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生體會真實內地 以為晚上漆黑一片引爆笑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我們以為這裡有好多國企,以為這裡一到晚上漆黑一片。」90後香港大學生許立鵬口中說的「我們」,是今年香港大學生暑期內地實習計劃來穗實習的香港大學生,「這裡」指的是和香港一江之隔的廣州。

  一個月後,許立鵬和其他39名香港大學生大呼「廣州和想像不一樣」、「實習時間太短」。

  在這4周裡,40名來粵實習的香港大學生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又給廣州7家實習企業帶來了什麼樣的新氣象?兩地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會在這群新鮮人身上以什麼樣的形態展現?

  「我希望,他們不僅能從報刊上看到靜態的中國社會,也能親身體會發展的中國,感受真實的內地。」團省委統戰聯絡部部長潘劍勇和同事們將實習最後一站安排在農民工博物館。他一直強調,不應該只想著把內地最好的一面展現給香港學子,也應該讓他們了解整個國家的改革進程。

  重新認識內地▶▷「來廣州前朋友讓我把錢藏鞋裡」

  「不好意西(思),不好意西(思)!您需要喝茶嗎?」香港大學生用港味普通話分享實習經歷,現場觀眾捧腹大笑。他們打趣,這是自己每天說得最多的話,因為在中國銀行廣東分行大廳實習,每天都要向不同的客戶解釋「為什麼VIP客戶還要排隊」。

  這是今年7月上旬團省委、省青聯在廣州舉辦的2013香港大學生暑期在粵實習總結分享會現場。幾天後,40名參加內地實習計劃的香港學生將告別內地回到學校。

  「我們以為這裡有好多國企,會喊口號,也以為這裡一到晚上漆黑一片。」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二年級男生許立鵬的「坦白」讓分享會現場爆出一陣笑聲。這笑聲裡,更多是共鳴。

  今年6月6日,許立鵬和其他39名來自香港11所高校的大學生從香江之畔來到珠江邊上。那時,大多數大學生不了解這座一江之隔的城市。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的大四學生顏曉欣甚至還帶著幾分擔憂:「來廣州前,朋友告訴我,內地的治安不好,要把錢放在鞋子裡防止被搶。」

  去年,首期香港大學生暑期內地實習計劃由團中央、全國青聯與香港中聯辦推出,地點定在廣州,140多名香港大學生首飲頭啖湯,反響熱烈。今年實習版圖擴大至湖南、廣西、天津、上海等地,來粵名額精減,收到150封報名信的主辦單位只能擇優選錄40名,激烈程度被港生們形容為「搶破頭」。

  9時30分上班打卡,12時30分吃飯,13時上班,18時30分下班……在廣州CBD安利公司的許立鵬開始了和其他同事一樣節奏的實習。實習項目是調整內部員工公務卡,和所學專業關聯度大。

  「公司員工出差用的是公務卡,但因通貨膨脹,以前的標準已經不適合現在的消費水平,我們用專業上學到的統計分析方法,對公務卡額度進行調整,我還在趕一份最後的報告。」許立鵬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第一次接觸內地是高中時參加的上海世博會交流團,但每天都有大巴接送「沒機會接觸當地人」。此次來穗為期一個月的實習,彌補了許立鵬在滬的遺憾。為了方便和內地同事交流,許立鵬在香港提前開通了QQ、微博和微信。

  下班後,許立鵬不用像上班一樣擔心汗溼工作服,不坐地鐵直接改步行——從珠江新城走回位於林和西的宿舍,而且每一晚都換新路線走。也是這45分鐘的路程,改變了許立鵬剛來時的認識。

  「在中環,高樓大廈都擠在一起。但這裡不一樣,走著走著可能看到很高檔的商場,拐個彎,又是那些低矮的房子和地道的小鋪。」許立鵬在小攤上買了2件20元的T恤,周末就穿著它們去逛紅磚廠、小洲村和北京路。

  挖掘兩地差異▶▷「在香港我們工作的時候只有工作」

  相比之下,顏曉欣享受到了「地利」的福利。

  顏曉欣的實習公司銳豐音響在珠江入口未被開發的生態小島——海鷗島上。在島上,顏曉欣的生活節奏和香港截然不同。「香港的公司節奏很快,氛圍也沒有這麼輕鬆。在這裡,同事們會在工作的時候偶爾聊聊天,在香港我們工作的時候只有工作。而且大陸吃晚飯的時間要比香港提前1個多小時。」

  同在銳豐音響實習的香港恒生管理學院大三女生李君堯則多次被公司的貼心服務感動:第一天踏上公司的電梯,低頭一看,她發現地毯上竟然有當天星期幾的提示,而每個周二她都會拉上顏曉欣到飯堂領「香港不可能有」的甜品和涼茶。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大二女生紀晛是港生實習小組的「生活嚮導」,香港大學生遇到困惑都可以向她求助。周末紀晛還會陪他們逛廣州。4周時間裡,紀晛帶著港生們逛了省博物館、上下九、北京路、珠江……

