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大學要不要考研?

2020-09-05 你思故你在

高考和考研是兩次非常重要的考試,完成了兩次分流,自此,我們又進入到了不同層次的人群中,一起學習,一起成長,這兩次重要的分流是我們改變命運的機會,抓住了就能更大概率的成功,但是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家庭出生和後天教育對我們最終的考試結果起著很大的影響,大城市的教育自然是超越小鎮太多太多的,這種教育上的差距來自家庭出生,出生在一個不好的家庭,個人努力是有限的,很難去考的很好,但後天努力是我們寒門子弟抓住機會的唯一技能,最後我們懸梁刺股也只考了一個二本或者一個不太好的一本,這就是大部分寒門子弟的宿命。

那讀了二本就真的人生無望了嗎,就真的非常失敗嗎,答案是否定的,向上的通道還沒有關閉,我們還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考研了,每年都大量的學生從普通二本考到985和211院校,這些學子有了進入名校學習的機會,這種上升方式的難度相對於高考是簡單一些的,因為高考要考上985是和千千萬萬的人競爭,而考研不是,所以考研是一次重要的機會,在研究生階段經過名校的教育,自己會提升很多,是普通學校無法比擬的,這樣的一條上升通道應該抓住,試一試總是好的。

談談我的親身經歷吧,曾經的我在高中也是實驗班的苗子,可思想出了問題,厭學了很久,最後迷迷糊糊考了一個二本,進入這樣一個水平的學校後,我醒悟了,開始發奮圖強,圖書館成了我的家,在那裡面我看了很多很多的書,學習了很多很多的專業知識,完成了考研的備考和公務員的備考,最後考到了家鄉的一所985院校,這樣的飛躍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即使我知道,本科出生就是985的研究生看不起我們這種人,這樣的鄙視鏈對我影響也不大,生活處處皆是鄙視鏈,開豪車的看不起開大眾的,開大眾的看不起騎摩託的,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都有被鄙視的時候,不用太在意這些。

二本大學要不要考研?這樣的問題很多很多,比如工作不喜歡要不要辭職?女朋友不愛了要不要分手?無非就是兩種選擇,做出選擇是需要深思熟慮的,需要綜合所有的要點,最後做出相對正確的選擇,比如需要考慮自己喜歡做研究嗎?需要考慮自己的學習能力能夠支撐考研科目的學習嗎?需要考慮自己的專業考研成功率如何?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考研沒有什麼要不要的,既然猶豫了,說明就是想考,那就要看考研的動機了,是為了更好的一份工作,還是源於那份熱愛,抑或是隨波逐流,都需要自己想清楚。

不管出於什麼樣的動機,努力讀研三年後,大部分人都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我的感受就是名校擁有最厲害的老師和頂級的平臺,是普通學校的學生無法感受到的,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我們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最後找工作的感受也是完全不一樣的,畢業後可以進人才引進,可以進大公司,可以找的工作很多,這就是考研進名校給一個人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改變。所以說,二本學生能考就考吧,等去經歷了社會的毒打再來讀書可能就沒有機會了。

