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前,歐洲國家派出間諜,專門刺探中國瓷器生產的情報

2020-12-22 中國網文化

三百年前的歐洲,人們的餐桌上沒有像樣的餐具,使用的多是衛生質量不合格的陶碗。貴族階級雖然使用銀制餐具,但銀制餐具易生鏽發黑,嚴重影響人們正常的一日三餐。此時中國冰清玉潔、極其衛生的白色瓷質餐具傳到了歐洲,全歐洲為之傾倒,視之為「白色黃金」,於是一下子風靡,紛紛湧現在帝王將相乃至平民百姓的餐桌上。中國外銷瓷「事件」,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了。18世紀初,歐洲大量從中國進口外銷瓷,很多國家財政拮据,不少國家頗感危機,呼籲抵制中國貨,而私底下,紛紛山寨中國產品。

而實際上,對中國瓷器的仿製更早就開始了。馬可·波羅的日記裡曾記錄了瓷器的存在,並大為宣揚瓷器的好處,這助推了歐洲人的熱情,其中尤以義大利美第奇家族的法蘭西斯科最是瘋狂,他16世紀中後期,即在佛羅倫斯的鮑博利公園建窯,開始試驗模仿中國瓷器。美第奇家族模仿中國瓷器從造型、釉色上看已經十分逼真,但由於試製困難重重,又花費巨大的財力,1587年,法蘭西斯科去世後,美第奇陶瓷生產才停止下來,目前傳世的只有60多件。

義大利美第奇家族模仿中國瓷器雖然失敗,卻帶了一個頭,很多國家,諸如荷蘭、英國、法國、德國等紛紛跟上,開窯建廠,繼續模仿,試圖打開中國瓷器生產的秘密。同時,歐洲國家還派出了間諜,專門刺探中國瓷器生產的情報。這一重任落在傳教士的身上,於是,受政府派遣的宗教間諜來到中國,法國傳教士昂特雷柯萊是最著名的一位。

《喝茶的一家人》畫中人使用中國瓷器。資料圖片

從1698年開始,昂特雷柯萊(中文名殷弘緒,1664—1741年)作為在江西省的傳教士,擔任景德鎮一個陶工聖會的牧師,但他同時卻秘密地探詢景德鎮燒瓷的秘方。昂特雷柯萊接到國內商人的訂貨要求,他們希望這些訂貨圖案能顯示濃鬱的法國文明特色,並打算將這些訂貨瓷器獻給法國皇帝。昂特雷柯萊並沒有滿足法國國內那些商人們的訂貨要求,他說他不願增加陶工的負擔,很多陶工都是他管轄的聖會的一員,他需要和陶工們和諧相處。這可能正顯示了昂特雷柯萊的心思縝密之處。他與當地陶工交往已久,獲得了他們的信任,從而獲得更多的瓷器生產的秘密。不久,昂特雷柯萊寄回國內三封信,詳細記錄了中國景德鎮燒瓷的過程,這三封信便成了歐洲瓷器史上最有名的信件。昂特雷柯萊神甫如此描述瓷器生產:「一種非常美麗的藍花在一些時間後出現在瓷器上。瓷胎看起來非常潔白,當繪上彩料時,其色調呈淡黑色,等其乾燥後,再罩以釉,彩料似乎完全消失掉,埋藏在釉下面了。但是通過焙燒,彩料變成幽靚的藍色來。這差不多像在太陽的照耀下蝴蝶變得美麗漂亮的情形一般。色彩繽紛,賞心悅目。」

法國學者伯德萊提供的研究證據表明,昂特雷柯萊寄往歐洲不少景德鎮的瓷器原料白不子與高嶺土樣本。1750年,奧爾良大公熱諾維凡也從中國運來不少白不子與高嶺土樣本,命令工匠蓋塔爾在法國尋找類似的原料。

昂特雷柯萊並不是第一個潛入中國的瓷器間諜,第一個來中國刺探瓷器生產情報的是天主教傳教士克魯茲,1547年他離開葡萄牙來到中國,是第一個描繪中國青花瓷生產流程的歐洲人。此外還有一個著名的「瓷器間諜」,是法國駐中國漢口的領事謝爾策,他在1882年訪問了景德鎮窯廠,為法國塞夫勒窯廠竊取情報、搜集樣品。

