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常見的兒童「骨骼畸形」,很多家長沒發現!醫生4招教你辨別!

2020-12-11 騰訊網

體檢時,常有寶寶因腿紋或臀紋不對稱,被醫生建議做進一步檢查。這不禁讓許多家長感到疑惑:

「 寶寶腿紋/臀紋不對稱,難道也是一種病嗎?」

其實,皮紋不對稱,可能正是孩子髖關節發育不良的一種表現。

什麼是「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家長如何辨別寶寶是否髖關節發育不良?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什麼是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DH)

是一種常見的小兒骨科疾病,指股骨頭、髖臼在大小、形狀、方向及組織學上的異常,或兩者皆而有之。DDH包括髖關節脫位、半脫位和髖臼發育不良等一系列的病變。

髖關節發育不良在新生兒中的症狀不大明顯,很容易被家長忽略,從而產生了嚴重影響:

「 有研究認為,患有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孩子,容易很早就患上關節炎,在三四十歲甚至更年輕的時候就出現關節功能不好、活動差、疼痛等症狀,情況嚴重的還會形成長短腿。」

目前,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病因尚未明確,根據大量的臨床數據統計,臀位產、羊水過少、女性、第一胎、關節韌帶鬆弛、基因缺陷(家族史)、新生兒及嬰幼兒綁腿等是導致髖關節發育不良的高危因素。

因此,「早發現、早治療、早預防」是我們目前所能應對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最好方法。

四招識別髖關節發育不良

一般來說,家長可以通過四個方面來判斷寶寶是否有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問題:

1、腿紋位置、數量不對稱

讓寶寶趴著,兩腿伸直,左右腿的紋路一高一低,不對稱;

一條腿腿紋多,另一條腿腿紋少,數量不等。

2、雙下肢不等長(長短腿)

讓寶寶坐下,兩腿併攏,足跟對齊,兩腿膝蓋明顯高低不等,說明有脫位現象;

讓寶寶躺下,雙腿自然彎曲,兩腿膝蓋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向兩側打開腿,兩邊打開的幅度不同。

3、下肢活動時有「喀噠」聲、髖關節外展受限

給寶寶把尿或寶寶活動下肢時,常可以聽到關節發出「喀噠」聲,有時還伴隨著寶寶的哭鬧;

寶寶平臥時,兩髖、兩膝各屈至90度後,用手分開其大腿時很緊,外展打開的幅度無法超過70度。

4、步態異常

對於行走期的孩子,發現跛行、鴨子步態、臀部特別突出等情況。

經過自測後,如果發現寶寶出現以上症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早期篩查:

除了依賴於專科醫生的體檢以外,還包括了髖關節彩超、4~6個月以後的雙側髖關節正位片等。

專業的骨科醫師會結合相關的檢查,根據患兒的嚴重程度和年齡,給出從支具治療到石膏固定到手術治療等階梯治療。

如何保護寶寶的髖關節?

日常生活中,家長的很多行為也會導致寶寶出現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問題。想要預防,家長們應做到:

1、避免錯誤的襁褓包裹

出生後過緊的襁褓包裹是導致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發病的一大因素,應該儘量避免使用過緊的襁褓,選用上緊下松,可讓寶寶雙手固定、腿部自然外展的襁褓包裹方式。

2、選擇正確的抱娃姿勢

應該儘量把寶寶的雙腿分開呈青蛙樣抱,即目前國際上推崇的「蛙抱」。

3、正確使用腰凳

太小的寶寶不適合坐腰凳,大一些的孩子可用腰凳抱,注意避免寶寶雙腿下垂,最好能呈現蛙式外展的狀態。

關注小兒骨科「先天性結構畸形」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健康康,但有一群孩子,因為患有「先天性結構畸形」,生來就要與病魔鬥爭,還給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多數常見先天性結構畸形可以通過手術進行治療。患有先天性結構畸形的兒童如果在出生後能夠及時獲得救治,一般預後效果較好,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樣生活、學習和工作。

