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帶病毒、傳染疾病!蚊蟲叮咬別大意,這種情況趕快就醫

2020-12-22 醫知袋鼠

前不久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中,徽柔公主和小皇子在草地上玩耍後,先後都長出了大包,還發起了高燒,儘管太醫和苗娘子拼盡全力,最終也沒有保住小皇子的性命,這一悲劇的罪魁禍首就是——蜱蟲。

蜱蟲,也稱為草爬子、狗豆子,每年4~10月是其活躍期。這傢伙可不是個省心的主兒,喜歡叮咬人類皮膚較薄又容易被忽視的部位(比如頭皮、耳後、腋下、腹股溝、腳趾間等)。

它們攜帶著幾十種病毒和細菌,經蜱蟲傳染的疾病有萊姆病、斑疹熱、Q熱、森林腦炎、出血熱等。

大多數情況下,蜱蟲叮咬不會有什麼嚴重後果,輕者可能會出現潰瘍、皮炎等,但是如果沒有那麼幸運,重者可能遭遇萊姆病、森林腦炎等,甚至死亡。

醫生提醒:

一旦發現蜱蟲,無論是在皮膚表面,還是在衣物上,不要用手直接接觸,更不要去捏碎;

如果被蜱蟲叮咬,千萬別生拉硬拽,否則很容易將其頭部留在皮膚內,也會刺激蜱蟲分泌更多的攜帶病原體的毒液,增加感染風險;建議及時就醫,由專業醫生進行處理、消毒、抗炎等治療;

取出蟲體後,若出現發熱、頭痛、皮疹等症狀,也一定要及時就診。

除了蜱蟲,夏季帶娃出門還要警惕這些「煩人精」:

1.隱翅蟲

隱翅蟲,又被稱為影子蟲、青腰蟲,一般6~9月常見,尤其是在溼熱的南方。

對人類有威脅的,是隱翅蟲中很小的一部分,被稱為「毒隱翅蟲」。毒隱翅蟲外型與大螞蟻相似,身體由黑黃兩色相間構成,前胸腹基有橘色或者橘黃色。

毒隱翅蟲會引發皮炎,一不小心中招,就可能出現紅斑、水腫、水泡和潰爛現象,嚴重者會噁心、嘔吐、發熱等。

如果發現隱翅蟲停留在了寶寶皮膚上,一定要注意「手下留情」,千萬不要直接拍死,建議輕輕抖落或吹走,並注意檢查一遍寶寶的唇周、頸部、前臂內側等部位。

隱翅蟲飛走後,可以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接觸過隱翅蟲的皮膚;如果不小心拍死了隱翅蟲,也建議及時用大量清水、肥皂水或生理鹽水等清洗皮膚。

若寶寶皮膚受損嚴重,出現了條狀水腫型紅斑,起了密集的水泡等,一定要及時就醫!

2.蜂類

蜂類也是惹不起的,們的尾部有一根「刺」連接著內臟——「毒液腺」。蜇人時,常將其毒刺遺棄於傷處,通過毒刺將「毒液」注入人體。

毒液的成分主要是蟻酸、神經毒素、組織胺(蜜蜂科);或是磷脂酶、透明質酸酶(黃蜂科)等。

被蜂蜇傷,有的人僅出現紅斑、刺痛感等輕症;有的皮膚會有水皰、瘙癢感,甚至發熱、頭痛、噁心等;如果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還可能出現休克、昏厥,若未得到及時、妥善的處理,有可能死亡。

如果被蜂蟄了,通常先要將殘留毒刺「挑」出來,若是蜜蜂蜇傷,毒液為酸性,可以用肥皂水清洗,黃蜂的毒液呈鹼性,一般可以用食醋衝洗。

如果出現頭疼、頭昏、噁心、嘔吐、煩躁、發燒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3.蚊子

蚊子帶來的煩惱相信每個人都深有體會。

有寶寶的家庭,可以選擇含有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驅蚊酯(IR3535,伊默寧)成分的驅蚊產品。

驅蚊劑中避蚊胺的濃度要控制在30%以下;