柏林夏洛滕堡中國宮。資料圖片

18世紀,法國正處於路易十五時期,路易十五的情人蓬帕杜夫人親自關心皇家陶瓷生產,她領導的塞夫勒瓷廠很快生產出了高質量的類似瓷器的產品。當然,要完全模仿燒造出完全一致的產品,非一朝一夕,雖然瓷器間諜暗中相助,但仍然需要假以時日。

17世紀時,中國正處於明清兩朝更迭之際,中國陶瓷等商品出口一時阻斷,造成輸歐瓷器迅速減少。此時荷蘭人抓住商機,加緊仿製中國青花瓷,其產品幾乎覆蓋了中國瓷器空缺的歐洲市場。於是,歐洲市場到處都是荷蘭代爾夫特窯生產的青花釉陶,這些釉陶外表幾乎完全模仿中國瓷器,因此獲得歐洲市場青睞。17世紀,荷蘭各地都在模仿中國瓷器,產品為錫釉陶器,其中最重要的是代爾夫特鎮。後來,英格蘭也如法炮製,製造相類的釉陶,專家稱英式代爾夫特釉陶。英式代爾夫特釉陶滿足了本國的需求,受到鄉村人和新興中產階級的歡迎。可見,代爾夫特窯不僅大量模仿中國瓷器,還帶動了其他國家的仿造熱潮,荷蘭也因此繁榮起來。今天,在歐洲各地的博物館、文物市場,都能看到這種類型的釉陶。荷蘭人還特別喜歡中國德化窯產品,稱之為「雪瓷」,於是大量模仿,這些白瓷當中,他們似乎特別喜歡仿製德化窯的佛教觀音像,這也是受了法國傳教士殷弘緒那封著名的陶瓷信件的影響,這封1712年殷弘緒從中國景德鎮寫回國內的信中專門描述了景德鎮製作的觀音像。雖然代爾夫特釉陶成就很高,但畢竟與真正的瓷器有著區別。

歐洲自從美第奇家族模仿中國瓷器始,足足進行了一百五十年的實驗燒造,最終生產出了地地道道的瓷器產品。而完成這一過程的竟然是一個囚犯。

歐洲很多國家都在模仿中國瓷器,甚至還派出間諜,德國雖然也加入其中,瓷器生產卻較為滯後。而最後,燒制出地地道道瓷器的幸運卻落在一個叫波特格爾的德國青年身上。波特格爾是一個年輕的鍊金術士,夢想一夜暴富,詐稱能點鐵成金,如能鍊金成功,可以解決財政危機。於是他漸漸有了些名氣,被普魯士一世召進了宮裡。然而,波特格爾一進入宮廷,就惶惶不可終日。他害怕把戲被拆穿,他知道,鍊金太難,要想點鐵成金無異於痴人說夢。如此下去,終有一天會被揭穿,會被扣上「欺君之罪」。在1701年的一個夜晚,他逃了,逃至薩克森的威騰堡,被薩克森統治者奧古斯都二世逮捕,囚禁在城堡。奧古斯都二世責令他煉出金子來。就在波特格爾覺得自己將永遠待在牢房永無出頭之日的時候,機會來了。原來奧古斯都二世一直夢想試製出像中國瓷器一樣美妙的器皿,宮廷顧問契恩毫斯伯爵一直在與他合作,研究瓷器生產的秘方。奧古斯都二世命令波特格爾做契恩毫斯伯爵的助手,希望他將功贖罪,配合契恩毫斯伯爵,尋找「白色金子」。功夫不負有心人,奧古斯都二世與波特格爾、契恩豪斯三人經常秘商,在新建立的邁森窯廠裡,波特格爾日日夜夜地試燒,最終取得了成功,歐洲真正的硬質瓷誕生了。邁森瓷器亮相歐洲之後,迅速佔領了歐洲的市場。歐洲人雖然看見新的產品形式出現,但已經習慣接納中國的瓷器。因此邁森窯廠仍然大量模仿中國以及日本的瓷器,以適應市場之需。

