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時針它不停在轉動。春又去秋又來,忙忙碌碌一年又一年,時光從指縫間悄然流走,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然從青絲變白髮,從天真的少男少女變為蹣跚的老人。多少往事盡成回憶,溫柔了歲月美醉了流年。人生就像是單程的旅行,只能向前行,靜賞沿途風光無限,將美景一點點收入囊中,想念時便一點點打開記憶的閘包裹,細品曾經的美好。
歲月流逝,今時今日再也回不到舊日的光景,但是回憶卻 給人無盡的聯想,走過的路見過的風景便成為了最美的流年記憶。
毛澤東詩云:「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感嘆時間的飛快,彈指的功夫,已然過了三十八載,而白居易在十五年後故地重遊寫下一首詩《宿府池西亭》,平淡的語句中極為含蓄,含蓄中感嘆了歲月的流逝。
池上平橋橋下亭,夜深睡覺上橋行。白頭老尹重來宿,十五年前舊月明。
「池上平橋橋下亭,夜深睡覺上橋行」。這是詩人回憶起昔日行走在池上橋橋下亭的情景。此詩約作於會昌五年(845),詩人重宿在河南府衙,半夜醒來散步,對多年的舊事物頗有感慨,寫下此詩。
詩人再一次回到這兒,大半夜的睡不著於橋上慢步行走,時光荏苒,勾起了太多的回憶,此時的詩人已經七十多歲了,人到暮年,想起過往種種自是感慨頗多啊。
「白頭老尹重來宿,十五年前舊月明」。詩人說我這個白髮蒼蒼的河南老尹再次來到這兒住宿,已經過去了十五年的光陰,可明月還和那時的一樣。「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明月光景沒變,可一年又一年,蹉跎了歲月,蒼老了容顏。
十五年前的詩人還是壯年,而今成了白頭翁了。十五年的光景勾起了詩人無限回憶,當時自己生活過的地方,那些記憶已經悄悄印入了腦海,此刻看著往昔相同的景色,同樣的明月,怎會不激起心中的聯想呢?
昔年的明月,皎潔明亮,今夜又何嘗不是呢?當時初到府中所見的明月,此刻情景又如再現,此詩到此戛然而止,詩人想到了什麼呢?詩人或許在想以前做官的種種的事物以及離家在外的苦楚,還有家中的妻兒為自己的惦念,自己這一生的榮辱等等。
這首詩詩人給自己留下無限聯想的空間,往事悠悠,那份難以抹去的記憶就如同明月一樣讓詩人陷入沉思,進入無盡的聯想空間。任憑時光匆匆如流水,但流不去歲月的記憶。都說人年紀越大越有沉澱,就像是一壺醇香的老酒,越品越有味。其實那是歲月的積累,光陰的打磨,人生的一次次歷練,最終鳳凰涅槃。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