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絲
欄目|大學專業和就業
國內最好的9所醫學院當屬於幾所綜合性高校的醫學院,它們分別是北京大學醫學部、清華大學醫學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浙江大學醫學院、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和中山大學醫學院。
這幾所醫學院為何實力最強?比如,北京大學醫學部,前身就是北京醫科大學;清華大學醫學部,前身是清華大學醫學院,後來,大名鼎鼎的北京協和醫學院與清華大學合作辦學,這就大大增強了清華大學醫學部的辦學實力。
毫無疑問,這9所醫學院的畢業生並不愁找工作,他們之中的絕大部分人都會在本校繼續深造,直至讀完博士,前景確實不錯。
然而,我們常常聽說,勸人不要學醫,學醫難度太大?這又是為何?
簡單回顧過去就能找到答案,無論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還是大的自然災害來臨,比如2003年的SARS、2008年的汶川地震、H7N9病毒流行等,醫務工作者都是作為逆行者衝鋒在前,他們不僅僅需要勇敢,還要有技術,既需要拼體力,還要拼耐力,他們需要具備比常人更強的承受能力。
大疫猶如戰場,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需要一支高素質隊伍,今年突如其來的獨特情勢對醫務人員就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這樣的如同戰場的工作環境,自然對醫學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醫學是一門獨特的學科,既包含了自然科學又涵蓋了社會科學和藝術,因為和人有關,因此醫學不是冰冷的,它應該是有溫度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醫學仍然有很多的不確定性。
人們常說,在現今社會,很多情況下,把人帶到世界上來的是醫生,陪伴著生命最後一程的還是醫生。醫生是人民健康守護神,全社會要營造一個尊重生命,尊重醫生,敬畏生命、醫患互信的環境,這對於吸引優秀人學醫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醫學強調醫者在診斷治療的過程中應注重對病人的尊重、關懷,主張與病人進行感情的溝通,充分體現了「醫乃仁術」的基本原則,這也是對醫學生提出的高要求。
醫學生的學業壓力非常大,學習的知識內容很多很複雜,考試相對比較難。醫學生除了要學習基礎的公共課程,更多地要學習醫學基礎課和醫學專業課,這些都是比較難學和難記憶的內容。一些醫學生基礎比較薄弱,在學習中會遇到許多的問題,成功體驗感減少,導致學習興趣也逐漸減弱。
醫學的專業理論課難度較大,理解起來也很困難,一旦學生不能夠進行抽象思維,就會逐漸喪失學習興趣。
當然,醫學生學業壓力大,這並非是不可能解決的難題。
比如,醫學院校任課教師要主動與學生交流,對那些表現良好、積極學習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和肯定。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不斷激勵學生勇於接受挑戰,克服困難,戰勝挫折。
許多學生由於自己的性格特點,不容易適應新的環境,教師要主動幫助他們適應新環境,促進同學間交流,積極主動參與班集體活動。
同時,醫學院教師要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人生態度,不斷增強自己的專業技能,勇於競爭、拼搏。
學醫雖然難,醫務工作者很辛苦,但是,這個職業一直頗受人尊重和尊敬,未來發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