為沒有多少人守衛皇陵,所以孫殿英才如此順利的搬走了大部分陪葬品。

圖片:守陵人劇照

四、皇室無力支付工資,皇陵岌岌可危

清朝雖然不在了,皇族後裔還有血脈延續,守護皇陵的工作自然就落到了皇族後人身上。可惜的是,沒了王朝的守護,皇族後裔的生活也非常窘迫,根本沒有多少心力去保護祖宗的陵墓。

自從慈禧墳墓被搬空以後,沒錢請人看陵的皇族後人開始搬到皇陵附近安家,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守護老祖宗,儘量讓他們不被打擾。

事實上,東陵被盜以後,溥儀也曾發出強烈的譴責,但是一個過氣皇帝的譴責實在起不了什麼作用,完全沒人理會。想必這就是人人都追求權力的原因吧,如果清政府不倒,溥儀還沒有退位,又有多少人敢打清朝皇陵的主意呢?

圖片:守墓人掃落葉劇照

五、政府為了保護文物支付守陵費

如今這些記載一個時代的皇陵都成了文物,國家為了保護好這些有歷史意義的皇陵,接手了保護工作。所以,這些皇陵都受到國家保護,與此同時,國家還派了專業人士對皇陵進行修繕與研究。

清朝時期安排的守陵人是世襲制的,雖然後來因為工資問題而逐漸減少了,但是一直守到現在的人也有,只是數量更少了,僅有幾戶人家而已。國家雖然提倡保護清皇陵,卻沒有給這幾戶守陵人發工資,他們之所以肯繼續守著,完全是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

