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在德國首都柏林,旅客搭乘捷運航空公司的班機前往羅馬。近年來,主要從事地區支線運營的歐洲低價航空公司發展迅速,尤其受到因私旅行者的青睞。目前,歐洲低價支線航空市場已佔到歐洲航空客運總量的30%。
新華社記者 吳曉凌 攝
廉價航線覆蓋印度機票比火車票便宜
新華社新德裡5月6日專電(記者周珺)德幹航空是印度第一家廉價航空公司。自德幹航空2003年開始營業之後,各種廉價航線迅速擴展至印度全國。
現如今,這種低票價但沒有免費飲料供應的飛機旅行已經很受印度人的歡迎。
印度有10億人口,卻只有1500萬空中旅客。這一有待開發的巨大潛在市場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開展廉價航線業務。現在印度的廉價航空公司主要有8家,其中有6家是私營公司。這些公司的航線以國內航線業務為主,基本上覆蓋了印度全國的主要城市。
廉價航空最突出的就是票價極便宜,通常只有傳統航空公司的一半,甚至比火車二等車廂票價還低10%。例如從新德裡到孟買,乘坐廉價航空公司的班機稅後價格為2900盧比(約合67美元),是國營印度航空公司票價的20%。預訂時間長票價還會更便宜。
印度國航董事長瓦蘇德萬·圖拉西達斯曾說過,「低成本運營是所有航空公司的願望,但沒有人去研究航空業成本有多麼的高」。所以,挖空心思省錢是廉價航空公司生存的法寶。沒有可聽可看的節目,沒有無線網絡,只用20分鐘的停航時間用來裝貨、卸貨及維修,減少機務人員並讓他們一專多能,這些都是省錢的招數。甚至連機票本身都可以做文章:只要網上訂票後列印出來就可以辦理登機手續,不必把印刷精美的機票裝在漂亮的信封裡面。
除了省錢,有效的分銷和運營也能幫助航空公司節約成本。據稱,廉價航空公司的運營成本只有傳統航空公司的40%左右。當然,也有需要乘客往外掏錢的地方,比如帶上機的部分行李和餐飲是要付費的。
德幹航空的創始人戈皮納特說:「儘管大家都說飲料應該免費,我認為那樣會導致不必要的浪費,應該儘可能省下每分錢。」
在印度,廉價航線並不表示飛機很小、飛行安全風險增大。實際上許多廉價航空公司都是近兩三年成立的,所用的都是新型大飛機,安全係數很高。
不過,由於採購飛機等需要巨大的開支,如何實現盈利仍是困擾印度廉價航空公司的頭號問題,有報導說,德幹航空2005財政年度的虧損達近6000萬美元。市場的逐漸飽和也催生了激烈的競爭,印度各家廉價航空公司為了爭搶顧客,以低票價「賠本賺吆喝」的事時有發生。此外,座位擁擠、機艙髒亂差等也都是讓買廉價機票的顧客頭疼的問題。
彈丸之國新加坡 廉價航空有三家新華社新加坡5月6日專電(記者張永興)新加坡是一個人口只有450多萬的城市國家,但其近年來卻善於抓住機遇,大力發展廉價航空業,不僅滿足了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要,也對該國航空業起到了補充與完善的作用。
2004年5月,新加坡第一家私營廉價航空公司惠旅航空開始運營。同年12月,第二家廉航公司澳新合資的捷星亞洲宣告成立。素來走高端路線的新加坡航空公司也放下身段,其旗下的虎航廉價航空公司於2004年9月開始運營。
在經營廉價航空公司過程中,新加坡航空業緊緊抓住「廉價」兩字大做文章。他們的服務宗旨並不是提供標準化服務,而是提供自然的個性化服務,使人們都「買得起」機票,並享受與自己消費水準相符合的等值服務。
就經營模式而言,低成本對於旅客來說就意味著能夠買到便宜的機票,但他們同時也需要為諸如飛行過程中進餐、飲料等服務付費。廉價航空公司一般都通過網上售票,減少印刷票據的費用及支付給旅行社的佣金。業內人士認為,分銷或票務成本通常佔航空公司預算的15%至17%,如果旅客在網上購票,這一成本就會大大降低。
2005年3月,面對航空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虎航、捷星亞洲等相繼推出極廉價機票,以吸引更多旅客。虎航推出9.98新元(約合6.6美元)的超低價單程機票,飛往包括曼谷、河內、澳門和馬尼拉等在內的10個城市。捷星亞洲為了促銷其飛往曼谷的新航線機票,限期提供了1000張免費往返機票和28新元(約合18.6美元)的單程機票。
由於看好廉航市場的發展潛力,新加坡斥資4500萬新元(約合3000萬美元),於2006年3月建成並投入使用亞洲首座專供廉航公司使用的候機大樓,預計初期每年可接待至少270萬名旅客,擴充後每年可接待500萬名旅客。