貴婦在餐桌前,使用的是整套中國外銷餐具。資料圖片

這時的英國,工業革命正如火如荼。英國陶匠威基伍德在大量模仿中國瓷器之後,獲得了豐富的燒造經驗,又熟讀了傳教士昂特雷柯萊有關中國瓷器生產的書信,產生了改革的靈感,在英國斯塔福德郡建立了歐洲第一條瓷器生產線。英國是工業革命的領頭羊,又是較早進入機械化生產的國家,所以在瓷器生產中也引進機械化技術,是水到渠成的事。再加上英國本土陶瓷需求大增,從19世紀開始,機械化生產下的印花瓷器出現。機械化進入原本手工為主的陶瓷生產領域,雖然對於中國瓷器在全球熱銷帶來致命的一擊,但從世界陶瓷產業來看,這一革命性的改變卻是註定的事情,它徹底改變了全球陶瓷生產的性質。同時,英國人開展鴉片貿易,這種罪惡的交易使得西方有錢購買它所需要的茶葉、絲綢和瓷器。

中國外銷瓷進入歐洲的過程中,雖有許多無奈,但輸出了當時中國所擁有的高科技,也輸出了文化。客觀上看,中國外銷瓷帶動了整個歐洲的瓷業生產,使歐洲瓷業得到蓬勃發展,也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偉大貢獻。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反間諜法:懲治間諜行為,打擊間諜犯罪,維護國家安全的專門法律
    2020年10月11日,央視新聞聯播報導:近期,國家安全機關實施「迅雷—2020」專項行動,依法打擊臺灣間諜情報機關滲透破壞活動,破獲數百起間諜竊密案件。這條新聞披露了兩個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被關注的事件:一是我國設有國家安全機關這樣的單位,它是抓間諜的警察部門;二是國家安全機關打擊間諜活動,依據有專門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以下簡稱反間諜法)。
  • 臺間諜打如此旗號刺探情報
    近年來,臺灣民進黨當局及其間諜機構大肆開展針對大陸的情報搜集活動,兩岸交流領域也未能擺脫被其染指的命運。《環球時報》記者獲悉,國家安全機關日前破獲蔡金樹、施正屏臺灣間諜案,此二人以打著兩岸學術交流的旗號,分別先後向臺灣情治人員介報多名大陸涉臺工作部門人員、智庫專家、媒體記者,搜集套取大陸內部文件資料,淪為臺灣情報部門搜集大陸情報的工具。
  • 中國古代的間諜,技能不比現在的少,從訓練動物到手工雕刻都要會
    但事實上,這些什麼特工或是間諜,並非現代才出現的,在我們國家,古代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間諜了。我們國家最出名的間諜就是明朝的錦衣衛,還有就是曹操身邊的校事府。那麼古代是軍人就有機會升級成為間諜麼?那麼他們都是有什麼才能才會升級呢?
  • 日本一名老牌間諜,潛伏中國34年收集情報,還將自身經歷寫成書
    說到「間諜」這個詞,大家會想到在戰爭中,一方派如另一方的臥底,專門從事情報收集工作,在抗日戰爭中,日本就派遣了許多間諜收集我方情報,給抗日工作帶來困難。後來日本投降,雙方結束了戰爭,很多人都認為這些日本間諜跟隨日軍都離開了,其實完全不是這樣,間諜不僅僅在戰爭年代存在,在和平年代同樣有。例如有一名日本間諜,堪稱日本老牌間諜,他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潛入中國,並且一直收集中國各種情報,此人名叫阿尾博政。
  • 他是一位日軍翻譯,多次為中國刺探機密情報,晚年生活卻令人心酸
    他也是一位無名英雄,為了抗日大業,他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刺探日軍情報,為抗戰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就是抗日英雄夏文運。1925年,夏文運考入了日本廣島高等師範學校,1932年3月,夏文運從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畢業後,有感於日軍的栽培之恩,做起了駐華日軍參謀部情報課和知鷹二課長的隨身翻譯。1931年到1936年,中國處於軍閥混戰的時期,南北分裂形勢嚴重。日軍為渾水摸魚,趁機漁利,於是派出和知鷹二與南方軍閥李宗仁談判,企圖拉攏李宗仁做日軍的傀儡。
