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報訊 眼睛流膿幾天就受不了,若是一直治療不愈,不知道生活是如何煎熬?53歲的徐阿姨,已經被眼睛流膿折磨整整2年了!
「邋裡邋遢,搞得都不能出門見人了。」6月底,浙江省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蔣勁主任醫師在門診遇到徐阿姨的時候,她的心態已經快崩潰了,「不想出門、不想見人,看見眼藥水就煩,覺得自己沒救了。」
眼睛流膿2年不愈卻找不到病根
眼睛流膿2年,難受的不僅是生理,還有心理。
兩年前,徐阿姨早上起床覺得眼屎有點多,可能沒休息好,起初並未在意。沒過幾天,照鏡子時,徐阿姨發現眼睛上可不是眼屎多這麼簡單,竟然是膿水,趕緊去了醫院。
沒想到,這醫院一跑,就是兩年。斷斷續續的治療,並沒有治癒徐阿姨的眼疾。膿水依舊,去多家醫院、各種檢查、多種用藥都沒有效果。輾轉打聽,徐阿姨找到了浙江省人民醫院眼科的蔣勁主任醫師。
「徐阿姨眼睛的問題,比較少見,所以在地方醫院跑了兩年都沒有找到病症。」蔣勁表示,這種難治少見的病症叫淚小管炎,隱蔽性強,發病率又不高,常常被誤診為細菌性結膜炎或慢性淚囊炎。淚點、淚小管區紅腫、疼痛時,又與瞼板腺炎的表現相似,容易被誤診為瞼板腺炎。
淚小管炎就是淚小管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好發於中老年女性,多由沙眼衣原體、放線菌、白色念珠菌或麴黴感染引起。臨床特徵表現為長期有膿性分泌物、溢淚、結膜充血,淚點、淚小管區紅腫。像徐阿姨這樣,兩年來一直沒有正確的診斷,也就不能第一時間採取有效對症的治療措施。點點抗生素眼藥水,藥水僅作用於結膜表面,皮膚面及管腔深處均無法起效。
伴有結石的淚小管炎患者需先排石
蔣勁為徐阿姨做了詳細檢查發現,她的眼睛裡已經形成淚小管結石,這種結石是由局部壞死組織、真菌或菌絲鈣化而成。結石和膿液導致淚道阻塞,徐阿姨平時用於治療的藥水很難進入淚道,基本不起作用。
「伴有結石的淚小管炎的患者,只有將結石排盡才能治癒。」蔣主任說,排石手法很重要,每周一次,一般4次為一療程,前兩次著重排清結石,後兩次根據檢查情況選擇抗生素眼藥水衝洗淚道或淚小管內注入眼膏。果不其然,他從徐阿姨的眼睛裡取出大量膿液和黃白色結石!
蔣勁強調,千萬不能症狀一緩解就停止治療,因為淚小管發炎後管腔內有不規則組織增生,結石難以一次排盡,且有再生可能,如果不徹底治療,疾病容易復發。一些病程長的患者,後期還有可能出現淚小管管道壁黏連,引起淚道堵塞,導致難以逆轉的溢淚,這時就需要儘早置入淚道矽膠管,促進黏膜修復和淚小管重新塑形。
近日,徐阿姨再次複查時眼睛已經基本復原,腫脹消退、沒有膿水,再也不用避著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