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石原裡美突然宣布結婚,震驚了外界,結婚對象是此前沒有被曝光過交往傳聞的圈外人士,更讓大家對十元突然的結婚產生了諸多的疑問。
特別是對她這位「一般男性」的老公,到底是何方神聖,是最多人好奇的。
先前有人猜測是十元父母所在的日本新興團體創價學會的高層,後來《周刊文春》爆料,十元的老公是知名投行高盛的員工。
雖然不是社長,但能進入高盛工作,是屬於精英中的精英,30多歲員工的平均年收入至少有1500萬日元(約100萬元人民幣)到2500萬元(約250萬人民幣)左右,職位高一點的話更為可觀,可達一億日元。
無論老公是什麼身份,這個「一般男性」肯定不是一般的人。
對於為何十元突然選擇結婚,外界也有很多猜測。
最新一期的《女性自身》雜誌就發文表示「石原裡美決定閃婚是為了報答曾經患癌的母親」。
報導指出,石原裡美今年初曾在節目中透露母親曾罹癌,她的友人表示,石原就是因為父母年紀都超過70歲,母親近年身體又不好,為了孝順、報恩,不想讓父母擔心,所以才會想要結婚,至於婚禮則傳出會在明年3月舉辦。
報導全文有理有據,似乎很合理,很是那麼一回事。
國內媒體也轉載了,十元也又一次喜提熱搜。
雖然是日本藝人,石原裡美在中國也很有流量,#石原裡美結婚#的話題閱讀量竟然高達14.6億,討論度33萬,在我看來這是國內頂流偶像才有的待遇。
一些網友理解十元為了盡孝而結婚,也有一些網友批判她思想陳舊,不知道要為了自己的幸福,而是為了父母而結婚、為了結婚而結婚。
不乏一些知名作家參與討論,對此展開理性和感性的分析。
在吃瓜路人眼裡,似乎十元真的就是為了盡孝而結婚了,而不是為了愛情,作為很時尚的女演員,她沒有活出自我,婚姻都不是自主選擇的。
但部屋君的第一反應就是先看看日媒原文和日本網友的看法。
果然,又是一個在日本網絡沒有水花,而在中國網絡上了熱搜的謠言。
《女性自身》的原文,就開頭第一段寫了友人透露的十元是為了母親而結婚,但後面80%的內容是關於過去十元在雜誌採訪中透露了一個婚姻觀。
也就是,原文算比較客觀,寫了友人的透露,以及十元自己的描述,而國內媒體,只翻譯了友人透露的部分。
為什麼要斷章取義呢?因為極端的話題比較有討論度,也就比較有流量,很快順勢推出了一個#該不該為孝順父母而結婚#的熱搜話題,簡直無縫對接。
來看一下石原裡美自己說過的婚姻觀,了解一下她的真實心態。(來自@石原裡美閒聊會)
「所謂孝敬父母,以前對女孩子的要求是早點結婚生子。現在的話,不是形式上的,而是讓父母覺得『即使我們不在,不管發生什麼,孩子自己也能好好的活下去』,讓父母放心才是真正的孝敬父母。 我的父母在生我的時候,年紀都有點大了,所以小時候我看著媽媽除了要照顧小孩,同時還要照顧自己的媽媽,其實是非常忙碌的。因此他們不想要我遭遇相同的處境,會覺得我不應該等到他們都老了才生小孩,這樣我可能會很辛苦…
但我覺得有沒有結婚或有沒有小孩都不重要,因為沒有小孩也非常有活力的單身女生還是很多。最重要的是希望可以找到那個讓我一輩子都很幸福的對象,如果有的話順其自然也沒有問題。」
綜上,可以看出,石原裡美明確的說過是否結婚不能作為判斷孝順與否的標準。
而且,石原裡美的母親得癌症是2011年的事,也早就治癒了,不存在國內媒體轉載後寫的「希望在母親去世之前結婚」的盡孝說法。
十元在過去的採訪中,也說過母親生病的事。
