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刊文稱「上等人不用支付寶」,香港人為何看不懂行動支付?

2020-12-20 王新喜

文/王新喜

不久前香港蘋果日報近日刊登了一篇文章,稱支付寶是「偽先進」,而信用卡才是最先進的消費途徑,並表示它連八達通都不如,八達通是可以跟信用卡掛鈎,自動充值的,每日上限250港幣。支付寶卻必須預先充值,有錢才能用,沒有錢的話就無法使用。並表示「因為你是有信用的人,你被信任。」 所以,「有信用的上等人,不用支付寶」。這一番話引發不少大陸網友的反駁與群嘲。

但我們想想,為什麼有些香港人會看不懂支付寶?一方面當然是智慧型手機的生態環境所限,香港沒有本土的手機廠商巨頭,香港人所用的手機基本上是iPhone與三星以及索尼等品牌,而大陸的網際網路巨頭的勢力範圍基本上沒有進入到香港,當然,微信支付寶在香港還是有點知名度。但總體來看,香港人總體上是不了解國內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速度與產品功能布局。

我們知道,行動支付在日本與美國都很發達,蘋果有Apple Pay,是基於NFC的手機支付功能,日本在功能機時代就已經用手機支付了,對外來支付方式的接受度也非常高,如今在東京銀座的商場,在成田機場、在7-11、羅森、全家便利店以及日本的計程車公司都已經支持支付寶,甚至歐洲有12個國家都已經接入了支付寶。

即便從全球來看,手機支付已經成為主流,按照這個邏輯,難道香港的信用卡是最先進的,日本美國用手機支付的方式是落後於香港的信用卡?對於不懂移動網際網路,看不懂智慧型手機發展趨勢的人來說,這個邏輯是成立,不過,雖然這只是一家之言,但它在香港一個相對權威而且有一定知名度的媒體上刊登出來,也能從側面反映出香港媒體的守舊以及對大陸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不安。

本質上,這也與香港本地的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環境息息相關,香港沒有本土網際網路巨頭,也沒有網際網路生態發展的先天環境。整體創業氛圍偏向於傳統行業,資本會將錢撒向房地產金融等香港的主流行業,而不是當前新興產業、IT行業或者顛覆式創新的技術領域。

而在香港也幾乎沒有叫得出名字網際網路與IT新型技術類公司與產品,整個香港市場已經被Google、Facebook、微軟、蘋果們集體攻陷,香港人使用頻率最高的軟體是Whatsapp, Facebook, Instagram,內地在移動網際網路、電商、行動支付、O2O、共享經濟、AI與VR/AR等領域的發展,已經不是香港所能比肩。

而本土的網際網路巨頭對於網際網路思維與意識的培育非常重要,我們知道,在國內,由於BAT等巨頭由於競爭關係,不斷在各領域砸重金扶持獨角獸,導致移動網際網路商業模式與產品在不斷在創新改變,這在某種程度上打開了人們的眼界。

但香港由於本土網際網路品牌與巨頭的喪失,也導致當地人眼界與格局相對會更為狹隘,因為它沒有見過移動網際網路一路的快速發展的過程也因此對變化喪失了敏感性。比如說如果說到信用與提前透支,支付寶有「螞蟻花唄」的消費信貸產品,它根據消費者的網購情況、支付習慣、信用風險等綜合考慮,通過大數據並結合風控模型,授予用戶一定的消費額度,這本身就是一種信用消費,而支付寶本身也是可以綁定信用卡消費的。但是這位作者由於在見識與思維上的狹隘,未必能夠認識到這一層。

而這個作者還提到的一點是手機的體積比卡大得多,一個人能帶手機出街,為什麼就不能帶一張卡出街?在這裡它的邏輯是以體積大小來衡量方便性,而不是從必要性角度,也就是說,在作者看來,它可以不帶手機出街,只帶一張卡就可以了。這背後其實與香港人本身的傳統商業構建有關,八達通壟斷了香港人的交通出行與支付消費,他們過去幾十年的商業環境的運轉是依賴於此,人們習以為常也非常方便自然不會去想著要去顛覆或者改變。

另一方面,也跟香港的當地的經濟基礎與地域環境相關,香港的商業基礎早早就發展的非常成熟了,地小人多,從銅鑼灣、尖沙咀到旺角,都是1小時生活圈,24小時便利店與購物廣場遍布,出門購物、消費等一切都相對比較方便,但實體經濟過於發達以及商業設施密集這就讓電子商務很難發展起來。

