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要手機
絕對不能缺了耳機
媽媽看兒子不爽的理由中
也一定有一條:邊寫作業邊聽歌
「寫作業就好好寫作業,一心二用怎麼能學好」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大部分高中生執著的想聽歌
1、深夜備考,提神醒腦
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挑燈夜讀是一個再正常不過得事情了。但是高中徵程不容易,在校不能玩手機看電視,缺少娛樂方式,回家還要繼續拼命做題,看書,補課。
這種高強度的學習節奏中,隨便是誰都需要一點點調劑。
這時候來一首提神醒腦的歌曲就非常有必要的了。
振奮的鼓點,熱血的歌詞,音樂通過耳機直擊內心,一定是元氣滿滿。
聽完歌,只想大喊一句:數學英語物理得卷子再各來一份,我還能做。
@李小二:
每次學習犯困不想學就會聽《追夢赤子心》,塞上耳機能聽到充滿雞血。那句「向前跑」的狂吼,會把沉睡低迷的自己喚醒,那句「生命的閃耀不堅持到底怎麼能看到,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吧」,讓自己覺得不妥協一切都能辦到。這首歌陪我走完整個高考路,在低谷的時候給我了滿滿的正能量。
《追夢赤子心》
為心中的美好
不妥協直到變老
2、防困降噪,減壓必備
不少家長都疑惑孩子在學校不聽歌也能學習,憑什麼回家就要戴著耳機寫作業?在家學習,最大的問題是在家。
家人猝不及防的關心,無意的走動,隔壁王大爺的說話聲,甚至窗外麻雀的叫聲,汽車碾過馬路的噪聲,都一點點的成為了在家學習最大的阻礙。不少同學覺得在家學習,感到根本靜不下來。
莫名的煩躁感讓學習變得更為困難。
本來是信心滿滿的看了很多書,背了很多公式,結果做一套試卷試試,對完答案直接氣到想打開自己的天靈蓋看看裡面裝的是不是漿糊。
那麼音樂的作用就來了,戴上耳機轉移一下注意力,整個世界只有自己,剩下的除了平靜還是平靜。沒有人能在我的世界戰勝我,學習的激情又來了。
這時候再來一首沒有歌詞的鋼琴曲,保證能夠清晰冷靜的面對公式,單詞和背不完的語文。
除了防困降噪,聽歌當然也是減壓的方式。一到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來襲,同學們被考試折磨得暈頭轉向的時候,怎麼少得了音樂的陪伴。
「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雖然有老師時時刻刻盯著自己學習,有家人的加油打氣,但一想到自己和心儀大學的差距,壓力真的很大。
所以那些難熬的瞬間,那些不好的情緒,歌聲好像都可以把它們帶走。你會覺得,加油,再堅持一下,你會考上的。
3、表面是歌,背地裡在抒發夢想
如果你看見我聽歌,就以為我沒專心學習,千方百計明示暗示的告訴我聽歌不好,耽擱學習。那就代表你只看見了我聽歌,卻沒看見我為什麼聽歌。
一入歌門深似海。歌曲的背後,說的都是你我的故事。
吸引學生聽歌的遠遠不止歌曲本身的魅力,還有歌曲下評論帶來的共鳴,通過評論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暢快。
來跟著小編看看這些歌曲下的勵志語錄。感受一下,聽歌的力量。
歌曲:重複的話
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
歌曲:爸爸媽媽
歌曲:藍蓮花
歌曲:春、來る
(評論截取於網易雲熱評)
有些話說不出來,卻可以聽到。音樂就有這樣的力量。
最後來說說,聽歌到底會不會影響學習效率?
有人覺得聽歌是一種浪費時間的消遣,有人覺得聽歌是提升效率的好方法。我們究竟該不該邊聽歌邊學習呢?
曾有科學家做過這樣一個科學實驗:將人腦的注意力分為有意識和潛意識兩套系統,得出「聽大腦喜歡的特定類型音樂,的確有助於集中注意力」的結論。
但並非所有音樂都有這樣的效果,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邊聽歌邊學習。
看看大家怎麼說:
看來邊聽歌邊學習這件事是因人而異,聽歌原本沒有錯,錯的是借聽歌為由不認真看書。
累了困了需要放鬆一下,給自己一首歌的時間,不失為調劑的一種好辦法,但是對於某些學習時想邊聽歌邊划水的同學,小編還是要提醒一句謹慎模仿,小心成績翻車。
總而言之
對於高中生來說
聽歌是放鬆壓力的一種形式
是精神的一種寄託
而這份精神寄託是必要的、應被肯定的
每天拼命學習
偶爾聽聽歌是可以的
至於採取的方式
真不建議時時刻刻戴著耳機
畢竟高考競爭這麼激烈
光聽歌可是贏不了的
最後,小編希望每一個小夥伴的夢想都能得以實現,希望有一天能在網易雲的熱評下看到你們金榜題名的喜訊。
分享給別人,高考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