  紀晛發現,香港的同齡人身上有著許多和內地學生不一樣的閃光點。香港大學生對一個事情的較真勁兒讓她印象深刻:講不好普通話,他們就分組用一句粵語一句普通話的「同聲傳譯」方式不停地練。「即便他們的普通話不好,他們還是勇於表達看法和見解。」

  除了獨立思考,紀晛覺得香港大學生健康的生活習慣值得學習——每個星期,香港大學生會固定時間進行體育運動,如打羽毛球、跳健身操……雷打不動。

  向港生們學習▶▷「他們更願意開動腦筋獨立思考」

  「很高興你們來。相信你們在這裡可以看到,地產商不是都是無良的、腐敗的、偷工減料的。」分享會上,實習基地之一的廣州時代地產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岑釗雄風趣地為大學生們餞行。他說,很高興看到同學們「普通話有所提高,體重有所增加」,場下大學生聽到這番話立刻大笑。

  在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沒有很好的家庭背景,沒有很好的學習條件」以及成功秘訣——「除了比別人更勤奮,我想不到其他更好的辦法」後,岑釗雄提前伸出了橄欖枝:「希望未來就業的時候,大家有機會看上我們。」

  對實習基地來說,香港大學生的到來,確實帶來了一種新的氣象和啟發。

  在結束實習前,時代地產為香港大學生舉辦了一場正式匯報會。同學們除了講體會,更提了不少建議,一名同學專門針對市場客戶吸收問題做了報告,直指集團樓盤項目在客戶分類方面還不夠細緻,建議可以從收入、年齡、職業進行細分。

  「文化差異直接導致了思維方式的差異。」不少基地的負責人表示,香港大學生問得最多的問題是兩地的消費差異、房價差異——像李君堯就特別驚喜地告訴記者,在香港49.9港幣(約合39.5元人民幣)的焗油服務,在內地只要26.6元錢。

  「香港的大學生思維很開闊,商業敏感度更高,獨立思考的能力更強。」時代地產集團人力資源管理中心總監欒福田舉了個例子,集團給學生們布置了到實地看樓盤的任務,踩盤迴來,學生們的匯報比以往多了許多亮點。

  「他們會去看樓盤的地下室車位,晚上再去看樓盤附近的亮燈情況,還會跑到施工現場看秩序亂不亂……對同樣的事情,他們更願意開動腦筋獨立思考,而不是循著別人的老路去走。」如果要說香港大學生在哪方面可以再提高的話,欒福田說:「普通話可以再好一點。」

  不少實習基地的負責人都希望,未來可以有機會讓香港大學生和內地大學生一起參加實習計劃,這樣有利於兩地學子互相取長補短,也在交流中進一步促進文化融合。

  實習最後一站▶▷「讓他們選擇自己要看什麼」

  活動開展之前,曾有人發出疑問:香港大學生來內地,要讓他們看什麼?

  「很多人都認為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為什麼要安排他們看什麼?我們的初衷就是讓他們自己感受,選擇自己要看什麼。」潘劍勇說。

  被同學笑稱「內地迷」的許立鵬確實見縫插針般地找各種機會了解這座鄰近卻不熟悉的城市。過程中,許立鵬發現,比起香港,內地有些管理還是比較粗糙。

  許立鵬舉了兩個例子:搭地鐵的時候,內地會提醒「請乘客抓緊時間下車」,香港的提示則是「請先讓乘客下車」;搭高鐵的時候,會看到有人在車廂裡吐痰,甚至還有小朋友由父母帶著大小便……

  「但是我覺得不能偏激地簡單歸結為素質的問題。這和政府管理水平、服務細節設置都有關係。」許立鵬更傾向於去找問題背後的原因,比如是不是地鐵指引不夠清晰、廁所設置太少等。

  「我們承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更要看發展的趨勢和進步的決心。但是我們希望共同在發展中找信心,而不是找灰心。」這也是潘劍勇和同事們將實習之旅最後一站定在農民工博物館的原因。在農民工博物館,大學生們頻頻在定格歷史的畫面、物件前駐足、拍照。

  「希望他們不僅能從報刊上了解內地,也能從動態的中國歷史去理解內地,從祖國一步步發展、實現夢想改革進程中去讀懂中國夢。」潘劍勇說,這種粵港兩地的交流會越來越多,下個月,「香港200名領袖計劃」的中學生將第一次來廣東參加青少年服務活動,屆時他們將走出高樓課室,直接深入社區體驗內地文化。