因為電子商務的連接屬性是需要搬東運西,調劑各地域經濟發展與用戶需求的不平衡,而電子商務與支付體系的發展是互相推動的,電子商務發展不起來往往就導致行動支付落後。而在今天,行動支付的背後連接的是人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它不僅僅是一個工具,而是連接線下實體消費娛樂的生態系統。

但對應到香港的現狀,也與地域環境與教育環境相關,香港有800萬人,對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來說,800萬人足夠生存,但不能做到足夠的影響力,由於網際網路天生講究用戶規模效應,這需要一個龐大的本土市場與用戶規模作為主戰場與依附,香港欠缺這樣的基礎。另外,在教育領域,香港偏向於工商管理與金融、法律建築等學科,而不是IT軟體專業領域。

有業內人士談到,香港的大學裡商科和法律專業錄取分數最高,信息工程之類的專業則幾乎墊底。在香港,醫生、律師和金融從業者是社會認同度最高的職業。這導致網際網路人才的缺乏,而有人發現,香港每年拿得出手的軟體工程師寥寥可數,而建築的土木工程師就很多,而且很多去了美國。網際網路軟體人才缺乏,對網際網路產品的了解與深度自然與中美的差距越來越大。

從現成社會結構來看,香港中產階層相對較大,導致社會形成穩固的錘紡型結構,並且整體進入老齡化社會,這導致香港對新生事物接受速度變慢。他們對香港現有的商業模式、社會規則很認同,不了解網際網路創業與創新。吳曉波曾經說:「一個喜歡大資本的城市,和一個必須以破壞、創新為主的網際網路公司,有一種天然的衝突。」這話其實對應到香港也一樣成立。因為當一個社會的商業金融與社會分工高度發達的時候,往往會壓制創新創業的活力,並且抬高創業的成本。

說到底,這一番「仇恨中帶著無奈但又放不下優越感」的酸腐言論,背後事實上也反應了部分香港人的焦慮以及對其前途的擔憂。畢竟,香港人不可能不認識在香港上市的騰訊——目前已經是亞洲市值最高的網際網路公司並且已經超越了Facebook。但香港本土的網際網路行業,可以說是一片空白。

記得程苓峰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說到這麼一句,過去那一代香港人是看過世界的,今天香港的年輕人就只看過香港。放到今天來看,可謂一針見血。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我的微信公眾號:redianweiping

