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葉瀾依並非為果郡王殉情而死,她的死亡另有隱情
後宮之中。可以說是步步殺機,有的時候說錯一句話,並有可能為自己招來禍事,甚至落入萬丈深淵,落得個粉身碎骨的下場。
甄嬛傳中甄嬛可謂是聰慧無比,即便當時被皇后逼上甘露寺,卻依舊能夠憑藉著自己的機智以及聰慧反殺回來,最後除掉皇后的左膀右臂,成功將皇后踩在腳下,並且扶持自己的養子四阿哥即位,自己最終成為大清的太后,在甄嬛一步一步問鼎太后的路途之上,其中皇帝的死亡則是重要一步。
畢竟,彼時皇帝已經懷疑甄嬛所生的雙生子並非自己的,這可是甄嬛的致命把柄,讓甄嬛也深知這個時候他們兩個誰先動手誰便能佔得先機成為最後的贏家,但是甄嬛又自知自己不能親自動手,不然很容易留下把柄招致災禍,而這個時候她便需要一個幫手。
我們都知道,葉瀾依本身則是馬場的馴馬女,性情桀驁不馴,而且因為相似華妃的性格而被皇上喜歡帶進宮中,葉瀾依喜歡果郡王,對於皇帝此舉自然不滿,但是礙於權勢也無可奈何,只能在宮中了此殘生。但是,其實按照葉瀾依的性格其實是想在宮中好好活下去的,因此,每次侍寢之後都會選擇服下避子藥,只是不想生下皇帝的孩子,但是卻沒有輕生之意。
之後葉瀾依知道甄嬛所生的雙生子則是皇上的,為了能夠保全果郡王的孩子,當時葉瀾依冒著生命危險選擇用硃砂來慢性毒殺皇帝,從而為甄嬛贏得先機,而葉瀾依也成為甄嬛穩定太后寶座路上的最大推手,但是在甄嬛風光無比之時,我們卻發現葉瀾依卻在自己的宮裡自殺了,其實很多人都覺葉瀾依是為果郡王,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
首先則是時間上並不相符,當時果郡王已經去世好久,如果葉瀾依真心想殉情,那麼大可以在果郡王死後就開始自殺,為何要等到那麼晚?而且那個時候皇帝已經被殺害,但是果郡王的孩子還沒有長大,葉瀾依相比也想要看到兩個孩子長大成人,那麼在後宮之中活著不是更好嗎?所以自殺這個理由並不成立,之所以導致葉瀾依死亡的人則是甄嬛。
甄嬛對葉瀾依是嫉妒的,畢竟她們同樣都愛慕果郡王,但是甄嬛卻沒有本身這樣的純真的愛情,所以她自知比不上葉瀾依,在羨慕葉瀾依的同時也痛恨她,而且甄嬛這一輩子都沒有辦法將對於果郡王的感情說出口,但是葉瀾依卻敢於親口對她承認對於果郡王的感情,甄嬛明白這個情敵是她遠遠比不上的。
其次就是從葉瀾依的口中甄嬛得知原來自己並非是果郡王唯一愛過的女人,自己受到了果郡王的欺騙。當初下雨的時候,葉瀾依在合歡樹下碰巧和甄嬛遇到,當時兩人就合歡花談論了起來,而葉瀾依脫口而出,凝暉堂的合歡花長得更好。
而這一句話簡直就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本來甄嬛以為果郡王這一輩子只愛過自己,原來早在自己之前,葉瀾依和果郡王便有深交,而且,看葉瀾依對於果郡王的痴情程度,恐怕兩人交情還不淺,這一下子讓甄嬛為自己覺得可笑,原來自己只不過是果郡王弱水三千中的一瓢而已。
葉瀾依的一席話讓甄嬛真切感受到果郡王對於自己的背叛,而這種背叛則是自己所不能容忍的。而且葉瀾依知道自己最大的秘密,也知道甄嬛和果郡王之間的私情,這兩件事情隨便一件都可以置甄嬛於死地,甄嬛已經坐穩太后之位,自然不想留下這樣一個把柄在別人手中,所以葉瀾依的死亡則是必然的。
葉瀾依也自知,一旦自己做了這件事情,知道甄嬛的秘密,日後一定會招來殺身之禍,但是葉瀾依當時已經沒有選擇,而且她也不願意死在甄嬛手中,所以才選擇自殺,只是可憐葉瀾依這一輩子被甄嬛和果郡王利用,沒有真正得到任何人的愛,反而在宮中虛度一生,被困在這個牢籠裡面一輩子不得自由,也是十分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