相關焦點

  • 普通二本大學,要不要考研?考研真的有出路嗎?
    應該有很多同學,都聽過很多類似「考研有什麼用,出來還沒工作三年的工資高」的言論。今天小編將仔細分析這個問題:考研到底有沒有用?既然我們要討論考研的用處,我們就必須先搞清楚考研的目的是什麼。通過研究生提高學歷,取得碩士學位證書,對二本大學生來說,相當於穿跨過用人單位的「彈簧鞋」,更容易跨過部分企業事業單位的招聘「門檻」。對於二本畢業生來說,考研比大學四年辛苦多了,但收穫也比大學四年舒適度日多得多。
  • 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學生,要不要考研?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
    一位二本的大學生曾問過我這麼一個問題:「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學生,要不要考研?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可以說,二本大學生參加考研的人特別多,因為很多二本的大學生通過考研這條「綠色通道」,提高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 二本大學要不要考研,需要多少錢,父母表示:大學已盡最大努力
    二本大學要不要考研,需要多少錢,父母表示:大學已盡最大努力。20年前「學歷無用論」也常常聽人念叨,那個時候在普通家庭,能夠讀完初中已是優秀案例。20年後的今天,「唯學歷至上」的觀點也常常聽人說起,什麼本科生滿街走之類的言語更是多不勝數。
  • 二本院校畢業生要不要考研
    如今考研的人數越來越多,似乎不考個研就跟不上時代潮流了,好多已經工作的了同學又回來考研了,真的是現在競爭壓力太大,沒個好學歷就找不到好工作。在這種大環境下就有一些二本的同學開始糾結了是考研還是工作,二本大家都知道他入學門檻比較低,與重點大學不同,學校師資環境和學術環境比較一般。他們考研的壓力和工作的壓力一樣大,那麼到底該選擇哪一個呢?大家一起來看看過來人一般都是怎麼說的呢?
  • 普通二本院校學生要不要?考研有出路嗎?看看教育達人怎麼說
    有學生問: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看到這個問題,我先講講身邊的一件事:朋友家孩子那年高考,考了不到300分,上了個民辦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到了大學後,她努力學習,通過專升本,取得了本科學歷。本科畢業後,接著考研,考到了省內一所不錯的醫學院。
  • 大學教授:考研不要一味崇拜名校,有二本考生逆襲985卻畢不了業
    大學教授:考研不要一味崇拜名校,有二本考生逆襲985卻畢不了業不可否認的是,大學排名的確具有一定的參考性,但是學生在選校時還是要實際情況實際分析,很多學生往往有種名校情結,在選校時也會以排名top20、top50的大學為目標。
  • 二本大學的本科生,考研能否考上211或者985大學?
    二本大學的本科生,想要以211或者985為考研目標,可行嗎?我覺得還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在我看來,二本大學和一本大學的學生相比,剛開始的差距很可能差在高考時的臨場發揮上,或者差在其他方面的偶然性上。高考成績出來後,她被省內的一所口碑不錯的二本大學所錄取。我們知道,高考,不單單是你分數夠了就能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還要看你的高考分數在你所在地區的位次是多少。舉個例子,2018年清華大學福建地區招生的文科分數線為667分,但並不意味著你考到667分就妥妥地可以成為清華大學的本科生,因為清華大學2018年在福建地區只招收100名學生。
  • 謹記:不要輕易的相信,普通二本大學畢業生沒有前途這樣的論斷
    記得上高中的時候,父母經常會和我說一定要考上重本大學,最好是能夠考上頂尖的985高校,不要最後只能是讀一個二本高校,那畢業了也沒有好的前途,或者說是沒有前途。可是,普通二本大學的畢業生真的沒有前途嗎?這沒有很肯定的答案,因為對於一本大學、211高校、985高校的每年畢業生來說,他們畢業時就一定很有前途嗎?相信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所以,不要相信普通二本大學畢業生沒有前途這樣的觀點,因為這是謬誤。
  • 大學掀起考研熱,二本與一本讀研有哪區別?這4點問題要清楚
    其實現在不管是一本生還是二本生有考研想法的學生還是很多的 ,但是也有一些二本考生擔心自己考研之後與一本生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就為大家總結出了以下4點一本與二本考研的相關問題。大學掀起考研熱,二本與一本讀研有哪區別?一. 可能存在歧視問題雖然說大學生在考研成功之後都會獲得研究生學歷,但是每一位研究生的能力還是不一樣的。
  • 考研:能調劑成功的最大可能是什麼樣的大學?二本院校值得去嗎?
    小編專注高考、大學及考研的研究歡迎關注:考研大家今年的考研調劑還沒開始,預計在3月18日左右調劑系統會開放。考研調劑是實現讀研的重要途徑,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是通過調劑實現讀研之路的。由於調劑本身的特點,決定了通過調劑這個途徑,是不太可能進入到好學校的,往往與自己的考研預期差距較大。所以,經常有人在調劑成功後,對於要不要去就讀的問題,會犯糾結。事實上,每年都會有少數考生雖然調劑成功,最後放棄了就讀。