目前,國家衛生計生委婦幼司、中國出生缺陷幹預救助基金會於2017年啟動了先天性結構畸形疾病救助項目,福建省婦幼保健院作為省級項目管理機構及定點救治機構,為這些患有先天性結構畸形的折翼天使們「圓夢」。

小兒骨科先天性結構畸形救助病種

髖先天性變形、馬蹄內翻足、脊柱先天性變形、胸鎖乳突肌先天性變形、手先天性變形、膝先天性變形、多指(趾)並指(趾)、膝先天性畸形、脊柱先天性畸形、骨軟骨發育不良,伴有管狀骨和脊柱的發育缺陷等。

救助對象

診斷患有以上疾病的患兒;

年齡為18周歲以下的城鄉患兒;

家庭經濟困難、能提供村(居)委會出具的貧困證明;

2018.01.01以後在福建省婦幼保健院診斷並手術治療;

醫療費用自付部分大於等於3000元。

補助標準

家庭自付部分為3000~4000元的,補助3000元。

家庭自付部分為4000元以上的,補助自付部分的75%,補助封頂為30000元。

總結來說,髖關節發育不良雖然常見,但家長能通過早期發現,及時帶寶寶到醫院進行矯正治療,才是寶寶得以正常發育的關鍵原因。

—醫生介紹—

相關焦點

  • 這4個錯誤做法,可能讓寶寶骨骼「發育畸形」,很多人被蒙在鼓裡
    這4個錯誤做法,可能讓寶寶骨骼「發育畸形」,很多人被蒙在鼓裡1.綁腿、過度牽拉寶寶下肢不少地方流傳著這個觀念,用布將孩子的兩條腿綁住,長大之後腿才會又長又直,不會成為羅圈腿。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剛生下來的寶寶,雙腿彎曲是正常生理現象,因為他們在還沒出生的時候,就是用這樣的姿勢,待在媽媽子宮裡的。隨著孩子月齡的逐漸增長,大概在孩子一歲之後,寶寶雙腿就會隨著骨骼發育,慢慢變直,家長不用過度擔心。反之,綁腿會帶來很大的危害。
  • 這4個錯誤做法,可能讓寶寶骨骼「發育畸形」,家長好心辦壞事
    ,可能讓寶寶骨骼「發育畸形」,很多人被蒙在鼓裡1.綁腿、過度牽拉寶寶下肢睡不合適的床墊有的家長認為要給孩子睡硬床,有利於寶寶的骨骼發育,但是有的家長認為要給孩子睡軟床由於兒童的骨骼發育還沒有定型,所以過硬或過軟的床都不適合寶寶睡,會對寶寶的脊柱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
  • 兒童寶寶缺鈣可導致骨骼畸形 屬於不可逆的疾症
    我做某專業兒童補鈣諮詢網站的客座專家已經有一年多了,每天都接待大量的家長諮詢兒童補鈣方面的問題,其中有不少是寶寶因為缺鈣又忽視補充,最終產生嚴重骨骼畸形的案例,看著令人十分惋惜。骨骼畸形在臨床上屬於不可逆的疾症,也就是說治不好,骨骼畸變後再怎麼治療,也不可能恢復到之前的正常狀態,所以幾乎每個被診斷為骨骼畸形寶寶的媽媽,都會後悔不已痛哭不迭。為了提醒更多家長不再犯下這樣的錯誤,這裡就給大家補上一課。  寶寶成長 鈣不可少  鈣是人體所需的重要元素之一,是構成人體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也對維持人體各系統正常生理功能起到重要調節作用。
  • 4個錯誤的做法,可能讓寶寶骨骼「發育畸形」,家長還真得注意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集美貌和才華於一身,成為一個優秀、讓人羨慕的人。因此,每個家長也都很重視孩子的養育問題,而且這種重視是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了。綁腿、過度牽拉寶寶下肢很多家長在給寶寶換衣服、換紙尿褲時,經常讓寶寶仰面躺在床上,將寶寶的雙腿提起進行拉伸,這樣的做法也是不對的,過度的牽拉容易引起寶寶髖關節發育畸形。
  • 名醫話健康|付曉珍:正確防治佝僂病,不要讓它 「畸形」一生(一)