守陵人的艱辛與堅定,讓小編莫名的想起《盜墓筆記》裡面的那些守墓人,他們也是這樣一代代默默守著。不過,小說裡面的守陵人是虛構的,而清朝皇陵的守陵人卻是實打實的。

圖片:守陵人撿皇陵周邊的落葉劇照

如果看過影視劇上守陵人的形象,大家可能會對這幾戶人家更加充滿敬意,日後,這些人可能出於對職業的敬畏而繼續守著,也有可能這幾戶人家為了生存而搬走。如果連他們都搬走了,屬於清朝皇陵守陵人的故事,也許就徹底結束了。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大清都亡了,為什麼還有人守皇陵,又是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文/大清都亡了,為什麼還有人守皇陵,又是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大家好,我是小編,每天為大家更新精彩的歷史故事,歡迎各位看官。 皇陵是皇帝或皇室成員的陵墓,包括了陵墓及其附屬建築,合稱為陵寢。皇陵作為皇帝的墳墓,在陪葬品的貴重方面遠超普通人家。
  • 清朝早已滅亡,皇陵依然有守陵人守衛,守陵人是靠什麼生活的?
    清朝滅亡已經100多年了,但直到今天還有人在守皇陵,那這些守皇陵的人是誰給他們發工資?他們是如何生活的?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這些守皇陵人的生活現狀。其實守皇陵的人從古至今一直都有,清朝的時候,政府專門設立了守皇陵衛隊,最高峰時達到了3000多人,只要有人靠近皇陵,圖謀不軌,就會被這些守陵人射殺,保護皇陵的一草一木不被侵犯。他們的職責主要是守護皇陵裡的寶物,不讓盜墓賊盜挖。他們的工資也是有當時的清政府專項撥款,收入水平並不低,工作還很輕鬆。
  • 清朝都滅亡一百多年了,為何清皇陵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發工資?
    文/清朝都滅亡一百多年了,為何清皇陵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發工資? 歷代王朝都會安排有專門的人去守皇陵,哪怕是中國最後的封建王朝,清朝,在清朝滅亡之後,都還有人給他們守皇陵。那既然清朝都已經不在了,什麼人去給他們繼續守陵呢?他們是有工資領的嗎?
  • 清朝已遠去百餘年,清皇陵為什麼還有守陵人,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一) 清朝的守陵人。清朝的皇陵大體分為清東陵和清西陵兩個,清入關之後的九位皇帝都埋葬在這兩座陵墓內。除了這兩個最主要的皇陵之外,還有一個關外三陵,主要包括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著名的努爾哈赤就埋葬在清福陵陵墓之中。清東陵、清西陵這兩座陵墓規模宏大且保存完整,還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清朝亡了百多年,為什麼現在還有人守皇陵,誰給他們發工資?
    若是皇帝駕崩、嬪妃老死、皇子去世,都會被安葬在皇陵內,為了防止有人盜墓,墓室裡面還會設置重重機關;而且環境必須乾淨整潔,景色宜人,畢竟這也是積陰福,所以,皇帝會派建築工匠在皇陵修好亭臺樓閣,並安排專人把守皇陵,避免遭人破壞,世人稱之為——守陵人。清朝亡了百多年,為什麼現在還有人守皇陵,誰給他們發工資?
  • 清朝滅亡了108年,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是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正是因為當年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才導致我國在近代史備受外國的欺辱;也正是因為清政府一再地欺壓民眾,肆意搜刮民脂民膏,導致民不聊生,人民無法生存。這才使得有志之士們紛紛揭竿而起,將清政府徹底推翻。但是在清朝滅亡後,為何如今依舊有人在看守皇陵?
  • 清朝已滅亡百餘年,清東陵為何還有守陵人,他們的工資誰來發?
    清朝雖然滅亡了,但清王朝留下的一些東西仍然影響著中國人、影響著中國社會。清王朝滅亡之後還留有一種人,這種人仍然履行著自己的職責,他們被稱為守陵人。清朝已滅亡百餘年,清東陵為何還有守陵人,他們的工資誰來發?
  • 清朝滅亡107年,為何還有守陵人存在?工資又是誰發的?
    清朝滅亡107年,為何還有守陵人存在?工資又是誰發的? 守墓人對我們來說是個很神秘的職業,在墳墓旁蹲守,本身就是一件常人難以接受的事情,但守墓人卻風雨無阻。而守墓人對墳墓的敬重,體現在中國人的傳統倫理思想中,可以說是空前的。
  • 清朝亡了108年,為啥至今還有人守皇陵,那誰來發工資?他們是誰
    那麼問題來了,清朝都滅亡108年了,為啥清皇陵還有守墓人?誰來給他們發工資呢?他們又是誰選定的呢?咱接著看。 守陵人是中國眾多職業中的一種,但相比於其他職業,守陵人充滿了神秘色彩,要知道,清朝時期的守陵人可不是一般人能幹的。 按照清朝的規定,起初只有滿足八旗子弟中的「正黃、鑲黃、正藍」3旗有資格成為守陵衛士,都是精心挑選而出的,後來朝廷也會派一些大臣來守陵,他們的官職最大能到正3品,俸祿由朝廷直接發放。
