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無論男女,可能每個人都有兩個自己。一個是人們所認識的那個「我」,另一個是自己希望成為的那個自己。那個隱藏的自己是最真實的自己,卻不能明目張胆地顯示在世人面前;那個為人們所熟知的「我」其實只是其中的一個自己而已。
生活中女生會有哪些奇怪的羞澀心理呢?聽聽過來人的說法吧
最近,我的朋友和我說,她常常幻想自己如果是個男生的話生活會不會截然不同。比如說,在小時候家庭觀念保守的家人眼裡,男孩比女孩更寶貴,也就是重男輕女。如果她是個男生的話,奶奶會不會更喜歡她。再比如說,畢業後找工作,就不會因為性別的原因錯失掉很多機會了。
我立馬打住了她的這個想法,寬慰到她,不要因為自己的性別而自卑。其實應該很慶幸自己是個女孩子,這個社會對男孩子有多少特權就有多少同等分量的壓力。其實無論男女,都應該坦然面對自己的現狀。男生沒必要因為社會壓力而改變性別,女生也不要因為社會偏見而鬱鬱寡歡。
時代在變,人們的觀念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以前的社會以體力活和重難機械工作為主,所以男生比女生更受到家人的喜愛。不過自從進入了資訊時代,女性的重要性越發體現出來。現在的社會比的是智力和知識,相比於以前,已經進步很多了。
朋友很嚴肅地對我說,即使是現在的社會,女生想要真正像男生那麼自由自在依然很難。就拿夜不歸宿這件事來說,男生在朋友家過一夜不回家,家人也不會擔心太多。相反,女生哪怕是晚上回家晚一點都要被「批鬥」好長時間。
即使再開明的家長,出於人身安全考慮,也不會允許自己的女兒在外面過夜。女生其實本身就是弱勢群體,時刻都需要被保護。
如果女生變成了男生,就沒有那麼多生理煩惱;女生變成了男生,就可以不用承受那麼多的偏見。男人不需要生育,不需要哺乳嬰兒,不需要處理那麼多雞毛蒜皮的瑣事。無論怎麼比較,都是男人佔了優勢。
我思量片刻,回應道,其實也不那麼絕對。就像沒有絕對的公平一樣,男人不一定就比女人獲得快活。他們雖然不需要承擔身體上的痛苦和瑣事的紛擾,但他們承擔著更大的責任。這個世界總體上來講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不會永遠虧待誰,也不會永遠偏袒誰。
無論你來自哪裡,正在做著什麼樣的工作,將來要去向哪裡。請記住,這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以及上一輩人的選擇。一切結果,都取決於你祖祖輩輩人的努力以及你和你的後代是否努力了。
我們的力量也許很弱小,無法左右大環境,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境。沒有必要為自己幼稚的想法感到羞恥,每個人都有想像的權力。也正是因為有了無窮的想像力,我們才能不斷地發展進步。
我是檸檬不萌呼呼哈
喜歡文章的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