相關焦點

  • 港媒刊登奇文:我們上等人不用支付寶(圖)
    原標題:圍觀奇文:這位香港朋友說,我們上等人不用支付寶......香港蘋果日報近日刊登了一篇文章,煞有介事般的把中國人的」傍身神器「支付寶狠狠地批判一番,稱支付寶是「偽先進」,信用卡才是最先進的消費途徑,甚至站上了「道德高地」稱,「因為你是有信用的人,你被信任。」所以,「有信用者,不用支付寶」。結果引發了大陸網友的群嘲。
  • 香港人為何甘願帶錢包,也不用支付寶微信支付?答案讓人恍然大悟
    支付寶微信在香港並不吃香?相信很多人目前的支付方式都是支付寶或者是微信這兩種方式,確實非常的便捷,所以才能夠獲得市場的認可。香港就是一個另外,對於香港人們並不陌生,這裡非常的發達,香港還有一個別稱,那就是購物天堂。人們可以在這裡淘到來自全球各個地方的商品,不過這邊的人在支付的使用卻還是使用現金支付,香港人為何甘願帶錢包,也不用支付寶微信支付。可以說對於香港當地的這種支付習慣,很多人表示困惑不已。
  • 香港人為何只帶錢包,也不用微信支付寶支付?這幾點讓你恍然大悟
    不過使用手機支付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大家在平時還是要多注意一點。香港為何不用支付寶微信進行支付?隨著旅遊業的不斷興起,人們經常都會去到世界各地進行觀光旅遊。而我國也有許多風景優美的旅遊景點,供大家觀賞遊玩。
  • 出海記|港媒:螞蟻金服入股香港OpenRice 支付寶再拓版圖
    參考消息網1月19日報導 港媒稱,香港最大飲食資訊平臺OpenRice(開飯喇)獲阿里巴巴垂青。1月17日,OpenRice獲阿里旗下螞蟻金服入股20%。螞蟻金服通過入股,將更易接觸香港餐廳以推廣支付寶,應用場景由購物、出行拓展到餐飲,進一步拋離對手WeChat Pay HK。據香港頭條財經網1月18日報導,OpenRice與支付寶的合作始於2017年中,並在當年9月合作推出「當面支付」服務予飲食店鋪,協助餐廳接受內地或香港顧客以支付寶付款,OpenRice常務董事黃鳳鳴表示,入股事宜是該合作後才開展的。
  • 港媒:內地行動支付熱潮吹向香港 但改變消費習慣尚需時日
    參考消息網7月22日報導港媒稱,手機支付如今已成為內地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香港,手機支付雖還不足以取代現金支付在香港人心中的地位,但也逐漸開始普及,潛移默化地影響香港人的支付方式。根據「AlipayHK行動支付普及指數」調查,香港行動支付普及指數達到53.9,高於50平均線,反映「行動支付」概念在香港已逐漸成形。據《香港商報》網站7月17日報導,香港金管局早前宣布,將於今年9月推出快速支付系統(FPS),WeChat Pay HK、AlipayHK都看好該系統,希望可以成為首批提供跨系統服務的機構。
  • 為什麼香港人寧願使用現金支付,也不用行動支付?無知真可怕!
    為什麼香港人寧願使用現金支付,也不用行動支付?無知真可怕!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大家肯定覺得行動支付在香港也特別普及,不過現實卻剛好和我們想像中的相反,香港沒有跟上內地的步伐,為什麼香港人不喜歡使用行動支付呢?最近,關於五糧液和涪陵榨菜大家也都有了很大程度的了解,和臺灣人一樣,許多香港內部的人對於大陸的發展也很不了解,大家對於中國大陸的印象還都停留在幾十年前,普遍認為大陸內部依然非常落後。
  • 為何香港人寧願帶錢包,也不用微信支付寶?答案令人恍然大悟
    對於國人,微信、支付寶並不佰生,每個懂得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人都會用微信、支付寶。微信、支付寶是網際網路上最具代表性的新型產物。人們感謝馬雲、馬化騰,行動支付免去了攜帶現金的麻煩,讓老百姓的生活消費更加的便捷、安全。一部手機就可以輕鬆解決衣食住行,這在十幾年前是不敢想的。但是作為一國兩制的香港恰恰與內地相反,使用微信、支付寶的積極性不高,這是為什麼呢?
  • 為何發達國家,都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為何發達國家,都不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眾所周知,自從行動支付的付款方式開始在國內快速的流行起來以後,現在我們出門都不需要攜帶現金了,不管買什麼東西,只需要拿出自己的手機來掃一掃就能進行付款,非常的方便;而隨著行動支付的快速發展,在國內市場上,我們隨處可見使用行動支付的身影,這也讓我國成為了使用行動支付人數最多的國家!
  • 行動支付戰況升溫:微信和支付寶一路撕到了境外
    微信支付已進入泰國、韓國等亞太地區,成立了專門的跨境支付團隊,這一次在香港推出「支付+會員」則表明微信支付對境外市場的重視力度越來越大。微信為何積極擴展跨境支付市場?去年騰訊拿到最高獎的團隊有兩個,一個是《王者榮耀》,一個是微信支付,團隊獎金達到1個億,微信支付之所以獲獎,據媒體報導是「因為微信支付在線下支付市場2016年就已全面超過支付寶。」
  • 為啥香港人寧可隨身帶錢包,也不用手機支付?原因說來很現實
    除此之外,國人去香港非常的方便的一點,便是因為它離內地比較近,語言交流也不會有障礙,還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像迪士尼樂園等等。02不過前往香港旅遊的人們卻發現,香港本地人並不喜歡用微信或支付寶支付,他們寧願隨身攜帶錢包,也不願使用手機支付,這是為何呢?