  • 大清滅亡108年,為何清皇陵仍有人守墓,工資是誰發的?
    再加上皇陵會有大量的價值連城的陪葬品,所有就有膽大的人盯上了這些陪葬品,也就是所謂的盜墓賊。既然有盜墓的那麼就一定會有守墓的,畢竟沒有一個人希望自己家族的祖墳被人挖了。清王朝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他們的資料相對都保存的比較多,甚至如今還有清皇陵的守墓人留了下來。
  • 大清亡了108年,為啥清東陵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工資?他們是誰
    溥儀沒能享受到歷代皇帝的殊榮,無論是清西陵還是清東陵,他都沒能挨上邊,華龍皇家陵園雖稱「皇家」,但其實跟真正的皇家沒有太大關係。不過即便末代皇帝如此尷尬,清朝已亡國108年,清東陵卻依然受到了守陵人的悉心照料,這讓人不禁疑惑:他們為何這麼忠心?他們的薪酬又從何而來?
  • 大清已經亡了108年,為啥還有人在守皇陵?國家給他們發薪水嗎
    帝陵的墓葬一般都很大,在離世前,這些皇帝都居於高位,天下獨尊,在離世之後,這些帝陵仍然要強調自己的尊貴地位。所以歷代帝王的墓穴就像一個地下皇陵,金銀財寶,各種各樣皇帝喜愛的物品應有盡有,最開始甚至還有兵馬俑,甚至是自己心愛的妃子等等。那些埋藏在地下的金銀珠寶,將成為盜墓賊爭奪的對象,為避免他們死後受到打擾,這些王公將派人守衛皇陵。清朝的末代也不例外。
  • 清東陵和清西陵的守陵人經歷了什麼變化?人家現在是國家公務人員
    清朝皇帝在關內有兩座皇陵,分別是清東陵和清西陵,一座在北京東面,一座在北京西面。清東陵安葬著順治、康熙、乾隆以及慈禧;清西陵安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和光緒。另外說一下嘉慶的陵墓還是乾隆給他修的,父親給兒子修陵墓也算歷史上的頭一遭。仔細想來乾隆也確實有錢,反正有一個和珅在給他找錢,不如就把兒子的陵墓一起修了吧。
  • 始皇陵的神秘守陵人蒙氏一族,曾將項羽驅趕出去,如今徹底消失
    在古代,受我國傳統倫理思想的束縛,出現了守墓人。一個家族中,通常會將家人埋葬在同一個地方,既方便祭祀,又方便保護,而作為守墓人正是這片地區的最高權威,他們的生活費用全部都需要家族承擔,平常的工作就是打掃墓地的衛生,在保護好墓地,防止盜墓賊出沒。
  • 清朝已滅亡100餘年,為何還有守皇陵的人?有工資嗎?
    歷朝歷代都有著皇陵的存在,皇室中人生前輝煌,死後定然也想著榮耀。就像人活著的時候是挺起身板的高貴血液,死後也得保持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 如今,每一個墓園都有打掃看管的人,皇陵當然也不意外,只是到現在清朝已滅亡100餘年,為何還有守皇陵的人?他們又有工資嗎?
  • 清朝都滅亡108年了,為何還有人「守護皇陵」?誰給他們發工資呢?
    清朝都滅亡108年了, 為何還有人「守護皇陵」? 誰給他們發工資呢? 古代皇帝的陵墓中有相當多的陪葬品,他們也會害怕自己去世後陵墓會被一些盜墓賊光顧,所以會安排一些人倆看管皇陵,當然也會給他們發放俸祿。下面就來說一下清朝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守護皇陵?誰給這些人發工資呢?
  • 清亡了108年,清東陵為啥還有守陵人,他們到底是何人?有工資嗎
    君不見秦始皇直接將萬裡河山都帶入陵寢,元朝的皇族為了不被盜墓又採用牛羊帶路入葬,但是大部分都是修好太廟,陵寢,定在龍脈之上,建設的猶如城堡一般,期待祖先保佑萬世太平。但是也是正是如此,「挖祖墳」也成為了一種爭鬥方式。
  • 清朝亡了108年,為啥仍有人在守皇陵,誰給他們發工資?他們是誰
    清朝對於皇陵的建造上也有著獨特的見解,並且是最為注重祭拜文化的一個朝代。 清朝的皇帝們建造了非常多的皇陵,並且散布在不同的地方,有在今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的永陵,在遼寧省瀋陽市附近的清太祖福陵與清太宗昭陵,還有河北遵化的清東陵以及河北易縣的清西陵。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清東陵了。
  • 清東陵景區:揭秘守陵人神秘生活「視頻」
    國慶黃金周,清東陵景區正在舉行的「守陵人家滿族風俗文化展」吸引了不少遊客。這是我國明清皇家陵寢景區首次展陳與守陵人生活習俗有關的文化展覽。來看記者劉洋、周鵬的報導。守陵官兵的「標配」馬鞍、弓箭,滿族人冬天的必備火鍋、冰滑子,守陵人家的土坯牆、大火炕,1000多件守陵人使用過的物品和文物仿佛一下子把我們帶進了這個神秘的守陵人群體。
  • 秦始皇陵有沒有守陵人?現在是否還守護著驪山地宮?
    因為古代封建時期,是帝王專制,是高高在上的,任何人都無法與其平起平坐,古代帝王在還沒有逝世的時候就已經為自己修建皇陵,就拿始皇帝來說,在13歲繼承王位的時候,陵墓工程就已經開始修建。而陵墓修建好之後就需要人守護和保護,此時守陵人這個職業就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