    兒童健康牽動著千千萬萬家庭的心,疫情緩解,夏季已經到來,懷化市中醫醫院兒科主任付曉珍醫生將連續為您講解一些兒科常見疾病的知識,教您辨別疾病,讓您不要「談病變色」,也不要「諱疾忌醫」。「我的寶寶夜裡經常會驚醒哭鬧,是不是缺鈣?你幫我看看我的寶寶還有沒有雞胸、羅圈腿畸形。」
  • 孕期遇到胎兒骨骼畸形,最早查出問題的是這個月,很多孕媽不知道
    每個家庭都希望擁有一個健康的孩子,關於孩子骨骼發育畸形,其實是可以通過檢查得知的,但如果一旦孩子月份大了,即便發現孩子有問題,選擇不要孩子對於準媽媽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新手媽媽哭訴:誰來救救我的寶寶?阿霞是個新手準媽媽,和老公結婚一年有了寶寶,夫妻兩人都特別開心。
  • 寶寶的「畸形骨骼」,很有可能就是你親手造成,家長們還真別大意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優秀,有才華,認為孩子什麼都要從小抓起,但是這種想法不一定就是對的。例如讓寶寶過早學習走路,對寶寶進行「綁腿」等等。這些不良的行為會影響寶寶的成長,尤其是骨骼成長。你也對寶寶進行「綁腿」嗎?小王的寶寶剛出生沒多久,小王的媽媽就開始給寶寶「綁」起來,說這樣是對孩子的以後好,長大了睡覺老實,而且還不踢被子。
  • 6歲兒童睡甲醛超標棕墊患白血病引熱議,4招教你辨別環保棕墊
    這幾天,一條關於「6 歲兒童因為睡甲醛超標的棕墊患白血病」的視頻在短視頻 APP 上持續發酵,此事件牽動了很多人的心,也讓許多家長都夜不能寐。不少家長連夜拆開自家的床墊進行自檢,但也有部分家長拆開了床墊,卻不知道它是否環保。
  • 澳醫生用3D列印脊椎令骨骼畸形男童「獲重生」
    澳醫生用3D列印脊椎令骨骼畸形男童「獲重生」 2018-07-31 08:34: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夏君   中新網7月31日電 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墨爾本的8歲男童韋爾斯(Dempsey Wells)患有「弗裡曼謝爾頓氏綜合症」(Freeman-Sheldon Syndrome),這種非常罕見的疾病會導致患者的口腔
  • 家長們注意了,孩子骨骼健康不容忽視!
    近日,婁底市骨傷醫院小兒骨科門診骨骼畸形患兒增多,小兒骨科主治醫師胡世密結合近期骨骼畸形患兒最典型的病例分享,與您一起關注孩子的骨骼發育,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家長們若發現您的孩子肩膀一高一低,那您得注意了,年齡小的孩子,家長幫們洗澡的時候容易發現,年齡稍大的孩子,那家長們要對孩子的坐姿、站姿加以督促,發現問題及時上醫院檢查。
  • 學步車導致意外死亡、燙傷、骨骼畸形……你還堅持給孩子用?
    然而它真的有這種功效嗎?NO!事實上,它不僅不能幫寶寶學走路,相反,歐洲專家曾對190名嬰兒進行過跟蹤調查,發現其中102名使用學步車的寶寶在爬行、直立行走等運動發育上比沒有使用過學步車的寶寶至少落後3至4周。
  • 孕檢發現,孩子雙腳畸形!要不要生?急,在線等!
    ▽寶寶還在娘胎,就被發現雙腳畸形懷孕6個月時,小王經歷了人生的「至暗時刻」。那天,她在醫院做常規產檢。以往的彩超檢查幾分鐘就搞定了,但這一次卻不同——醫生反覆用探頭在她肚皮上滑動,盯著屏幕看了很久,神色也越來越嚴肅,最後索性起身離座,問道:「家裡有人陪檢嗎?」小王心裡打起鼓來,預感有些不妙。
  • 四招教你學會辨別
    溫州網訊 最近正是草莓季,不少市民都會買草莓嘗鮮,但卻遇到老大難的問題,如何辨別草莓是否打了激素。昨天,市民黃小姐說,最近網上流轉三招就能辨別草莓是否打了激素,但是她不知道是否靠譜,想讓我們替她求證一下。  昨天,記者根據上述三招進行試驗,並請專家鑑別,告訴你到底如何鑑別才靠譜。
