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什麼路途遙遠?走一步有一步的風景,進一步有一步的歡喜。幸福,永遠在路上,而不是在終點。
看過電影《大話西遊》的夥伴都該記得,裡面的兩段臺詞最令人刻骨銘心,一段出自至尊寶的訣別之口,而另一段,則是出自紫霞仙子身處危難時的期待之願。
生活中的每個女人都是紫霞仙子,在結婚之前,每個人都在做著七彩斑斕的夢,期待著自己的至尊寶能有朝一日「身穿金甲聖衣,腳踏七彩祥雲來迎娶自己」。但很快,她們就發現,並不是天底下的每個男人都能客串得起至尊寶的角色,換句話說,男人很多,能為自己圓夢的。卻很少。
有人說「挑了一圈兒,最終剩下的確是自己,這樣的女人不值得可憐」,我覺得,說出這樣話的大多都是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年輕的時候喜歡帥氣的高挑的,等到進了社會接觸了現實,喜歡有錢的有勢的,這存在什麼過錯嗎?沒有任何過錯!
很大一部分單身女性,她們抱有的態度大多都是「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用她們的話說,這結婚就像「下賭注」,賭贏了要啥有啥,賭輸了,什麼都沒了,還要搭上時間、情感還有精力。
受制於這種思想,許多女人在面對婚姻問題的時候就會表現出「猶豫不決,舉棋不定」,雖說感情之中沒有對錯,但在衡量方面,去了對錯,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這個因素就是世間,一個無情的存在。
那麼,如果一個女人單身到了一定的年紀,即成了大眾口中的「大齡剩女」,她的日子會過得怎麼樣呢?她的心態又會如何呢?面對自己的選擇,又是否能從容面對呢?一起聽聽這幾位單身姐姐的實話;
-01-趙女士,49歲,單身狀態
感覺一切還好,自始至終都沒覺得單身有什麼不好的,雖說沒有後人,但身邊有兒有女我也看到了,不被贍養的可以說是大有人在,前後一對比,還不如單身來得實在,因為自己壓根就沒產生過被別人贍養的念想,沒念想就不會失望!
再說了,現在是經濟時代,家家都過自個兒的日子,誰有功夫管你?年輕人壓力山大,既要忙自己又要忙下一代,能趕在逢年過節看你一眼就已經很不錯了,如果你有錢給下一代,彼此的關係還能融洽些,如果什麼都沒有打下,老了還要讓下一代反過來照顧你,純粹是添堵。
我呢,平常該幹什麼就幹什麼,趕上逢年過節就提前備足東西,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眼不見心不煩嘛。自己年輕的時候存了足夠的錢,等到身體不行的時候就進養老院,誰照料我我就把錢給誰,兩不該欠,就是這麼簡單。
-02-汪女士,41歲,單身狀態
她說「誰也不能怪,要怪,就怪曾經的自己太不懂事,整天拿著那些「毒雞湯」當真理,父母說一句自己就對付一句,現在好了,父母先後離世了,就是自己想對付,也沒有人搭理自己了」。
現在的汪女士自己在外租房子住,她說自己不是沒有家,而是不敢回去,因為一關上門就會靜的可怕,晚上睡覺,甚至在夢裡都能聽見自己呼吸的聲音,都分不清自己是在睡著還是在醒著。
汪女士有房有車有存款,她說自己不怕忙,多忙都能駕馭得住,即便有些時候業務來得緊,需要自己忙到凌晨幾點,第二天的她照樣能按時起來,相反的,她說自己就怕閒,一閒下來,心裡就會亂得不行,沒有原因,就是一團麻般的亂。
她說「總覺得自己的人生過得太片面,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彌補」,記得有次,一個員工將孩子接到了單位,孩子在那裡喊媽媽,隔壁工位的她直接楞在了那裡,「那聲音真的就像天籟一樣,簡直太好聽了,自己當時就想,怎麼就沒結婚呢,怎麼就沒個孩子呢」。
對於未來的婚姻態度,汪女士咬牙切齒的說到「我一定要找個男人,沒挑的,只要身體健康品行端正就行,我得結婚,雖然年紀有點大但我還能生,不能給自己留遺憾,父母健在的時候就總想抱外孫,臨死都沒能如願,我得把這個遺憾彌補上,一來寬慰自己,二來希望他們在天有靈」。
-03-張女士,37歲,單身狀態
張女士有兩句口頭禪,一句是「天底下的男人沒一個好東西」,再有一個就是「找男人就找我爹那樣的,老實本分,愛家敬業」,我覺得這兩句話存在矛盾,但當時沒好意思提這個話茬。
等張女士說完自己的經歷,我倒覺得,她的兩個口頭禪,聽起來又不是很矛盾了,為什麼這麼說?很大程度上跟張女士的情感經歷有關。
年輕的時候盲目崇拜,喜歡上了一個社會閒雜人員,覺得那樣的男人「敢打敢拼」,更有「男人味」。父母長輩的勸告全都當起了耳邊風,用她的話說,那時候的自己就跟著了魔一般,覺得全天下的男人都不如他,死咬一個理,那就是「非他不嫁」。
同居沒兩年,男友就開始秉性暴露,是「敢打敢拼」,可這個打拼沒用在外頭,全都用在了自己女友的身上,出去工作是不可能的,沒錢只會讓她管家裡要,稍不如願,直接拳腳相向。
張女士也不是沒有提出過分手,可每次換來的,要麼是拳打腳踢,要麼就是言語威脅,她知道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有些話絕不僅僅是說說而已,所以到後來,她學會了「逆來順受」,學會了把話藏在心裡,爛在肚裡。
再後來,男友在外面犯了事,受到了制裁,自己的境遇才得到轉機,她回到了自己的家裡,就好像一隻受傷的鴿子,去了必要的工作社交,她絕不會踏出家門半步,所以她眼中的男人世界無非只有兩份,一份是「渣男」,另一份,就是自己的「父親」。
用她的話說「父親就一小職員,自己也說不明白父親究竟好在哪兒,只知道他很愛自己的家,本本分分任勞任怨」,我說這樣的男人在現實生活中一大把啊,你大可不必為了過去封心存念啊。
她說再等等看吧,去了自己的父親,現在的自己已信不過任何男人,對於未來婚姻的態度,張女士這樣說到「不結婚挺好的,下班就回家,跟父母聊聊家常,談談瑣事,之前父母還總操心自己的婚事,自從自己表明了態度,父母也就不太提及此事了,日子這東西,好過賴過都是過,過一天算一天吧」。
確實,一萬個女人一萬個處境,獲得幸福婚姻也好,選擇單身獨立也罷,身為外人的我們都不能加以過多言論,有句古話怎麼說?,叫「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我們不是她們,有些切身感受,身外人的我們壓根兒無從體會。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走不到所希望的結局,錯的不是人,不是時間,而是命運。婚姻,是每個女人本該享有的權力,也是每個女人本該經歷的旅程,或平坦或崎嶇,或悲歡或離合。但請記住一句話「不要著急,更不要失望,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意間出現,婚姻中的那個他,也是如此」。
END
不客套不雞湯,用最簡單無華的文字,寫盡人間冷暖,治癒孤寂心靈,探討人生未來,引你成長,助你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