含有派卡瑞丁成分的驅蚊劑,美國兒科學會(AAP)推薦的使用濃度為5%~10%;

驅蚊酯的建議使用濃度控制在20%以下。

孕婦、嬰兒、易過敏者仍要注意可能出現的過敏、刺激等問題,首次使用時可以少量塗抹,認真閱讀說明書。

出於安全考慮,不建議媽媽給 2 個月以下的寶寶塗各種驅蚊產品。對於2個月以下的寶寶,最好是採用物理防蚊方式(如蚊帳、臥室安裝紗簾、出門穿防蚊褲等)。

袋鼠麻麻有話說:

做好防護工作,就能大大降低蚊蟲的「侵襲」。

建議夏季不要在草地、林間久坐;去野外玩,最好穿淺色的長褲和長袖衣,並把褲腿塞進襪口,並適當使用驅蚊產品;

從外面回來,注意檢查寶寶的衣服和身體各部位(尤其是腋窩、腹股溝、頭髮、耳後等),如果蚊蟲叮咬出現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諮詢。

相關焦點

  • 夏季蚊子叮咬會傳染哪些疾病
    夏季蚊子叮咬會傳染哪些疾病呢?什麼人更容易招蚊子呢?蚊子是夏秋季節非常多見的一種有害昆蟲。它對*的危害在於,其叮咬有病的動物或*後,會將病原體傳染給健康人。不同種類的蚊子可傳播不同的疾病。 每到夏季,蚊子的身影便無處不在,特別是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候,我們抬頭看上方,黑壓壓的一片蚊子在飛舞,讓人不寒而慄。
  • 蚊蟲叮咬會不會傳播新冠病毒?鍾南山回復了
    夏天到來了,蚊蟲也隨之而來,對於蚊蟲叮咬,很多人都是煩不勝煩,尤其是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消退,很多人都會擔心,新冠肺炎會通過空氣、唾液等多種方式進行傳播,那麼在夏天,蚊蟲叮咬會不會傳染新冠肺炎呢?
  • 孩子被蚊蟲叮咬,家長千萬別大意,安全驅蚊,謹慎使用這三款產品
    蚊子給有孩子的家庭帶來了很多煩惱,孩子不會表達,看著孩子被蚊蟲叮咬的大包,家長很心疼。所以,一到夏天,寶媽們就收集各種驅蚊產品,就是為了孩子少讓蚊蟲叮咬,安度夏天。這3款驅蚊產品對寶寶有害,少讓孩子接觸最常見的驅蚊產品就是驅蚊液。驅蚊液也許對成人有用,但是對孩子要慎用。
  • 被蚊蟲叮咬,會不會感染愛滋病?3種傳播途徑,別再傻傻不清楚
    眾所周知,愛滋病是對人體健康威脅較大的傳染性疾病,這種傳染性疾病會通過多個途徑傳播,因此需要做好預防措施。否則讓愛滋病入侵身體,病毒會攻擊人的免疫系統,在免疫功能受到破壞時各種疾病可能會出現,這是愛滋病帶來的危害,需要通過合理的方式來預防該疾病。很多人害怕蚊蟲叮咬之後會出現愛滋病傳播的情況,這種現象是否存在呢?很多人都害怕蚊蟲叮咬會導致愛滋病傳播,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 蚊蟲叮咬會導致愛滋病嗎 蚊蟲傳播疾病不容忽視
    夏天是蚊蟲活動最為頻繁季節,被蚊蟲叮咬是不可避免的。這時,人們就會有一個最大的擔心,被蚊蟲叮咬之後,會不會傳染上愛滋病?之所以有這樣的擔心,首先是因為愛滋病是一種惡性疾病,一旦被傳染就是終生的災難。而且事實證明,蚊蟲在叮咬人的時候,也確實有傳播疾病的能力,例如瘧疾、乙腦、登熱病等等,都有被傳播的可能。如果愛滋病也像這些疾病一樣被蚊蟲傳播,自然是非常可怕的。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蚊蟲的傳播能力,蚊蟲在叮咬上一個人後,如果他血液裡有這樣的病源,就有可能傳播給下一位。再者愛滋病也確實是一個極具傳染性的疾病,說到這裡或許會造成許多人的恐慌。
  • 蚊子叮咬不會傳染愛滋病
    蚊子會傳播很多傳染病,如登革熱、瘧疾等,但蚊子叮咬不會傳染愛滋病。   據市科協科普專家介紹,實驗科學研究結果從幾個方面否定了蚊蟲叮咬會傳播愛滋病的可能性。  一是,愛滋病不會像瘧疾、登革熱、流行性乙型腦炎等通過蚊蟲傳播。後面這幾種疾病的病原體在蚊蟲體內能存活並增加數量,然後到達蚊蟲的唾液腺,蚊蟲叮咬人時,將含有病原體的唾液注入到人體內使人感染。但愛滋病病毒在蚊蟲體內不能存活。
