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又砸10億補助島內旅遊,島內仍不看好:沒見過這麼low的政策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繼砸下36億元新臺幣應對陸客暫停自由行後,臺當局5日又公布第二波補助方案,不過島內仍不看好。
臺「行政院」5日通過「擴大秋冬國民旅遊獎勵計劃」,給予在島內自由行的臺灣民眾11類優惠,像「經濟部」補助自由行旅客每房200元新臺幣夜市抵用券,「客委會」提供600元禮券讓旅客在70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消費,高鐵推出「搭高鐵、送住宿」項目,臺北故宮也釋出「兩人同行、一人免費」的入館優惠。估計臺當局將為此投入10.2億元新臺幣,活動時間從9月16日到12月31日。臺「行政院長」蘇貞昌鼓勵臺灣人藉此機會到島內各地走走,觀光局長周永暉信心十足地稱,預估此舉可創造最多50億元新臺幣的觀光效益。
各種優惠雖然眼花繚亂,但旅遊業界並不看好。臺灣觀光救援服務協會理事長許高慶稱,這種「全臺砸錢拼觀光」還是第一次見,而過去幾次旅遊補助已把業者搞得人仰馬翻。以夜市消費券為例,民眾拿著200元新臺幣的消費券去消費後,夜市攤販恐怕得等3個月到半年才能拿到實際款項,「這對本來就不是很賺錢的攤販而言,等於被拖欠款項,只是雪上加霜」。他批評說,如此急就章的方案,根本是為買選票而做,並把陸客不來當成擋箭牌,「蔡政府的觀光政策可說是歷屆最爛,沒看過這麼low的政策」。環球科技大學觀光與餐飲旅館系講師徐瑞芳也表示,不能苟同「撒錢政治」。
還有輿論對砸錢效果提出質疑。《旺報》援引臺北市林姓旅遊業者的話稱,一名陸客來臺一趟平均花費1545美元,而臺灣人在島內旅遊一趟的平均花費是73美元。也就是說,一名陸客不來臺灣,要21個臺灣人各出遊一次才補得回來;若明年5月前,陸客少來100萬人次,臺灣人就需要出遊2100萬人次才能將減收的觀光外匯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