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包粽子比賽、「雲課堂」揭牌、擺起特色產品公益集市……今天上午,靜安區和屈原故裡湖北宜昌夷陵區共同開展的「靜夷情深,粽意飄香——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通過直播連線方式,同時在大寧國際商業廣場和夷陵區三峽大壩旁的三峽神牛文化廣場舉行。
圖說:來自社區的十多位居民在綠楊村飯店大師傅的指導下,帶著孩子一起學做上海傳統肉粽。孫中欽 攝(下同)
據靜安區文明辦主任馬嘉檳介紹,夷陵所在的宜昌市,正是端午文化的發源地,今年通過現場活動和網絡直播相結合的形式,靜安和夷陵兩地同步連線,舉辦端午主題活動,能夠讓更多的居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更安全、便捷地參與到傳統佳節的慶祝活動中來,分享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由夷陵區合作交流辦、靜安區工商聯、大寧路街道等部門推薦的兩地企業紛紛拿出自家特色產品,在現場擺起公益集市,同時,開設在抖音平臺的公益小鋪,直播帶貨進行得如火如荼,公益直播帶貨所得利潤,將全部捐給設於上海慈善基金會靜安分會帳戶的大寧社區基金,定向用於對口支援地區援建同心雲課堂(教育扶貧)和大寧志願者激勵計劃(寧的志願者權益包)。
圖說:教育扶貧項目「大寧同心雲課堂」。
大寧路街道發布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大寧分中心與上海市夢想加油站青年發展交流中心合作的年度項目-大寧「大計劃」。大寧「大計劃」旨在整合轄區內「五區黨建聯盟」資源,發揮大電競、大健康、大金融、大文創等特色產業優勢,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公益平臺,培育包括「名校名師」、「網紅主播」、「媒體大V」等在內的多支特色志願者服務團體,大寧「大計劃」還設計、推出了「志願者權益包」,邀請社區各方資源加入公益合作夥伴,共同出力、共生共贏,打造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公益生態圈,更好地調動廣大社區志願者參與到文明實踐項目中。
作為大寧「大計劃」教育扶貧的第一個成果,大寧路街道向夷陵區霧渡河鎮中心小學捐贈了價值15萬元的「同心雲課堂」,並舉辦了揭牌儀式。「大寧同心雲課堂」可以為該校800餘名師生提供教學資源共享、名師直播課、教學設備等方面的智力幫扶,幫助學校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活動還集中發布了大寧路街道和上海市夢想加油站青年發展交流中心聯合發起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大寧大計劃」。
圖說:對口援建的教育扶貧項目「大寧同心雲課堂」揭牌。
活動中,大寧路街道與上海市夢想加油站青年發展交流中心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為大寧「大計劃」的落地和實施奠定基礎。
來自社區的十多位居民在綠楊村飯店大師傅的指導下,帶著孩子一起學做上海傳統肉粽,第一次學包粽子的小朋友雖然有點手忙腳亂,現場氣氛卻是其樂融融,看到自己的作品都很有成就感。
本次活動由靜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區文明辦、區合作交流辦主辦,靜安區大寧路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大寧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承辦,中共夷陵區委宣傳部、夷陵區對外合作交流辦、夷陵區霧渡河鎮黨委、鎮政府,夷陵區三鬥坪鎮黨委、鎮政府,上海市夢想加油站青年發展交流中心、大寧國際商業廣場協辦。
上海市文明辦志願服務工作處副處長俞偉,靜安區合作交流辦主任李帆,區慈善基金會副會長盧志強,大寧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宋大傑,辦事處主任司靜,副書記楊蓉出席大寧會場活動。夷陵區委副書記趙峰出席夷陵會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