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為了讓學生傳承中華美德,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習慣,結合學校藝術節活動,該校開展了「我知我頌我行」 世界糧食日主題活動。
小手拉大手,合家共光碟
節約糧食,厲行光碟,不僅是一句口號,更落實到每位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中午用餐,家人團聚,都不忘從自身做起,帶動家人共同做起。
糧食的事兒,我知道
糧食的生長製作過程是怎樣的?糧食的存儲量如何等等,這些有關糧食的事兒,學生們都用小報的形式記錄繪製下來,也更加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真意。
珍惜糧食,最美標語
四年級的京都娃們設計製作珍惜糧食的標語,培養愛惜糧食的意識。
珍惜糧食,有金點子
珍惜糧食,還要講究方法。京都娃們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紛紛為學校及家庭節約糧食獻計獻策。看了大家的金點子,不得不感嘆「後浪們」的厲害。
「愛惜糧食」詩朗誦
六年級的同學們結合學校第八屆藝術節的朗誦活動,開展了以「愛惜糧食」為主題的詩朗誦活動,在吟誦中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培養愛惜糧食好習慣。
10月15日的中午,全體六年級同學齊聚多媒體教室,現場氣氛熱烈歡快又不失莊重嚴肅。參賽各中隊聲情並茂地朗誦「愛糧食」詩歌,有傳詠千古的詩詞,也有激揚澎湃的現代詩文,緊緊地抓住了同學們的心。
在節約糧食、投食遊戲環節中,各班卯足了勁,將「糧食」投餵給「京京」和「靈靈」。六(2)班的同學更是一路領先,一舉奪魁。在「唱響愛糧古詩詞」環節中六(3)班全體同學合作演唱歌曲《憫農》,贏得了現場觀眾的共鳴。
愛惜糧食,落實在行動中
為幫助同學們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將「愛惜糧食」真正落到實處,京都小學德育處提出三個「適量」要求:外出就餐適量點餐、在家吃飯適量做菜、在校午餐適量打飯,希望全體同學遵照執行,並通過每月水京靈好素養班集體、個人評比推進此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