  明年,許立鵬打算去清華大學交換一年,繼續他的內地之旅。他還計劃畢業後在香港工作幾年再回內地,「這裡和香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更有很多相近的地方。這裡,有很多的機會。」( 南方日報記者 趙琦玉 實習生 趙茹 通訊員 廖杞南)

相關焦點

  • 香港大學生:在內地體會到"超級聯繫人"的真正含義
    新華社北京7月26日電(記者趙博)「在內地的實習經歷,讓我對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角色的真正含義,有了深刻體會。這不是一句離自己很遙遠的話,而是與個人將來的事業規劃息息相關。」正在中國政法大學就讀的香港女孩高雪說。
  • 香港九龍社團聯會搭平臺 助大學生赴內地實習(圖)
    人民網香港8月15日電 (曹海揚)近日,由香港九龍社團聯會主辦的「青年躍動——大學生實習領航計劃2013」圓滿結束。14日晚,主辦方舉辦了一場有關本次大學生實習計劃的總結會,邀請今年參加和往年參加過的香港大學生代表,上臺介紹自己在內地的實習經歷和心得體會。
  • 香港明星除夕忙春晚,TVB卻播了一晚上內地劇……
    2019春晚的港星們但如今越來越多香港明星跑到內地上春晚,香港電視的年夜味卻越來越淡了。香港傳真翻拍2月4日,在港星們忙於2019內地春晚的時候,TVB卻播了一晚上《皓鑭傳》、《如懿傳》,只在臨近零點時放了一個倒數節目。
  • 逾千名香港大學生將赴內地實習
    新華社香港5月21日電(記者朱宇軒)由香港多個團體聯合舉辦的「香港大學生內地實習計劃2019」21日舉行出發授旗禮,逾千名香港大學生將前往北京、上海、廣州等10個內地城市展開為期6周的實習。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致辭時表示,通過在內地實習,香港青年學生可以了解最新國情,加強人際相處技巧及語言能力,是一個自我增值的好機會。香港青年應把握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國家進步作出貢獻。  約500名香港青年參加了當日的出發授旗禮。兩名參加去年實習計劃的大學生現場分享了赴內地企業實習工作的感受和經驗。
  • 香港中國商會:《施政報告》激勵香港青年到內地「創出一片天」
    中新社香港11月27日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發表了其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香港中國商會認為,該份《施政報告》內容全面,讓不同群體從中受惠,亦配合國家發展方向,為香港青年提供了就業及創業的支持政策,激勵他們到內地「創出一片天」,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 「尋根追夢•同心同行」香港大學生走進浙大 觸摸校園雙創生態
    當天,來自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澳洲雪梨大學的6名香港青年大學生走進浙江大學,觸摸校園創新創業生態。中國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歷史,讓內地經濟社會得到騰飛,其中高等教育也得到長足的發展,他歡迎香港大學生多來內地高校交流學習。紫金創業元空間是浙大為創業學生團隊建立的孵化基地,為學生們提供辦公場所等硬體支持,以及創業培訓和指導等軟體支持。
  • 香港大學生內地「實習經」:做兩地文化溝通的使者
    香港駐京辦政務主任李蘊妍(右二)聯同三名在內地實習的香港大學生與媒體見面  實習生劉江麗 攝 目前就讀於香港城市大學會計系大三的吳碧琪是香港青聯組織的「共創新世界」赴內地交流團的一名成員,現在正在中國中化集團人力資源部實習。與她同赴內地的還有310名香港高校大學生,被分別派駐到北京、上海、大連進行為期六周的實習。
  • 綜述:香港大學生在內地就業創業漸成風氣
    中新社北京6月17日電 (張曉曦 黃靖羲)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香港學生到內地高校就讀、香港與內地交流增多等,不少港籍學生選擇在內地就業、創業,漸成風氣。  近日,多位在內地就讀的港籍大學生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希望未來可以留在內地工作,內地經濟發展快、選擇機會多、就業平臺大等是他們看好的因素。
  • 香港大學生赴內地助力山村夢想操場建設
    香港大學生與學生們互動 魯朋瓚 攝  香港大學生(右二)走訪貧困及留守兒童家庭 魯朋瓚 攝、香港浸會大學的7名大學生,25日返回香港。  22至24日,香港的大學生們分別以「認識外面精彩的世界」、「世界經典建築美學」、「藝術與繪畫」、「英語短語」等課題,向湖南省寧遠縣清水橋鎮7個年級的120餘名學生授課,受到山區孩子們的熱烈歡迎。同時香港大學生還走訪了貧困和留守兒童家庭。  歷時4天夢想之旅活動,給香港大學生和企業家們留下深刻印象。