  • 別再讓寶寶「喝毒奶粉」了,4招教你辨別「真假奶粉」!!
    別再讓寶寶「喝毒奶粉」了,4招教你辨別「真假奶粉」!!針對市面上的「假奶粉」,教大家幾招辨別「真假奶粉」,別再讓寶寶喝「毒奶粉」了。造成這種情況有兩個原因,一是寶寶消化不良,二則是奶粉有問題。如果寶媽們在確認了寶寶消化方面沒問題,那問題就是出在奶粉上了,買到的是以次充好的奶粉,這時要立刻給寶寶「斷奶」。並向有關部門舉報,以防更多寶媽上當受騙。
  • 兒童有扁平足該怎麼辦?醫生給你支了這些招,得好好看看
    廣東省中醫院足踝外科謝杰偉副主任醫師接受醫聯媒體的採訪時表示,扁平足不只是簡單的足底平,扁平足是人體足部常見的畸形之一,它主要指是人體足部的內側足弓的低平甚至發生塌陷。謝杰偉醫生還表示扁平足不是單平面的畸形,它是一個三維立體的畸形。
  • 家長必看!——12歲前必須處理的10種兒童牙齒畸形
    牙齒排列擁擠、齙牙、地包天等牙齒畸形問題,對孩子未來的心理、工作,以及戀愛、擇偶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孩子有牙齒畸形,家長甚是苦惱。但是,你知道嗎?孩子出現哪些問題時,必須及時處理呢?
  • 兒童「不宜」服用的4類常見藥,家長們,千萬別中招
    每當孩子感冒發燒,家長會去藥店給寶寶買藥吃,但很多藥物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不安全的。實際上,不建議家長自行給孩子買藥,哪怕是常見的抗生素、退燒藥,也有很多都不適合孩子服用。這種以沙星結尾的抗生素,有可能會導致寶寶骨骼發育異常,不建議兒童選用。第二類,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比如鏈黴素,慶大黴素,依替米星等。這類抗生素有明顯的腎毒性,可造成藥源性聾啞,以前我國就發生過類似的事件。第三類,四環素類抗生素,比如多西環素。
  • 3種寶寶睡姿家長一定注意,長時間會讓孩子骨骼畸形,不能大意
    導讀:3種寶寶睡姿家長一定注意,長時間會讓孩子骨骼畸形,不能大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種寶寶睡姿家長一定注意,長時間會讓孩子骨骼畸形,不能大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兒童青少年脊柱側彎多發 醫生:或引發臟器畸形
    封面新聞記者簡婷婷近日,家在成都的13歲小朋友王巖(化名),因自己穿緊身衣照鏡子時,發現自己的後背不平整,一側凹陷一側凸起。告知家長後,家長以為就只是普通問題,就近在醫院檢查後,才發現是脊柱側彎。「像王巖這種情況因為並沒有找到很明確的病因,屬於青少年特發性的脊柱側彎。」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博士趙登說,像王巖這種情況發現時,已經錯過了能夠保守幹預的時期,只能通過手術來進行治療。如果發現不及時,脊柱側彎可能會引發青少年駝背、高低肩、長短腿、骨骼發育不對稱等外在畸形,嚴重者還會引起臟器發育畸形、功能障礙等問題。
  • 這20種兒童牙頜畸形12歲前必須處理!
    他介紹,牙頜畸形是指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由先天的遺傳因素或後天的環境因素造成的牙齒、頜骨、顱面的畸形。其中,在所有的牙頜畸形中,遺傳畸形大概佔29%以上,將近三分之一。另外,孩子得蟲牙、一些口腔不良習慣等後天環境因素也會造成孩子牙頜畸形。一些家長認為,乳牙反正都要掉,就算爛了也可以不管;12歲之前乳牙沒有換完,做牙齒矯正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