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6日電 「新零售大家說從0到1,其實中國百貨零售應是-1到1的過程」。在日前舉行的2017年聯商網大會上,銀泰商業集團CEO陳曉東如是闡述其對新零售的看法。作為中國百貨零售巨頭高管,他強調新零售要以客為先,千萬要摒棄以店為先的想法。
去年10月的雲棲大會上,浙商總會會長、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演講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他指出,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一說,只有新零售。由此,何為新零售、如何實現新零售開始成為相關行業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
對此,陳曉東也表達了其看法。「大家都希望有誰能一句話說清楚新零售,如果有人告訴你他能夠一句話說清楚新零售,基本上是忽悠你的;如果說能長篇大論把新零售說清楚,也可能是個大忽悠。」
他指出,新零售不是用來說的,而是用來幹的。「在幹之前,要從顧客價值的角度想像一下,它是什麼樣子,人和貨之間是什麼關係。新零售大家說從0到1,其實應是-1到1的過程。」
「像周大福這種品牌天天在設計產品、產貨、接客。可我們的商場卻不接客碰貨,難道這是0到1的過程嗎?不是,是-1到0的過程,即我們要從地產思維回歸到零售思維。地產思維的『地主』能賺大錢,零售只是『長工』,賺小錢的。一定要先想清楚,到底是想賺地主錢,還是賺長工的錢。」陳曉東也強調,新零售正帶來從人找貨到貨找人的變化,更加注重貨和人之間的匹配效率。
有關新零售,銀泰此前也已開啟了相關嘗試。去年9月起,其開始實施「好東西不貴」戰略,諸多品牌商品全年按統一實際價格進行銷售,在此前零售價基礎上下調20-30%。銀泰方面曾表示,中國零售行業總體上仍處於黃金時代之中,零售行業只有回歸本質才能把握機會,其推出「好東西不貴」,是打翻既有體系、改變利益格局的「回歸」嘗試。
陳曉東說:「『好東西不貴』只是新零售的基礎階段。好東西是初選,「不貴」是價格體系。先把好東西給呈現到顧客面前,不貴就是你跟其他的渠道相比較,並不比別人貴,今後在網際網路的對所有零售元素進行重構以後,這兩件事會做得更有效率。」
在他看來,新零售時代,信息不對稱也將難以獲利。其表示,新零售模式下,顧客不再擔心進了商場,看了一個東西,還要去查哪個地方賣更便宜。因為全部渠道是一個價錢,且全部渠道會同步調整價錢。
這種線上線下同價的場景,在銀泰其實已經實現。在其杭州武林店「生活選集」裡,顧客只要拿著手機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知道銷售價格、天貓價格。如果天貓調了價,生活選集裡面的所有產品也會調價。
「現在是CEO做決定,團隊做執行。今後一定會反過來:一線員工最能夠感知顧客的需求,他們驅動著機構往前發展。越高層級要做的,是一個維持這個機構平滑運作。」陳曉東說,新零售,人才更重要。現在是能拍腦門,能做邏輯分析的人很重要。招哪個商,怎麼給顧客選產品,這個很重要,這是1.0的時代。
他補充說:「再往後是一個數據輔助,人腦決策的時代,這個時候你會拿到不是光歷史的數據,還有預測的數據。這是2.0時代。3.0(時代)是什麼呢?數據決策,人腦糾錯。到4.0就是機器自學習。每個階段人都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只不過其角色不同。現在是有組織、無紀律的集體。今後,我們打造一個有紀律,但是無組織的機構,組織的重要性會越來越弱化,個體動能越來越強化。」
最後,關於新零售應怎麼幹,陳曉東也表達了他的看法。他提醒:「新零售不能蠻幹,大方向要看準,別被表象遮掩了本質。」
「我們的顧客分三種,一種是買我東西的人(顧客),一種是給我東西賣的人(供應商),一個是幫我賣東西的人(員工),這三類人要照顧好。你先去想像一下:到了新零售做成的時候,他們各自能有什麼價值,想清楚了,義無反顧地往前走,這中間有試錯的過程,但是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他說,新零售要以客為先,千萬要摒棄那種以店為先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