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分鐘,了解一個品牌故事!】
專注於挖掘品牌背後的故事。每一個品牌的誕生都是一部辛酸的創業史,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品牌是如何從創立到發展,從輝煌到衰退,從低谷到巔峰…
有句話說得好
沒什麼事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
有的話那就兩頓~
品牌故事
2014年,被稱為餐飲業寒冬,然而就在這個寒冬裡,有一家火鍋店開業了 ,用自己的一把火融化了寒冬,並且成為時下人們最愛去的巴渝火鍋店。
小龍坎火鍋吳東在創建小龍坎火鍋店之前已經在餐飲業浮沉了將近20年。串串香、冷鍋魚、火鍋店..沒有他沒做過的。但是事業卻一直沒有起色。
2013年底,他發現重慶老火鍋有了抬頭之勢,為了抓住這次機會他馬上邀上合伙人一起踏上了「吃遍重慶老火鍋店」之旅。
「小龍坎」一詞其實是清末明初時期,重慶沙坪垻的一個地名。最早叫「小門坎」,民國時修建成渝公路,它就變成了其中的一個丁字路口,由於從空中俯瞰宛如一條小龍盤踞山間,因而改名為「小龍坎」。
公路的連通帶來了大量的人流,由於地處山間、氣候寒涼,熱乎乎的火鍋燙菜很快便在那裡流傳開來。
當地的店家在選材方面十分講究:牛的內臟要選肚、肝、腰,牛肉則只用背柳肉、紅包肉(即牛腿上的淨瘦肉)、和尚頭肉(即牛霖肉)三種;魚必須是鮮活的,現點現殺,以鯽魚為上選;素菜大多選擇豌豆苗、白菜心、蒜苗等,清潤適口……
說小龍坎是巴渝火鍋的代名詞一點也不為過,用它做名字也代表著吳東想要將以前商家在用料選材上精益求精的精神發揚下去。
在短短幾個月內,吳東和合伙人一直在重慶的各個縣區尋找老火鍋店試吃,有時一天要吃上四五頓,好幾次因為頻繁過辣飲食而引起不適。他們的腳印留在了重慶每一家他們認可的重慶老火鍋店。
終於敲定號鍋底配方和涮菜菜品後,吳東和合伙人在成都市中心偏東德水碾河旁德居民社區裡開了一家只有19張桌子的小店,正式開啟了小龍坎火鍋的徵程。
小龍坎剛開業的時候營收並不理想,生意冷清的讓吳東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方向。
因為創業初期條件艱苦,每一位合伙人都要輪流負責炒料,由於條件有限,只能在店裡操作。為了不耽誤營業時間,每天凌晨兩三點就得起來幹活。
炒底料的環境也不夠通風,屋子裡煙霧繚繞,連對面的人都難看清。
像毛肚鴨腸等這樣對新鮮度要求極高的食材也要自己處理。從禽畜肚中摳出來後必須立刻浸入冰水裡才能保持脆嫩,清洗時也要保持低溫,往往處理完,我們的一雙手已被凍得通紅。
地道的好辣椒才能做出真正巴渝火鍋的味道,為了找到合意的辣椒,吳東和合伙人一行屢次去到滿天星、新一代、二荊條、子彈頭等辣椒的原產尋找,還不惜飛去韓國泰國尋來新的辣椒品種調味。
天道酬勤,如此嚴苛的管控調料原料和食材的小龍坎在短短兩年內殺出火鍋行業的種種重圍,創下多個令人側目,令行業震驚的優異成績。
小龍坎火鍋目前已經承包成都人流量最高的街道之一的春熙路,壟斷寬窄巷,新店一家接一家的開,為了吃上一頓小龍坎火鍋,客人心甘情願排上幾個小時的隊。
發展歷程
2014年7月 第一家小龍坎火鍋開業2014年12月 獲大眾點評網「2014年度最佳餐廳」、第十二屆成都國際美食節火鍋類評選第一名《成都美食》稱號2015年 「2015成都十大最紅火鍋」、騰訊大成網「2015成都火鍋人氣王」2017年 全國門店超過710家2019年6月 小龍坎受邀參加國際美食文化高峰論壇成都開幕2019年8月 小龍坎X劍網3遊戲主題店,火鍋跨界打破次元壁都說人生總有幾道過不去的坎,小編減肥路上最大的坎,就是小龍坎。在看文章的你喜歡吃小龍坎火鍋嗎?下一期你們想看什麼品牌的故事?趕快留言告訴小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