  • 多半二本學生考研複試被刷,主要是這2點原因,考研的同學要知道
    有一部分學生在進入大學的時候,就立志於考取研究生,大學四年來也是在刻苦攻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去學習,希望能夠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有點偏差,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如願以償,在考研眾多的失敗者中,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自身沒有複習好,在初試的時候就被刷了下來。
  • 報考的一本志願滑檔了,要不要填報一本徵集志願或二本志願呢?
    近日,西部某省的一些同學填報的一本志願落榜了,他們又擔心填報的一本徵集志願也落榜了,所以,很多同學就想諮詢一下小編,他們報考的一本大學志願滑檔了,還要不要填報二本志願呢?一本分數填報二本大學是不是很吃虧呢?
  • 張雪峰老師:這幾個專業二本不要選擇,考研也難出頭
    張雪峰老師:這幾個專業二本不要選擇,考研也難出頭。人生很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就是高考上大學,而這個過程中對人以後發展影響最大的就是選專業,因為這會直接決定你以後的整體規劃。張雪峰老師說過,考研不能絕對影響你的一生,但是會提高你的競爭力,所以說很多人都會選擇考研來提升自己。但是如果你是這幾個專業,估計考研也不會有什麼太大出路。1、生物工程類專業這個專業聽起來非常的高大上,然而畢業卻很難找工作。
  • 二本學生想考研到211、985學校,現實嗎?
    已經錯過高考的我們,想要再次改變自己的命運,努力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來提升自己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在歷年的考研中,二本、三本是考研的主力軍,其報考人數也在逐年增加,從而考研的難度也在不斷的增加,那二三本的學生想要考入名校的話,成功的機率大嗎?
  • 考研很容易的「211大學」盤點,二本考生適合報考,機會比較大
    很多學生進入大學之後,都要經歷一個比較艱難的抉擇,要不要考研。其實考研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了,當本科畢業生的含金量越來越低的時候,普通本科生的就業優勢並不比專科生大太多,尤其是二本或者三本的畢業生。所以提升學歷成為了很多普通本科生比較迫切的選擇了,要知道現在很多單位招員工,對學歷的要求都比較高。尤其是想要未來前景更好,走得更遠的話,考研是必然的現象。更何況研究生學歷的好處也是本科畢業生完全體會不到的。但是考研的難度很大,也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夠下定決心去考的。
  • 考研:二本、三本同學考985、211大學,難度大嗎?碩士學姐告訴你
    網友一:作為一個剛剛經歷過考研的人,985,211自然是有難度的,但是這也限於你選什麼專業,一些冷門一點的專業自然會比熱門專業報的人少,競爭力也會小一些。在我看來,如果已經堅定要走考研這條路就要堅持,因為這條路很長,很難,要堅定自己想法是考研中很重要的一點,在這其中不要想我考不上怎麼辦,只需要埋頭學習就足夠了。
  • 二本學生拼命考研,為何985學生卻很少選擇考研?答案很現實
    每年都可以看到考研大軍,而且報名人數在逐年增長,從2017年的201萬到2020年的341萬。由此看來,考研已經成為本科大學生的一個大趨勢,隨著人數的逐年遞增,考研的壓力與艱辛也就隨之而來。正是因為就業的巨大壓力,與行業間的激烈競爭,導致越來越多的本科大學生選擇考研這條路。通過考研可以上到更高層次的大學,畢業找工作優勢也就越大。
  • 考上二本大學有前途嗎?二本大學出來幹什麼工作?聽過來人怎麼說
    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也讓就業形勢越發嚴峻,同樣的公司去面試,可能前面或是後面的應聘人員都是同等學歷的大學生,還有的可能是985、211的學歷。那學生們考上二本大學有前途嗎?二本大學出來又能幹什麼工作呢?聽聽過來人是怎麼說的吧!
  • 導讀:考研導師張雪峰,為何不去重點大學開講座,只去二本大學?
    考研市場,最有名的導師就要數張雪峰了,他的口才與淵博的知識讓無數的人為之傾倒。又細心的網友發現,張雪峰一般只去普通的二本大學開講座,很少去重點大學,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小西帶你分析一下這背後的原因。網友一:二本大學「保研」率低,學生壓力大一般重點大學的保研率特別高,一些名牌大學推免比例高於20%,甚至能達到一半以上,所以他們的考研壓力不是特別大,加之重點大學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有很大的競爭力,所以他們對自主考研的動力沒有那麼明顯。
  • 二本大學生通過考研進入復旦大學,能洗白學歷嗎,還是會被歧視?
    儘管考研成為了不少大學生的奮鬥目標,但很多大學生考研不是為了在自己喜愛的專業方向深造,而是出於更多的現實因素考慮而考研,這樣盲目地考研,即便考上,讀研生活也可能會十分痛苦。大學生考研要了解自身的能力、認清考研的目的,從而選擇更適合自己發展情況的考研之路。有二本院校的學生提出疑問,從二本大學考研進入復旦大學,會被歧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