  • 歐盟前外交官被誣是「中國間諜」,德媒:情報來自美國
    【環球時報記者 青木】據德國《圖片報》等媒體7日報導,因被德國聯邦刑事調查局(BKA)誣為「中國間諜」,歐盟前外交官格哈爾德·薩巴蒂爾憤而決定將德國政府告上法庭,並要求上百萬歐元的賠償。《法蘭克福匯報》稱,關於薩巴蒂爾是「中國間諜」的情報,是由美國情報部門「告發」到德國安全部門的。
  • 「動物間諜」為美國中情局刺探蘇聯效勞
    情報戰爭,被軍事大國視為「永不停息的戰爭」,不分平時和戰時。冷戰期間,美國中央情報局圍繞蘇聯展開了「無死角」的刺探,甚至動用了特殊的「人馬」——動物。當年,美國專門訓練信鴿和其他定期途經蘇聯薩拉託夫州希哈內區的候鳥,因為美國認定那裡是蘇聯化學武器中心,接近的生物身上應該有殘留痕跡,只要從飛過希哈內的鳥類身上提取生化樣本,就能獲得間接指標,倒推蘇聯化學武器技術特點。
  • 外國代理人、間諜與國家安全
    後來才知道,外方為了此次談判,專門花錢僱傭中國某個非政府組織進行調查和研究,並以此作為談判的「撒手鐧」。這位外交官說他很心寒,自己和同行在國際談判中為了國家利益是寸步不讓、殫精竭慮,可沒想到,自己的同胞卻在背後「挖牆腳」,損害國家利益。
  • 國家安全機關出手,打掉臺灣間諜情報網,這是給蔡英文的警告
    作者:年負前段時間,央視《焦點訪談》欄目詳細報導了臺灣間諜案件,隨後,央視等媒體也報導了「迅雷-2020」國家安全機關專項行動。「迅雷-2020」連根拔起了百起間諜案,還拔除了臺灣在大陸布置的情報網。大陸在維護祖國統一和分裂國家的問題上是絕對不會讓步的,「臺獨」勢力沒必要多番試探,得寸進尺。抓間諜長期以來,臺灣當局向大陸派遣許多間謀殺滲透方方面面,試圖獲取情報。其中也少不了外部「反華」勢力的幹預。
  • 美媒稱中情局在華間諜網被搗毀,揭秘中國古代「間諜」的使用方法
    不過還是很大快人心的,美國對我們中國使用「間諜」我們中國早在夏朝時期就有了「間諜」在春秋戰國時期一直到後來,早就使用的爐火純青,下面小編給大家揭秘下我們中國古代「間諜」的使用方法。何為「間」?很多歷史學家認為在夏朝少康復國的過程中,就使用過「間諜」行為,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都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了,大家想想西周封建,中華大地上除了周這個宗主國,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還有一些小國家,因此互相刺探情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在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中寫道:故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
  • 刺探情報獲利160萬新臺幣,這名臺灣間諜,判刑了!
    此前報導臺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施正屏於2018年8月被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實施審查。1960年出生的施正屏早年在美國留學,曾在臺北駐美國文化代表處任職,2005年,在老師的推薦下,他擔任臺「國安局」掩護機構歐亞基金會「兩岸農業政策研究小組」組長,並跟臺「國安局」制內間諜周勝裕(化名周德益)建立聯繫。
  • 商業間諜活動:數十年來永遠的頭條
    商業間諜活動再次摧毀了中國的經濟。 哦,中國瓷器製作的秘訣怎麼樣?一位法國天主教神父偷了一個回來。轟!我可以繼續下去:還有火藥、紙等!轟!對中國感到遺憾了嗎?別。他們現在正在採取補救措施。算了,後面不用中文譯名了)前往中國內地,這是外國人禁止進入的地區。Fortune的使命是竊取茶園藝和製造的秘密,於是他喬裝打扮,進入伍斯山丘陵,大膽地從事企業間諜活動。學習在中國的生產茶的程序,同時向印度茶園提供優質的茶苗都至關重要,這同樣也是Fortune在中國的任務之一。從採摘到釀造,涉及到大量工廠工作:如乾燥、燒制、碾壓以及用於紅茶的發酵。
