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話·悟空》有多火?幾乎可以說是刷爆了整個社交網絡,無論是年輕人居多的B站,還是青年社區頭條、知乎,甚至是女性為主題的微博,統統霸佔了熱搜。國外YouTube也不例外,著名的遊戲評論媒體IGN在YouTube上傳了《黑神話·悟空》的預告片,一天過後播放量高達160萬,這在他們平均只有幾萬播放的視頻中顯得格外鶴立雞群,預告片的觀眾留言裡,有人在不遺餘力地誇讚這個遊戲,也有人長篇大論地給大家科普這西遊記的故事而很多YouTube的大主播們也紛紛做起了《黑神話·悟空》的視頻,其中令人印象特別深刻的一些主播反應幾乎是相似的,幾乎所有的YouTube主播看到金蟬變身成猴時都震驚的無以復加。
因為不懂中國功夫,第一次看見孫悟空的棍法時也是相當的驚訝。但是當某個主播看到悟空的分身術後用日語大喊影分身之術時,我內心是感到悲涼的。不懂真假美猴王的設定,把最後出場的真大聖當成大聖老爹能理解,畢竟我們也看不太懂國外的莎士比亞。總想起前些年總有人不遺餘力的對外國人普及這叫漢服不是韓服,這是唐刀不是武士刀。現在能理解這些同胞的心情了,自己童年心目中的那個英雄的72番變化被人當成日本忍術,心裡那不是個滋味。為了推行中文,我們開設了孔子學院,每年花費在全球541所孔子學院和1170個孔子學堂上的錢數不勝數。為了推廣中國電影,我們拍攝了《長城》,我們有了「中美合作兩開花」。但是孔子學院最後破產了,長城最後撲街了中美兩開花至今連信都沒有。
英文教育之所以能在全球推行是難道因為美國有山姆學院嗎?大概不是的,是因為如果不會英語,我們就無法在大多數學科中接觸到最前沿的知識,無法和經濟大國進行貿易,甚至無法順暢地聆聽大多數全球範圍內最流行的音樂。外國電影之所以在中國能拿到高票房難道是因為他們拍了全身《功夫熊貓》嗎?大概也不是的,是因為他們有先進的技術,成熟的工業流程,有著在市場上屢試不爽的編劇套路。
外國遊戲能在中國盛行也並不是蹭了某個IP,或是有什麼逆天的運營手法,而僅僅是因為遊戲好玩、畫面好看用心打磨自己的文化,用心做出自己的作品才能真正做到文化傳播,無論是遊戲、電影、電視劇、動漫,無論是不是經典IP只要我們用心做好自己的作品,外國人自然會感受到中國文化傳播的實力,就像《黑神話·悟空》,每年花費天價的孔子學院沒有做到的事情,它做到了。300萬粉絲YouTube主播看完視頻後當場搜索美猴王是誰,他想知道劇情到底講了什麼。很多主播也在看完視頻後說,我很希望看得懂中文,這樣我就能替你們翻譯劇情了。
也許這才是中國文化傳播的正確道路,《黑神話·悟空》裡面有句話:人心若是燒沒了,修好一座破廟又有什麼用呢?目前國內的遊戲環境就是那座破廟,真正遊戲愛好者的心早就涼了,就等著更多像《黑神話·悟空》這樣的好作品來修復玩家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