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全國2018年10月自考小學科學教育考試真題
2018年10月自學考試全國統一命題考試小學科學教育試題答案及評分標準
課程代碼 0040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D 2.C 3.D 4.B 5.A
6.B 7.A 8.D 9.D 10.D
11.A 12.B 13.B 14.A 15.D
16.C 17.B 18.D 19.A 20.C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1.CDE 22.ABC 23.BCD 24.ABCDE 25.BCE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26.客觀性
27.過程
28.建構主義
29.項目實施
30.科學態度
31.綜合實踐活動
32.發散性思維
33.表現性目標
34.教育目標
35.全體學生
四、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36.觀念轉變理論:認為學生在接受科學教育前已經形成很多觀念,這些觀念促進或阻礙學生科學概念的形成,因而科學教育應以前有觀念為基礎,通過觀念轉變幫助學生學習科學。
37.迷思概念:是指兒童在接受正規學校教學之前所形成的源自生活經驗的關於科學問題或自然現象的觀念,雖然這些觀念與科學概念不一致,但對於兒童而言卻是合情合理的,因而轉變迷思概念就成了科學課程與教學的一個重要問題。
38.可持續發展:主旨是促進人群之間的和諧發展以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關注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影響,是指導科學課程設計的重要理念。
39.數位化資源:以網絡為載體,採用多媒體呈現的資源,突破紙質教材的局限,從單一的教材編撰發展到網絡課程、教學課件、音像製品、教學資源庫、教材應用和服務支撐平臺等多種形式的立體化呈現。
40.相關研究:是對兩個或多個數量的教育現象間是否相關以及相關程度如何進行判定,重點是「兩者的關聯程度如何」。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1.科學教育中,應從哪些方面引導學生理解和感悟知識的相關性?
在學習科學的啟蒙階段,應該要求學生從以下三方面感悟知識的相對性:
(1)知識的表徵。(1分)
(2)知識的領悟。(2分)
(3)知識的整合。(2分)
42.簡述美國《新一代科學教育標準》(NGSS)的主要內容
美國《新一代科學教育標準》(NGSS)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實踐。(1分)
(2)跨領域概念。(2分)
(3)學科核心概念。(2分)
43.簡述科學讀本對小學生科學知識教學的重要意義
(1)拓展和補充課堂知識,提高學生的上課效率。(2分)
(2)幫助形成和理解科學概念。(1分)
(3)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1分)
(4)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1分)
44.簡述小學科學教學講授應該遵循的原則
(1)激發學生的主題意識,增強其學習的內動力。(2分)
(2)設疑激趣相結合,增強講授的吸引力。(1分)
(3)科學透闢相結合,增強講授的說服力。(1分)
(4)注重生動形象,增強講授的感染力。(1分)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評分參考】要點完整,闡述充分,可得滿分;闡述一般得6-8分;沒有闡述,得3-5分。
45.聯繫實際談談科學教育中教師在研究性學習中的角色
(1)指導學生選擇和捕捉問題。(3分)
(2)指導學生從多渠道獲取信息。(3分)
(3)指導學生進行最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訓練。(3分)
(4)指導學生參與和合作。(2分)
【評分參考】要點完整,闡述充分,可得滿分;闡述一般得6-8分;沒有闡述,得3-5分。
46.結合發展性評價的特點,試述目前學校的教育評價中存在的與發展性評價理念不一致的主要表現:
(1)發展性評價的特點:(2分)
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教學性目標和表現性目標相結合;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相結合。
(2)主要表現:
①評價重心仍過於關注結果,強調甄別與選拔,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形成性評價,不能很好地發揮評價的改進與激勵功能;(2分)
②評價內容仍然過多地聚焦於學科知識和技能等學業學習目標,較少考慮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與態度價值觀目標,在一般性發展目標方面更是難以顧及;(2分)
③評價方法以傳統的紙筆考試為主,過多地注重量化的結果,而很少採用體現新評價思想的質性的評價手段和方法;(2分)
④學生仍處於消極的被評價地位,基本上沒有形成教師、學生、家長、管理者等多主體共同參與、交互作用的評價模式。(2分)
點擊查看:自考歷年真題及答案解析
熱點關注:各省2019年4月自考報名時間 | 各省2019年自考報考簡章
2019年自考備考找準方向,選對複習範圍,抓住重難點,2019年自考輕鬆過!點擊查看>>>
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