  • 進入秋季蚊蟲叮咬高發 這種小蟲子叮咬切勿自行處理
    但秋天同樣是蚊蟲叮咬高發的季節,最近,西安多家醫院都接診了被蜱蟲叮咬的病例,醫生提醒,如果中了這種小蟲子的招,一定要及時就醫,由醫生進行處理。 蜱蟲又叫壁蝨、扁蝨,棲息在森林、草原等地,是一些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被蜱蟲叮咬後如不科學處理,就有被傳播疾病的風險。
  • 莊臣捐1500萬美元防全球寨卡病毒等蚊蟲傳播疾病
    威斯康星州拉辛2016年2月17日電 /美通社/ -- 目前隨著寨卡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繼續擴散,莊臣 (SC Johnson) 宣布,該公司未來一年將捐出至少1500萬美元,為貧困家庭提供用於對抗可能攜帶這種病毒的蚊蟲的產品。作為全球領先的害蟲防治產品(包括歐護 (OFF!
  • 這3種病更容易被蚊蟲招來,需小心
    愛滋病作為比較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很多人就擔心被蚊子叮咬之後會感染愛滋病。那麼,這種說法是否有依據呢?蚊子叮咬人之後並不會傳播愛滋病。很多人產生這樣一個誤區,蚊子在叮咬人之後會吸收血液。如果叮咬了愛滋病患者之後,去叮咬健康的人,是否就會導致健康人患病呢?其實,這種擔憂是多餘的。蚊子的叮咬並不會傳染愛滋病。
  • 杜絕蚊子傳染疾病
    相信大家都有這種經歷,在夏季外出乘涼的時候,不知不覺身上就被蚊子咬的十分紅腫,除了給我們帶來紅腫癢的情況之外,蚊子還能傳播瘧疾、乙腦、絲蟲病、登革熱及病毒性肝炎等嚴重疾病,並且蚊子是病毒的長期儲存宿主和重要傳染源。因此我們必須要杜絕蚊子,但是蚊香、驅蚊液等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 闢謠| 萬金油可以預防病毒?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通過蚊蟲叮咬傳播?
    闢謠 | 萬金油可以預防病毒?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通過蚊蟲叮咬傳播?要想預防病毒,需要它們與病毒接觸。而不管這些精油分子能否影響病毒,深呼吸之後它們都很快消失了,不會對之前、之後遇到的病毒起作用。
  • 別小看蚊蟲叮咬,可傳播多種疾病,但要避開這4種成分的驅蚊產品
    可別小看了蚊蟲叮咬,可以傳播多種疾病,例如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等。網絡一搜,就會查看到很多相關案例。蚊蟲叮咬的後果,可能很嚴重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多發於10歲以下的兒童,是一種以蚊蟲叮咬為媒介的急性感染病。而這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出現如頭疼、嘔吐、發熱、嗜睡等情況,甚至導致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
  • 蚊蟲叮咬會傳播愛滋病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蚊子叮咬不僅會使人們心煩氣躁,身上留下痒痒地小疙瘩,更駭人聽聞地是蚊蟲叮咬還會傳播一些可怕的疾病。以前人們聽說瘧疾會通過蚊蟲叮咬來傳播,但現在瘧疾已經很少了,如今正是愛滋病發病率越來越高的時候,而愛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之一就是經血液傳播,恰恰蚊子就是靠喝人們的血生存。