  • 百餘香港大學生探路內地「雙創」 在陝港商分享創業心得
    中新社西安6月9日電 (記者 張一辰)「依靠科技創新支撐可持續發展是全世界各國人民的共識,也是內地與香港共同繁榮的核心動力之一。」中國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安道昌9日在西安表示。當日,由中國科技部火炬中心與團結香港基金合辦的2017香港創業青年內地行西安站活動在當地啟幕,來自香港的百餘名大學生將對西安的科技企業進行參訪,並與內地的創業青年、學生以及在當地的香港企業家交流互動。自「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出以來,創客群體不斷擴大。中國政府在創新驅動、扶持小微企業等方面的多措並舉令「雙創」發展提速,越來越多的香港青年學生開始選擇融入內地「雙創」熱潮。
  • 沒有了煙花匯演,晚上的香港迪士尼依舊精彩
    香港迪士尼有什麼好玩?你以為花一天就能把整個樂園全部逛完?因香港迪斯尼城堡目前正在升級翻新,所以煙花匯演也要停演配合工程,預計要等到2019年內才完工,那麼,晚上的迪士尼還有什麼可以期待的嗎?每晚7:30(時間會有變動,具體請看當天樂園公告)迪士尼大街上漆黑一片,為的是迎接一幫發光發亮的人。
  • 上海首批赴港大學生:"香港與內地,大學大不同"
    回想在香港4年的大學生活,上海人徐谷昀的口中蹦出了這句話。1998年,剛考入復旦大學法律系的他,成了首批獲得香港賽馬會獎學金的上海大學生,被香港中文大學錄取了。3年前,他拿到了香港公民的身份證。現在,他已是香港一家知名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
  • [寧夏新聞聯播]2018香港大學生暑期內地實習計劃結束
    [寧夏新聞聯播]2018香港大學生暑期內地實習計劃結束 2018香港大學生暑期內地實習計劃結束。
  • 香港理大:短期內地交流有助增強大學生國民身份認同
    中新社香港12月14日電 (記者 王嘉程)香港理工大學(理大)14日舉行記者會,公布一項最新公共政策研究成果。研究發現,參加短期中國內地學習項目,有助於香港大學生增強國民身份認同。參與是次調查的380位香港大學生來自本地八所院校,近97%為大學一年級至四年級生,逾六成從未在內地生活。
  • 《running man》章魚小丸子引爆笑
    《running man》章魚小丸子引爆笑時間:2015-05-24 22:33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24日播出的《runningman》中,god樸俊亨、2PM尼坤、f(x)Amber、superjuniorMHenry、MIB康南作為嘉賓參與了《極與極極的懲罰》特輯。
  • 這名香港女大學生接二連三襲擊內地學生,校方下了「禁足令」
    港媒:香港一女大學生疑襲擊及辱罵內地生,被校方下「禁足令」。據香港「東網」9月20日報導,香港城市大學一名女生疑在校內兩度襲擊同一名內地女生,包括液體淋向對方及以言語指罵,而消息稱該涉襲擊同學的女生,早在今年7月也曾向另一名內地男生淋潑液體。據悉,城大已向該涉事女生下「禁足(禁止外出)令」。
  • 內地、香港學歷互認
    南方網訊 7月11日,教育部部長周濟和香港特區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在北京籤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位證書的備忘錄》。根據這個備忘錄,內地和香港的高校將互相承認對方的本科和碩士學歷,香港和內地學士學位獲得者均可以到對方高校攻讀研究生學位和進行職業學習;碩士學位獲得者可以直接攻讀對方高校的博士學位。
  • 內地生陸續重返香港理工大,房租太貴想早點複課
    圖說:昔日的香港理工大學校園。圖說:香港理工大學內部一片狼藉。理大學生宿舍位於隔壁街區黃埔居民區,未受騷亂波及,宿舍附近就是商業街區,是理大著名的大學生休閒購物勝地,但如今卻冷冷清清。據一位港理大畢業生表示,人流至少少了1/3,不少專做學生生意的店家都已關門歇業。圖說:校舍可見明顯燃燒的痕跡。圖說:香港理工大學校園滿目瘡痍。
  • 報考香港大學時間表 內地招生不只看成績
    香港大學報名網站:www.hku.hk/cao去年我省180多名考生參加了香港大學的英文筆試,但最終僅有5名考生被錄取,在這些報考者當中,內地高考最高分的那名學生卻落榜了。馬納昨天告誡考生:「內地統考的高考成績只是考察的一部分,港大青睞的是綜合素質高的學生。」
  • 張建:無端攻擊內地師生 部分香港大學生已失去理智
    其實他們並不關心大學生的墜樓死亡事件這個事件本身,而是借這個機會,為他們自己的暴力、暴動,或者是進一步的衝擊行為,尋找到一個藉口和依據。對這種行為,我覺得我們的香港社會的公權力機關,包括一些反對暴力的人士,要對這種行為要指明出來,給這個香港社會更多的信心,相信更多的一些真相,而不是被這種反對勢力不斷地利用,更加激化現在香港社會對立的情緒。否則這個社會會被這種現象助燃不安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