  • 為何繁華榮盛的香港,居民寧願使用現金,也不願去使用行動支付?
    如今行動支付不斷的普及,我們的生活已經有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可能年紀稍微大點的人應該都有過在小賣鋪裡等待找零錢的體驗,而商家如果沒有零錢的話,會選擇用一些便宜的物品來代替。如今我們幾乎走到哪裡都可以使用手機支付。
  • 為什麼香港人寧願用現金,也不用微信和支付寶?原因很現實
    行動支付如此的便利,以至於我們在國外使用信用卡的時候,都非常的不習慣,好在國內絕大多數地區都是可以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寶進行行動支付的。第一個就是大多數香港人都是不相信行動支付,行動支付雖然方便,但是對於他們來講沒有拿在手裡實在。且很多商家並不會提前準備支付寶或者微信的收款碼,手機上也並不會有微信與支付寶這兩款軟體,只支持使用現金付款。
  • 美團取消支付寶支付?行動支付硝煙再起到底該怎麼看?
    最近一段時間,支付市場可謂是風雲再起,美團取消了支付寶支付引發了整個市場的熱議,我們到底該怎麼看待美團取消支付寶支付?行動支付大戰的玩法究竟該怎麼看?根據媒體報導,7月29日下午,有用戶發帖稱在使用美團支付時發現,美團月付和銀行卡支付佔據優先位置,其次微信支付,而支付寶支付未在支付選擇列表上。一直以來,支付寶支付在美團付款頁面都處於摺疊狀態,美團用戶只有點開摺疊才能使用支付寶支付,而這次,用戶點開摺疊頁也無法看見支付寶支付的選項了。
  • 香港如此發達的「經濟天堂」,為何當地人只用現金,不用行動支付
    談到中國人最想去的地方,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澳門和香港,這兩個中國人最喜歡去的國內城市,特別是被稱為「購物天堂」的香港,是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遊客們都很喜歡香港,很多中國人都喜歡旅遊。但一些最近到香港旅遊的人卻對這個問題感到困惑,為什麼香港的經濟如此發達,而本地人為什麼更願意用現金而非行動支付?
  • ...億元;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成為香港最受歡迎的支付軟體 | 極客早知道
    (來源:京東集團官網)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成為香港最受歡迎的支付軟體據路透社 8 月 16 日報導,香港生產力委員會(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7 月的一項調查發現,在受訪者中,有 19% 的人使用微信支付,22% 的人使用支付寶。這兩款支付應用已經成為香港最受歡迎的支付應用。
  • 中國行動支付遍布海外 這春節出境遊微信、支付寶到底選哪個?
    支付寶開通區域另一行動支付巨頭,微信支付起步雖晚但勢頭很猛,2017年微信支付在日本、英國、法國、德國等國以及香港等地區不斷推廣。目前,微信支付接入國家/地區已經增加至25個。合規國家/地區可以通過微信支付海外開放平臺實現線上自助申請,營銷活動、基礎物料都能支持線上自助申請。那麼用行動支付出境旅遊到底劃不划算?支付寶目前已經可以處理30多種外幣,在支付寶今年的集五福的活動頁面上,在醒目位置顯示支付寶海外支付優惠,於是筆者便算了一筆帳。以國人最愛去的目的地之一的日本舉例,以10000日元為例。
  • 出海記|港媒:微信支付香港版功能升級 提升用戶體驗
    參考消息網11月2日報導港媒稱,早前港版微信支付(WeChat Pay HK)進駐香港,在香港掀起行動支付熱潮。WeChat Pay HK10月31日在港舉行「讓生活更喜悅」啟動儀式,宣布一系列升級功能,不僅支持大小型商戶行動支付,也支持個人、報攤、茶餐廳、超級市場等收付款。
  • 羊城通乘車碼香港行動支付端應用正式上線 實現穗港一碼通行
    會議宣布,羊城通在全國率先實現了香港人通過行動支付乘坐廣州公共運輸工具。直接刷港幣錢包,不用擔心兌換問題今天(1 月 20 日)起,香港人來廣州可以用港版 " 支付寶 " 掃碼乘公交了。據了解,這是全國首次在出行領域實現跨境 " 一碼通行 ",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掃碼互聯互通向前邁進了一步,進入 " 一碼通行 " 時代。
  • 支付寶微信立大功行動支付讓看不起大陸的臺灣人汗顏
    在中國,使用支付寶、微信行動支付的用戶早已過億,行動支付規模也領先全球,佔據了足夠大的市場份額。行動支付的便捷來自於支付寶、微信龐大的用戶體系,而這背後是中國網際網路兩大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家公司,在行動支付推廣初期,都不遺餘力地進行宣傳推廣,商家合作,更是推出了多重優惠活動吸引消費者,本身獨到的便攜性再加上一定的優惠
  • 香港「轉數快」實現微信支付寶跨平臺轉帳,為何大陸不行?
    近日,香港金管局推出了一項名為「轉數快」的快速支付系統(Faster Payment System,簡稱:FPS),將各大銀行帳戶以及各電子錢包接通,做到跨平臺的小額支付,實現支付寶、微信之間也可以相互轉帳。支付寶、微信之間的快速轉帳?這在內地行動支付十分普及的環境下也沒能直接實現,這一次「落後」的香港行動支付竟然走在了前面。但是具體的情況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