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戀愛、找對象,上「非誠勿擾」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找同桌也要上「非誠勿擾」?可不!昨天,南京市下關區第二實驗小學三(3)班也舉行了一場「找同桌」版的校園「非誠勿擾」。既有自我介紹,又有心目中的同桌人選,最終48個孩子中,超過一半的學生「牽手」成為新同桌。用班主任濮鮮花老師的話說,這場不一樣的「非誠勿擾」,是用上課前的一小段時間,讓學生當自己的主人。
小學上演找同桌版非誠勿擾 「我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我認真書寫和聽講,我中午認真寫作業,你願意和我做同桌嗎?我希望他是:14。」 「我是一個單眼皮的女生,笑起來的時候,眼睛成了小月牙……我希望同桌是認真聽講、學習優秀的劉胤廷。」 「我是一個體育小健將——對跑步項目非常感興趣……我想找的同桌:她就是班上的26號。我們共同進步。」 在三(3)班的黑板上,貼著40多張格式不一、顏色不一連外形也不一樣的「尋找同桌卡」,每張上面都認真地寫著自己的優點,希望找到什麼樣的同桌。「上午7點40分開始貼『尋找同桌卡』,同學們仔細看了10分鐘並私下商量後,再進行選擇。」濮鮮花告訴記者。 當然,這個「找同桌」的過程也有不少波折,有的成績比較好的同學,有好幾個人要來「爭」,甚至出現了「PK」。比如,有一位女生希望跟一位男生同桌,這位男生沒說話,這時另一位女生也找過來,結果這位男生同意跟後來的女生同桌。經過20分鐘的相互選擇,最終所有的同學都找到了滿意或比較滿意的同桌。與上學期相比,這學期的同桌有一大半都不一樣了。
以前常有家長要求給孩子換座位 說到排座位這個事兒,在大家的印象中,從來都是由老師直接「分配」,先按個子高矮排隊,然後按照「愛講話的與不愛講話的」、「文靜的和愛動的」、「學習好和學習差的」等原則安排,很少會考慮學生自己的主觀意願。已經有20年教學經驗的濮鮮花告訴記者,以前他們也是這樣,在學期中間,偶爾會根據同學們相處的情況,進行一些微調。 「事實上,每年都會有家長因為這個那個原因找到我,要求給孩子換座位。」濮鮮花說,但為了孩子考慮,她在講臺兩邊各設置了一個加座——單人單座,並賦予「老師的助理」稱號,學生如果比較調皮,她會讓這個學生暫時在這個座位上一節課。「家長也不希望孩子一直坐在前面,對視力不好,還會造成孩子的心理負擔。」在濮鮮花的心中,每個學生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誰成績不好就不欣賞誰。「每個人都有閃光的品質,品質比學習重要。」
而這次「自己當主人找同桌」活動,也讓學生更大方地秀出自己的優點,培養學生的自信。同時,他們還能發現其他同學的優點。
家長紛紛稱讚「有創意」 其實,製作「尋找同桌卡」是濮鮮花布置給學生的其中一項寒假作業。寒假裡,學生之間、家長之間就已經經過一輪又一輪溝通,不少已經基本達成意向。「大家的反響比較熱烈,看來,學生們非常喜歡自己挑選同桌。」 這也是下關第二實驗小學唯一一個可以自己選同桌的班級。當然,考慮到個子高矮的問題,這次「找同桌」活動還是有一些限制性的,比如根據身高將48人分成A組、B組、C組3個組,大家只能在各自的小組裡進行同桌挑選。 對於這次自己選同桌的活動,家長們更是紛紛表示,「非常有創意」,「比老師分配科學多了」。甚至還有其他班的家長偷偷羨慕,「不再一味由老師指派同桌,希望我女兒班上的老師也能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