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的樟宜廉價航空候機大樓只有一層,與該機場現有的第一和第二候機大樓相比,廉價航空候機大樓的設備比較簡陋,沒有電動扶梯,也沒有登機橋,旅客若要到其他兩個候機大樓轉機,就必須搭乘機場安排的免費巴士。但是,其他服務設施諸如貨幣兌換、免稅商店和餐飲等同其他兩個候機大樓一樣。航空公司使用廉價航空候機大樓可以節省50%的費用,而旅客所付的機場與保安稅費也遠遠低於第一和第二候機大樓。
英國:廉價航空帶動「超級流動」新華社倫敦5月6日專電(記者馬桂花)在英國,易捷航空公司(EasyJet)可謂家喻戶曉。自1998年4月在網上售出第一張機票後,該公司已成為全球最著名的廉價航空公司之一。如今,易捷航空擁有122架飛機,經營至歐洲20個國家的289條航線,每月承載乘客數高達310萬人次。
既然是廉價航空公司,壓低票價便是企業首要的經營之道。為此,易捷航空將節約成本理念貫穿在運行的各個環節。首先,機票以網上預售為主。網上訂票減少了公司分發和製作傳統機票的成本,也使易捷成為歐洲最大網絡零售商之一。
易捷航空還規定,如果沒有託運行李,乘客可以提前在網上完成登機手續,獲得電子登記牌,直接進行安檢。這樣,乘客不僅節省了時間,航空公司也減少了人工成本。
沒有「免費午餐」也是廉價航空公司的一大特點,它使航空公司減少了一筆不菲的原料、服務和管理成本。
此外,易捷航空還設法與歐洲各地機場達成降低降落收費的協議,並儘量減少飛機停留在機場的時間,實現飛機利用率的最大化。公司在內部管理方面也實行高度的信息化和自動化,並儘量減少不必要的管理層。為突出這一企業文化,所有工作人員都著裝隨意,除飛行員外一律禁止佩帶領帶。
為更好地提供一條龍服務,易捷公司所屬集團還涉足旅店和租車等服務業。
對願意多花些錢的乘客,易捷航空也提供各種有償服務。如乘客在訂購機票時多花5英鎊就可以快速登機,先於別人選擇自己的座位;如果沒趕上自己的航班,乘客也可以花35英鎊乘坐有空位的下一個航班;如果訂票後需更改日程,乘客可以花17.5英鎊在網上修改班次,如通過電話更改需再加2.5英鎊。
近年,隨著加入歐盟的東歐國家增加,東歐移民市場受到商界關注。英國目前有數十萬波蘭移民,易捷航空公司憑藉其靈敏的商業嗅覺開始開發這個市場,增加了從英國主要城市飛往波蘭的航班。廉價機票使英國人可以去東歐旅行甚至享受那裡便宜的牙科治療,廉價航空旅行也催生了英國人在歐洲大陸購買房產的熱潮。
牛津大學跨國人類學教授韋爾多韋茨認為,廉價航空的普及帶動了一個「超級流動」的社會現象,改變了數百萬人的休閒、商業和職業生涯選擇。也意味著飛機旅行不再是富人的特權。
美國:廉航不放過任何省錢環節新華社華盛頓5月5日專電(記者劉洪)美國幅員遼闊,但鐵路運輸相對不如歐洲發達,飛機則成為人們國內長途旅行的首選交通工具。對美國人來說,國內旅行最在意的是安全快速,而不是兩三個小時的高級服務。廉價航空公司也由此在美國大行其道。
廉航公司的最大優勢,就是低廉的票價。以美國最新開張的Skybus公司為例,其推出的美國國內最低單程票價不過10美元,最高的也不過80美元,大大低於傳統航空公司100多美元的票價。
低廉票價哪裡來?各廉航公司一般都是在管理上下工夫,不放棄任何一個省錢環節。其降低成本的途徑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在降低運營成本方面,首先,實行機隊單一化,廉航一般都選用空客A320或波音737這兩種成熟機型。機隊單一化好處很多:購機時可享受折扣,飛行員培訓時間大大縮短,後勤保養維修相對簡單,這都有助於降低成本。
其次,避免使用大型機場,改用城市周邊的小型機場,以節省機場使用費。在乘客上下飛機時,也儘量減少租用連通候機廳和飛機的通道,而改為接駁車輛,或直接讓乘客登梯上飛機。
再次,機組人員薪水相對較低,有些機組人員以約聘(契約)方式僱用,以降低人事成本。一些廉航公司在機場附近都租有專門房屋,以節省機組成員租住酒店而支付的高昂費用。機組成員也往往一職多勞,有時既要清掃機艙,也需引導乘客登機。
在服務方面,廉價航空公司也是多管齊下,儘量壓縮不必要的開支。一般情況下,廉航公司都會簡化機艙清掃,減少飛機停留時間,以便多開班次運載更多旅客。飛機上一般不提供飲食或報紙、雜誌,乘客如有需要則需付費。另外,廉航公司機組人員會積極推銷機上商品,以增加運營外收入。在行李方面,一些廉航公司規定,隨身攜帶行李免費,但託運行李會額外收費。
在票務方面,廉航公司一般都通過網絡出售機票,並鼓勵乘客使用電子機票,以降低票務和櫃檯人力成本。票價上,依飛行時段有不同票價,越冷門時段票價越便宜,以提高乘坐率。
隨著競爭的日趨激烈,美國各廉航公司在壓縮成本、保持廉價的同時,還不斷推出創新產品或打造特色服務。比如,有些航空公司以準時著稱,有些以舒適為口號,有些則提供電視或電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