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黨委副書記鄭強近期履新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在其就任講話中,鄭強說他是為山西高等教育大好發展的局面而來。眾所周知,山西一直以來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窪地,鄭教授所謂的大好局面緣何而來?且鄭教授在貴大擔任校長期間,感受並不良好,又是什麼讓鄭強在臨退休的年紀,再次整裝出發,支援中西部高校?
2017的山西高校有多慘?
首先,讓我們回到2017年,因為山西高校的慘澹在那一年體現得淋漓盡致。2017年,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發布,山西高校怎一個慘字了得。以中部省份為例,湖北擁有7所雙一流高校,科教實力遙遙領先;湖南與安徽則分別擁有4所和3所雙一流高校,亦不遑多讓;一直為中西部高等教育奔走呼號的河南省則入選了2所雙一流高校,頗有後來居上之勢。而江西與山西憑藉南昌大學和太原理工大學各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一所。
由此可見,中部六省中,江西與山西的高等教育堪稱窪地。但如果非要決出最慘的那一個,可能還是非山西莫屬。這是因為太原理工大學的世界一流學科為自定學科,即不滿足教育部的硬性建設條件。但由於211工程建設的連續性,太原理工大學才得以上車。
但「雙一流」建設的原則是「有進有出,能上能下」,如果下一輪有高校下車雙一流,太原理工大學的自定學科首當其衝。因此做大做強山西高等教育,已經成為山西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
五湖四海——為山西高教破局
一直以來,山西高校的班子成員多出自本校,即使有他校調任也多來自本省。山西高校要奮進,配好領導班子是關鍵,山西在這一方面走出了一條頗有特色的道路。
2017年,合肥工業大學副校長吳玉程調任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吳何許人也,能讓山西千裡迢迢從安徽引進來執掌本省唯一雙一流高校?值得一提的是,吳玉程履新之前為合肥工業大學副校長,宣城校區黨委書記,其操刀的大部制改革在國內具有很大的影響。且其在材料領域具有很深的造詣,與太原理工建設的一流學科同樣具有很高的匹配度。
在配強太原理工的班子後,山西大學也迎來了新校長黃桂田。黃桂田履新前為北京大學校長助理(正處級),此次連跳兩級任山西大學校長(正廳級)已屬破格提拔。為此山西省委組織部還補發了一份《補充說明》,說明此次提拔的原因。與太原理工大學以工見長不同,山西大學文理見長。黃桂田經濟學專業出身,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學術水平高。且其為北京大學審慎推薦,反覆遴選的人選,因此得以出任山西大學校長一職。
由吳書記和黃校長的履新可以看出山西高校配強領導班子的思路,即五湖四海,任人唯賢,不唯資歷,以才選人。具體來說,即從教育部直屬高校中遴選學者型管理人才,以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值得注意的是,鄭強教授的調任也符合這個原則。鄭教授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學術水平高。且之前執掌過貴州大學,任內頗受好評。
科教融合+C9共建=強力助推
除此之外,科教融合也是山西建好建強山西高校的一步好棋。去年十月,山西農業大學與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合署改革,吹響了山西科教融合的衝鋒號。太原理工大學則先後成立了航空航天研究院與馬術學院,進一步提升了服務地方的能力。
所謂科教融合,即將科研院所與高校合併,深度融合,以科研育人,以教育興科技。在此之前,中國科學院大學及山東的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等都起到了很好的借鑑作用。
在此基礎上,山西省大手筆與C9高校籤約,共建山西省內知名高校。以太原理工大學為例,其先後與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得以分享頂尖高校的資源,這將進一步助推太原理工大學的雙一流建設。
鄭強為此而來
經過近三年的建設,山西高校雙一流建設成效顯著,在各大高校排行榜上的名次節節攀升,承接重大重點項目能力顯著增強,入選各大人才計劃的人數也是逐漸攀升。以太原理工大學為例,近年入選2位院士,形成了四位全職院士領銜的人才隊伍,在211高校中名列前茅。2018年更是首次在國際頂尖期刊《Science》上以第一單位發表科研成果,取得歷史性突破。而山西大學去年入選兩位國家傑青,名列非985高校前茅。
在太原理工大學取得較大突破後,吳玉程轉任山西省教育工委副書記(主持工作),進一步為山西省教育貢獻力量。網紅書記鄭強接棒以後,調研學校布局,看望慰問院士,調研後勤工作。其治校思路也逐漸明晰,即重視人才,設置傑出人才崗位;強調服務地方能力,改革學校架構,進一步推進大部制改革等。
未來已來,讓我們一起期待太原理工大學和山西高校的新成績。
您對山西高校的發展有何高見,歡迎評論!如果喜歡,一定記得關注哦,帶給你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