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滿囤兒
不管是不是沿海居民,中國人都會喜歡一個狀態——風平浪靜。沒有風浪、平靜無事,往往意味著一切順利,太平安康。然而,這個原本大家嚮往的好狀態,很可能被一部電影給顛覆掉。那就是黃渤首任監製,由李霄峰導演,章宇、宋佳、王硯輝、李鴻其、鄧恩熙主演的犯罪電影《風平浪靜》。看過這部電影,囤兒以後最怕的四個字就是——風平浪靜。
本片曾於2020年7月29日在上海電影節首映,當時便引起了圈內的關注。影片的內涵之深,筆觸之鋒,表演之狠,都大大拔高了其口碑。從那時起囤兒就對它充滿期待。如今,《風平浪靜》定檔11月6日在全國上映,一場對漢語詞彙「風平浪靜」的大顛覆必將上演。
和眾多以呈現犯罪過程的外化型犯罪片不同,《風平浪靜》顯得非常內向。影片雖然也有具體的犯罪行為,但看過全片後,你會對「犯罪」這兩個字有一個全新的認識——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是犯罪,但遠遠不是對人對社會傷害最深最廣的犯罪。這個社會有太多操作能讓一切重歸於風平浪靜,但其實只是把暗湧藏進了海底罷了。
影片戲劇矛盾緣起於男主角宋浩的高考保送名額被人頂替了。他在建委任職的父親得知後勃然大怒。可是仔細一詢問,頂替者竟然是李副市長的兒子。如果這種事落在你頭上,你會怎麼做?無非兩種選擇:其一,忍氣吞聲,重新複習備考;其二,找上門去鬧他一鬧,把失去的搶回來。
第一種方案的直接結果就是——風平浪靜。第二種方案呢?看上去好像會掀起腥風血雨,但其實不然。宋浩父親雖然在家裡氣勢洶洶,但是在和李副市長坐到同一個桌子上,並聽到身邊人祝賀自己被提拔成建委主任時,立刻就止住了。李副市長一句恭喜,輕描淡寫地讓宋浩的父親回歸了平靜。你看,無論你選擇一還是選擇二,人家都有辦法讓你風平浪靜。可以想見,即便你發明出選擇三,也逃不過風平浪靜的結局。
影片戲劇矛盾的另一重是少年宋浩的失手傷人。父親為了掩蓋兒子的行為,埋下了一顆大雷。離家15年後再回來,宋浩變成了滄桑的小市民,而李公子則成為了地產商。等等,地產商?建委主任?這不應該只是巧合而已。這15年李家和宋家的財富積累,若沒有點兒什麼官商勾結的助力,誰會信?
影片一次次掀起波瀾,又一次次重回平靜,其內在的推動都不是自然而是人為。李市長和李公子,在平靜的表象之下掌握著一股超越自然的力量,能夠有效地影響和控制宋浩和宋浩父親這種人。就像《長夜難明》裡那股一直沒露面的力量,隱秘卻強大。這就是為什麼《風平浪靜》大部分時間都沒有直接的犯罪場面,卻通篇都處於犯罪氣息之中的原因。觀眾和宋浩一樣,始終被一種抽象的,彌散在空氣中的犯罪因子所折磨著,直到一瞬間突然的崩潰。
宋浩是勇敢的,他本有機會進入這個風平浪靜的體系之中,就像他的父親那樣。可他的善良還是讓他做出了拒絕,就像被網住的鳥兒拼死衝破禁錮一樣,必將付出鮮血甚至生命的代價。風還會平,浪依舊靜。這人為製造出的風平浪靜,當真是最讓人害怕的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