  • 夏季蚊子亂竄,別大意!這種通過蚊子傳播的可致死疾病要警惕!
    其實只是吸吸你血的蚊子還算是條「好漢」,如果你碰上了攜帶登革熱病菌的蚊子,可能就沒有地能哭了。什麼是登革熱?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主要流行於全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其中東南亞、美洲和西太平洋區域受到的影響最為嚴重。
  • 煙臺男童遭蚊蟲咬變成「八戒耳」 叮咬後別亂塗藥
    原標題:男童遭蚊蟲咬變成「八戒耳」 叮咬後別亂塗藥  今年入夏早,蚊蟲「起鬨」的也早,不少市民收到了蚊子送來的「紅包」。對於皮膚薄嫩的兒童來說,也進入了蟲咬性皮炎的高發季節,有些家長處理不當,結果誘發嚴重疾病。專家提醒,被蚊蟲叮咬後,家長不要隨意給孩子用藥膏塗抹,最好能對症下藥。
  • 被蚊蟲叮咬了怎麼辦
    夏季來臨了,除了炎熱難忍,還會有很多蚊蟲出沒,不可避免地會被蚊蟲叮咬。那麼被蚊蟲叮咬後怎麼辦呢?以下為大家介紹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和一些處理、預防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不要抓撓】被蚊蟲叮咬後會又癢又腫,千萬不要用手抓撓,皮膚抓破會,可能會引起感染,甚至會發燒。
  • 防蚊蟲叮咬小竅門 防蚊小巧門一定有你需要的
    夏季蚊蟲叮咬是很常見的事情,但蚊蟲叮咬很容易傳染疾病,還有一些蟲字叮咬後會導致中毒,所以預防蚊蟲叮咬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麼生活中有沒有防蚊蟲叮咬小竅門呢?以及蚊蟲叮咬後怎麼辦?別著急,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防蚊蟲叮咬小竅門蚊蟲叮咬易傳播各種疾病,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學會預防蚊蟲叮咬,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如何做能預防蚊蟲叮咬吧。
  • 頭痛、嘔吐、肌無力……竟是蚊蟲惹的禍!教你幾招,有效預防蚊蟲叮咬
    這意味著人們更有可能受到蚊蟲的叮咬。 試試下面這幾個可緩解瘙癢的方法: 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蚊蟲叮咬部位。 冷敷或冰敷,有助於減輕瘙癢和腫脹。 爐甘石洗劑、非處方氫化可的松乳膏,或局部用抗組胺藥物,也有助於減輕瘙癢。
  • 蚊蟲叮咬的危害有哪些?夏天如何防蚊蟲叮咬?
    原標題:蚊蟲叮咬的危害有哪些?夏天如何防蚊蟲叮咬?   夏天到了,伴隨著溫度的升高一些蚊蟲也隨之而來,煩惱也隨之而來,人與人的膚質不同有些人被蚊蟲叮咬後沒什麼大礙,但是有些人就不一樣了被蚊蟲叮咬後渾身起癢無比,更有甚至都會把身上撓破皮還癢,討厭的蚊蟲確是除之不盡啊!所以只能預防蚊蟲叮咬了。
  • ...臭蟲叮咬不會傳染疾病-臭蟲 叮咬 孳生 溫血動物 床板 殺滅...
    臭蟲叮咬不會傳染疾病,被叮咬後,會出現皮膚瘙癢等症狀,皮膚敏感者則反應相對較大,可前往醫院就醫。   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臭蟲幾乎從我們的生活中銷聲匿跡了。不過,時間倒推五六十年,它們可是大名鼎鼎的「四害」之一。資料記載,1959年,臭蟲取代麻雀成為「四害」之一(其餘「三害」分別是老鼠、蒼蠅和蚊子)被集中滅剿。上世紀80年代末上海宣布消滅臭蟲後,臭蟲已絕跡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