「雖說已經從家裡搬了出來,但碰上了什麼緊急情況,第一個想拜託的還是母親。房間裡的空調太舊了,不知道切入電源的方式,就立刻打了電話給母親。還買了和房間尺寸不匹配的巨大的床。這樣小小的失敗,被朋友們笑話著、鼓勵著,漸漸地我也找到了獨立生活的樂趣。 不做飯就沒得吃,早上用的杯子不洗的話直到晚上都會那樣放在廚房裡。一個人生活就是學會接受這些事。」 ——三個月後發現母親生了病。現在回過頭來看,可以確信當時決定一個人出去住的時機沒有錯。 「從家裡搬出去以後,母親住院的地方離我家非常的近,所以可以每天去醫院看望她。 實際上,我自己也在2011年的春天,得了可能必須要開腹做手術的病,最後通過藥物治療痊癒了。但在觀察病症,決定是否要做手術的那一個月裡,我的心情也跌落谷底,不安又無助。當時的手帳裡還寫下了『為什麼生了病的是我呢?』這樣的話。 所以我可以理解生了病的母親的不安和恐懼。正是因為了解這份恐怖,我才能真正意義上的成為母親的支撐。幫住院的母親刷牙,給她餵水。 必須給父母加油打氣,鼓勵著他們才行。 我也意識到自己必須變強,從那以後和母親的關係就漸漸平等了。像是趁夜逃跑一樣搬出來一個人住,也是有意義的。以這次生病為契機,我也和母親敞開心扉,聊了很多。關於工作的事,關於戀愛的事。如今也會和父母一起去旅遊,或者像要好的女性朋友一樣,一起去餐廳吃午飯。母親就像是全世界最能理解我的朋友。」 ——和父母的關係變得平等,戀愛觀和婚姻觀也產生了變化。「以前我一直覺得結婚就是一種盡孝。能讓他們儘早抱孫子之類的。因此20歲到了後半段,我確實常為自己快要到30了還沒有結婚而感到焦慮。女性到了30歲,是很好的停下來認真考慮人生和事業的時候。但結婚並不等於盡孝。是否結婚,是否生孩子,都應該由自己決定。什麼樣的才是幸福,不由別人來決定,而是由自己的心來判斷。即使父母不在了,也能很好的生活,向他們證明自己有這份力量,能夠讓他們安心,我想這才是真正的盡孝。為了成家而匆忙結婚,讓他們不放心,可能反而增加了父母的煩惱。 我想成為讓父母確信我一個人也可以很好地生活的孩子。」
by@石原裡美閒聊會
上面採訪中,十元坦誠過去一直覺得結婚就是一種盡孝,但後來覺得婚並不等於盡孝。是否結婚,是否生孩子,都應該由自己決定,什麼樣的才是幸福,不由別人來決定,而是由自己的心來判斷。
可以看到,十元的婚姻觀非常正,那麼這次她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就是前面幾年前她在採訪中說的「最重要的是希望可以找到那個讓我一輩子都很幸福的對象」,她是找到了真正喜歡、想要一直在一起的人,找到了契合的靈魂伴侶。
她在結婚公告中寫了:「經過了解接觸,我確定了他是那個可以相互分享快樂,一起克服困難的人。」
據事務所人士透露,兩人的健康觀、對食物和衣服的品味、生活方式等、生活的基本的價值觀相似。
也就是遇到了步調一致的人,她是嫁給了愛情啊,不是為了結婚而結婚,不是為了父母而結婚。
上面這句臺詞出自日劇《家族的形式》,部屋君非常贊同。
關於結婚不結婚和生子不生子,部屋君的看法是,如果是自己經過慎重考慮後,做出的選擇,那就是正確的,每個人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做出選擇,並為之負責就行了。
兩種選擇各自樂在其中就好,誰也不用比另一邊更有優越感,更不用去鄙視別人的選擇。想結婚的自己結婚就好,不要去笑話大齡未婚的人(人家一個人過的很舒服),反婚的自己反就好,不要覺得結婚就是錯誤的選擇(人家夫妻過的甜甜蜜蜜),每個人都有自己所追求的幸福。(正如媒體斷章取義、傾向某一邊會更有爭議性,更有討論度,部屋君這種中和性思維,恐怕會兩邊都不討好
最後,還想說的是,一些媒體不要聽風就是雨,以斷章取義的方式製造話題,以及大家吃瓜要吃全面,也祝十元新婚快樂。
點擊播放 GIF 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