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陳雪柔
本科專業:上海海事大學 物流管理
研究生: 新加坡國立大學 供應鏈管理
就業去向:LVMH Perfumes & Cosmetics 管培生
姓名:鄭楊
本科專業:上海海事大學 新國航
研究生:新加坡國立大學 供應鏈管理
就業去向: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陳雪柔學姐:
我個人選擇SCM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個人興趣和職業發展。在保持或提高服務水平的情況下,儘量用更低的成本讓產品從產地到各個消費者手中,在我眼裡是件有意思的事情,所以在本科畢業後繼續攻讀了供應鏈管理,就業的時候也選擇了相關工作。
目前,中國的物流相關工作還是以在倉庫、配送點等一線崗位較多(但也不是說做快遞員),而供應鏈相關工作相對比較多的還是在辦公室,例如在SAP系統中管理髮貨訂單、採購等等。供應鏈目前還是被更多的看作是一個支持性的部門,但是隨著各個市場逐漸被瓜分、增量放緩後,比起花大量的錢去做marketing,使用運籌學、管理科學去控制成本是增加公司利潤的另一種方式,因此國內的供應鏈個人認為還是有較大發展前景的。
鄭楊學長:
航運是供應鏈的一環,選擇供應鏈管理的原因是想在本科學習航運的基礎上,在研究生階段進一步拓展自己的專業能力,深入學習產業鏈的上下遊。同時,供應鏈管理也是綜合性較強的學科,運營管理、物流規劃、企業管理等都是可以選擇的求職方向。
陳雪柔學姐:
新國立的SCM項目為期1-2年,一般中國的學生一年都可以修完,每學期5節課。申請不硬性要求GMAT,GRE或工作經驗,但這些屬於加分項。課程是考試與項目相結合,看個人選課情況,對數學和coding要求不是很高,對這兩個方面不太感冒的人,可以在選課中避開。第二學期有個和新加坡企業聯合完成的項目,可寫在簡歷上,對日後面試較有幫助,但項目含金量差異較大,謹慎選擇項目。
鄭楊學長:
NUS供應鏈管理專業屬在工程學院下,由亞太物流學院、工程學院和商學院共同授課。NUS供應鏈管理專業的課程涉及面廣,但程度不算深,主要分三部分:工業工程、決策科學和企業管理。該項目既有full-time學生也有part-time學生,比較有意思的是上課會遇到大叔甚至「奶奶」輩的同學,企業管理思想方面的課程對他們目前的工作更有幫助。對於處於職業生涯初期或求職階段的學生,這類課程缺少一些方法論和實踐的支撐,很可能會出現蜻蜓點水、略知皮毛的狀況。
我個人認為決策科學和工業工程的課程對於個人技能、工作執行力和就業力的提升頗有裨益,尤其是概率論和仿真、數據可視化、諮詢分析工具、物料流系統等課程。這些課程能夠幫助我們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們將理論與實際應用結合,藉助分析工具,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進而引導我們形成自己的方法論。
關於課程的上課形式和考核方式,企業管理相關課程一般是由亞太物流學院教授,課程參與人數一般為60人左右,比較注重課堂互動和思維碰撞。考核方式包括作業、小論文、project、presentation等;工業工程相關課程學生人數會多一些,因為涉及基礎理科知識和供應鏈模型等,所以上課以信息輸入為主,考核方式包括課後作業、期中/期末考試、project等;決策科學相關課程的上課體驗與企業管理課程相近,考核方式包括考試、project、課後作業、presentation等。在我看來,名校強大的教學資源是幫助學生進入一個行業、更好地理解某一領域的捷徑,但真正想要在某個行業立足,還必須不斷提高相應的學習能力和技能以提升自身競爭力。以供應鏈管理專業的學生為例,數據分析能力、相關軟體的使用能力和編程能力就是提高就業競爭力的一些加分項。
陳雪柔學姐:
我當時在本科的時候,找實習用的是實習僧這個app,上面大公司較多,也相對比較正規,找實習的時候儘量選日後自己想從事的行業,最好要做兩份及以上並且時間不要太短。
在本科的時候,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就要有個大致的思路了,實習和研究生是兩個可以改變求職方向的好契機,當然也不是說就業方向一定要和所學的專業相同,但是毫無經驗的跨行求職,代價和成本較大。
我秋招的時候主要投遞的方向有外企快消和網際網路,行測題網上能找到很多的資料,針對於公司的筆經、面經可以在應屆生求職網上找到相關的資料。單面的話,要把自己的簡歷和寶潔八大問吃透,它的衍生版有時間也可以準備一下,群面各個公司的形式不同,可以自己找資料。面試無論是單面還是群面,多mock。
鄭楊學長:
我主要是通過相關app、網站和公眾號來求職,投遞過航運企業、物流公司和其它企業的供應鏈/物流崗位。我是按照自己的專業和實習經歷去求職,投遞的崗位基本都和我所學的專業和經歷相關。但是「人生不設限」,如果自己的實習、科研等經歷夠豐富,完全可以大膽嘗試任何自己感興趣的行業、崗位。
如果真的想往供應鏈方向發展的話,可以有意識的去自學一些coding、運籌學方面的知識,因為未來的供應鏈,一定是向著智能化、自動化發展的。
在充滿壓力和競爭的時代,我們會發現跑在最前面的人都擁有一種能量——毅力,終生學習,不斷奔跑。
Thinking and Sharing of SMU
【商務合作】WX:bboom60
文章、圖片/陳雪柔 鄭楊
編輯/熊凱 黃雲軒 吳樂天
策劃/Lennxxx
私信小助手
vx:yuanfen6667890
獲取進海事實習群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