  • 美國在華間諜無辜嗎?起底CIA間諜培訓全過程
    而國家信息收集科的方向是對內的,它將海外美國人的一些所見所聞搜集起來,然後加以分析處理;地區部門,相當於中情局的國外分部。中情局在世界範圍內設立了130多個工作站,專門為自己物色代理人,執行秘密任務。 CIA如何培養出縱橫全球的間諜 中情局培養的間諜主要為了刺探情報,獲取消息源。
  • 港媒:前CIA「雙面間諜」向中國提供情報 致美在華情報網被破壞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港媒5月9日報導,美國司法部周當地時間8日表示,擁有香港居民身份的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情報人員李振成(Jerry Chun Shing Lee,音譯),被控搜集機密資料罪,「企圖(將資料)交予中國政府」;一旦罪成最高可被判終身監禁。
  • 俄用間諜紀錄片嚇西方 稱掌握美在歐情報布局
    【環球軍事報導】近日,俄聯邦安全局罕見公開一部電視紀錄片,解密其在愛沙尼亞潛伏15年的間諜烏納·布烏謝普普並對外表示,此人在俄羅斯與西方的諜戰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紀錄片播出後,愛沙尼亞相關部門立刻開始對布烏謝普普展開刑事調查。俄羅斯獨立電視臺14日播放了一部名為「我們的人在塔林」的紀錄片。
  • 歐盟官員被批「中國間諜」?果然又是美國特務背後搞鬼
    歐盟前外交官格哈爾德·薩巴蒂爾前外交官成了「中國間諜」?薩巴蒂爾:間諜片看太多,思想不純潔!相關報導指出,早些時候,德國聯邦檢察官曾表示,他們正在對三名涉嫌從事「中國間諜」活動的人員展開調查。後經報導證實,這三名人員都是歐洲遊說公司EUTOP的高管,其中包括歐盟前外交官薩巴蒂爾。據悉,德國聯邦檢察院指控薩巴蒂爾等人涉嫌「為中國的情報機構提供情報和招募間諜人員」。
  • 在歐洲成為歷代奢侈品的中國瓷器,為何只在中東歐輝煌發展呢?
    蒙古國入侵歐洲花了幾乎一千年的時間才在瓷器工藝上追上了中國,中東歐的一些國家都是以黃金交換作為代價引進了中國先進的瓷器工藝。元代時期中國景德鎮就成為官窯瓷器的生產基地,而歐洲仿造中國建立了兩個瓷器生產基地,專門為神聖羅馬帝國生產瓷器,後來演變成了皇家哥本哈根和梅森瓷器。不過他們生產出高仿中國官窯瓷器的技術卻一直沒有對外公開過,就連神聖羅馬帝國內部的成員國也不知道瓷器具體的生產工藝。
  • 潛伏中國時間最長的外國間諜
    阿尾博政向日本提供了我國在民生狀態,武器裝備,人員建設等領域150篇以上的重要情報,從他第一次到中國至2016年被逮捕,時間整整長達34年之久。
  • 美國情報部門誣告歐盟前外交官是「中國間諜」,事實查清,外交部回應
    有記者提問,據報導,今年1月,歐盟前外交官薩巴蒂爾被德國聯邦檢察院調查,他被指控「為中國情報機構提供情報和招募人員」。但經過11個月的周密調查後,德國聯邦檢察院11月宣布,對薩巴蒂爾的懷疑是錯誤的。《法蘭克福匯報》稱,關於薩巴蒂爾是「中國間諜」的情報,是由美國情報部門「告發」到德國安全部門的。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退稅中心、閱後即焚……臺灣間諜小伎倆背後有何大陰謀?
    在臺灣民進黨當局的指使下,臺灣情報機關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安插和發展「臺獨」分子,讓他們在外為自己搜集有關祖國大陸的情報,刺探其他國家對大陸一些事務的看法。這些人除了搜集情報,還會不斷尋找機會抹黑大陸。  鄭宇欽,臺灣高雄人,曾任民進黨前任主席卓榮泰助理,因對大陸從事間諜情報活動被國家安全機關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