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間的打掃工作相對家裡其它地方來說更難,因為比較潮溼,所以也會容易有異味。掌握一些打掃衛生間的竅門,可以讓家裡的衛生間更加乾淨。
1. 洗澡完之後,地上的水要清理掉。不管地上的水多少,都要先用拖把將地上的水擦乾。然後將洗手間的窗戶都打開,可以讓衛生間儘快恢復乾燥。這樣可以避免因為太潮溼,導致蟑螂會聚集。而且潮溼的衛生間也很容易會有異味,潮溼的環境對人體的健康不利。
2. 馬桶要經常清潔。馬桶每天都在用,而且家裡人一起用同個馬桶的話,更要注意衛生。最好每天都用清潔劑洗馬桶,用完之後及時衝乾淨。清洗的時候不要只洗馬桶內側,馬桶蓋子和外面整個都要清洗。
3. 洗漱之後,用過的物品都要晾乾。特別是毛巾,最好晾到陽臺,多曬陽光,這樣可以殺菌。而且如果一直潮溼的狀態掛在衛生間,也容易會發黴,這樣會讓衛生間有異味。刷牙杯之類的,用過之後也要把杯子本身清洗乾淨,控幹後再放回原位。
4. 衛生間的空間都比較小,空氣流通也不好,平時難免會有些異味,就算每天都打掃乾淨也一樣。每天使用之後,最好把排氣扇都開起來。然後在衛生間裡放一杯醋,這樣衛生間裡的異味自然就會消失了。
5. 打掃時,用完了的東西及時丟掉。除了要把垃圾桶倒乾淨,用完的一些牙膏殼之類的,都要處理掉。不要全都堆在衛生間裡,這樣積的東西越多,也更容易長蟑螂。特別是用完的物品,都不會再動,更容易滋生細菌。
6. 衛生間因為使用得比較頻繁,所以要經常消毒。消毒的時候不止是針對馬桶,衛生間裡的洗手池、鏡子等都要用消毒水擦一遍。如果沒有消毒水也可以用家裡的酒精來解決。
7. 洗漱用品不要全都放在衛生間裡面。衛生間本身空間小,而且會比較潮溼。一些洗漱用的物品,比如說牙刷,最好不要放在衛生間裡,應該要放到通風的地方。牙刷如果放在潮溼的衛生間裡,刷頭就容易會發黴,這樣子對人的健康不利。
打掃衛生間其實不是很難的事,只要學會了上面這幾點,就可以很輕鬆地解決,讓家裡的衛生間保持乾淨又沒有異味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