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小學語文教學論試題
課程代碼:00410
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推廣國語運動,將國語作為全民族語言是在
A.南京臨時政府時期
B.洋務運動時期
C.五四運動時期
D.新中國成立初期
2.我國第一部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是
A.1923年《小學新學制課程標準綱要》
B.1934年《小學課程教則大綱》
C.1952年《小學語文課程暫行標準》
D.1956年《小學語文教學大綱》
3.人教版教科書的編寫特點為
A.「新、實、活、寬」
B.「新、實、簡、美」
C.「新、實、簡、活」
D.「新、實、活、美」
4.素質教育的主要特徵是培養學生的
A.基礎知識B.創新思維C實踐能力D.技能訓練
5.對整個教學設計起著指導和制約作用的是
A.教學目標B.教學內容.教學組織D.教學方面
6.下列選項中不屬於鞏固識字的方法的是
A.科學地組織複習
B.依據學生識字心理教識字
C.依據漢字規律運用無意記憶
D.引導學生在讀寫中應用
7.在「揣摩、引導、討論、點撥」閱讀教學結構中,貫穿於討論全過程的是
A.學生的揣摩
B.教師的引導
C.學生的討論
D.教師的點撥
8.教師隨時準備好調整教學手段的做法反映的語文教學能力是
A.分析教材的能力
B.設計教學的能力
C.課堂應變的能力
D.語言表達的能力
9.一般的能力測試、水平考試等屬於
A.綜合性評估
B.診斷性評估
C.形成性評估
D.目標參照評估
10.習作的靈魂是
A.人物
B.場景
C.情感
D.事件
11.討論、辯論的口語交際訓練形式多用於
A.幼兒時期B.低年級
C.中年級
D.高年級
12.教學評估實質上是對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作出的
A.價值判斷B.定性分析C.定量分析D.綜合分析
13.在教學之前進行的,目的是判斷學生的學習起點,為設計和實施教學提供依據的是
A.綜合性評估B.診斷性評估C.形成性評估D.總結性評估
14.被中國教育學會原副會長張健讚譽為「小學教育中的梅蘭芳」的是
A.斯霞
B.霍懋徵
C.袁瑢
D.丁有寬
15.「對書面語言的理解」指的是
A.閱讀
B.寫作
C.聽話
D.說話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16.1963年《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包括
A.識字
B.寫字
C.漢語
D.閱讀
E.作文
17.蘇教版教科書的教材建設方向包括
A.民族化
B.結構化
C.現代化
D.精英化
E.簡約化
18.小學語文教材編寫時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應多選擇
A.童話
B.寓言
C.歷史故事
D.古詩
E.兒童故事
19.李吉林老師總結的語文教學中情境創設的途徑有
A.以語言描繪情境
B.以實物演示情境
C.以音樂渲染情境
D.以圖畫再現情境
E.以生活展現情境
20.下列屬於漢字書寫筆順規則的有
A.先橫後豎
B.從上到下
C.從右到左
D.從內到外
E.先裡頭後封口
21.根據閱讀方式不同,可以將閱讀分為
A.默讀
B.精讀
C.朗讀
D.複述
E.背誦
22.「變序閱讀」的主要作用包括
A.引起學生閱讀興趣
B.突出理解重點
C.便於學生自悟自得
D.在閱讀前明確目標、要求
E.有利於學生理解學習過程,積累學習方法
23.任何文章都是社會生活在作者頭腦裡反映的產物,包括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下列屬於客觀方面的有
A.人物
B.場景
C.事件
D.社會生活經驗
E.作者的思想感情
24.語文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主要有
A.語言基本功
B.朗讀基本功
C.板書基本功
D.教態
E.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基本功
25.評課的形式主要有
A.集體評議式
B.個別交談式
C.評價量表式
D.研究討論式
E.師生合作式
26.寫話活動的輔助手段包括
A.看圖寫話
B.剪貼作文
C.畫出想法,寫上相應的句子
D.寫讀後感
E.獨立完成習作
27.口語交際的生成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它的主要目的包括
A.交流信息
B.溝通感情
C.發展思維
D.練習說話
E.發出指令
28.按照評估的目的可以將小學語文教學評估分為
A.單項評估
B.綜合性評估
C.診斷性評估
D.形成性評估
E.總結性評估
29.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需要掌握一定的口語交際知識,即關於
A.語音的知識
B.詞彙的知識
C.語法的知識
D.語篇的知識
E.寫話的知識
30.下列屬於文章內容的有
A.結構
B.語言
C.體裁
D.所反映的社會生活
E.作者的思想感情
熱點關注:各省2019年10月自考報名時間及報名入口 |2019年4月各省自考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