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政琤老師榮獲第五屆上海市
退休教育工作者「老有所為」獎
■供稿:上海市南洋中學退管會
在重陽節到來的前夕,上海市中小學幼兒教師獎勵基金會、上海市退休教育工作者協會於2020年10月23日下午在黃浦區黃浦學校召開「第五屆上海市退休教育工作者『老有所為』獎表彰大會」。
出席會議的有上海市退休教育工作者協會、市教委有關領導,受表彰的第五屆上海市退休教育工作者「老有所為」獎代表及各區教育系統退管會、退教協負責人。
這次「老有所為」獎受表彰的是在全市大學及中小幼退休教育工作者中評選出的61位教師。徐匯區有3位教師獲獎,劉政琤老師代表徐匯區上臺領獎。楊成林、吳採蘭等五位獲獎者作了交流發言。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市教委人事處處長孫鴻出席了會議,李永智副主任發表講話,鼓勵退休教育工作者繼續發光發熱,老有所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增磚添瓦。
劉政琤老師獲此榮譽,是他退休後仍一直堅持不懈地工作,他別無所求,只想把知識傳授給可愛的學生,把愛給予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只為讓一個黨員的信仰、信念、追求落到最實處。
劉政琤老師2007年7月退休,他在退休之際了解到,上海市教委、上海市退教協將組織退休教師到雲南思茅支教的消息,就毫不猶豫的報名參加。劉老師在雲南普洱市思茅一中支教,腳踏實地地延續著自己的教師路,全心全意為邊陲人民付出,得到了雲南人民的好評和上級領導的嘉獎。由於工作出色,深受學校領導、同事、學生的歡迎。學校一再挽留他,希望他能繼續留下來工作,但由於家裡的實際困難,只得婉拒了他們的誠意。返滬後,又受邀請,先後在上寶中學、教科實驗中學、上海市機械工業學校、華東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任教,一直工作到2018年10月,實現了健康地為祖國工作五十年的願望。
劉政琤老師關心並積極參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關心下一代的成長,做了不少具體工作。徐匯區長橋街道舉辦「百姓話百姓」活動,不少居委會都邀請他去演講,他曾去長橋新村居委、長橋一村居委、長橋四村居委、長橋五村居委、華濱居委、匯城一村居委演講,談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去園南一村居委、華濱居委參加「百姓話百姓」點評活動,都受到居民好評;他曾受長橋街道黨校邀請,給社區「兩新黨組織」的黨員上黨課,也受到大家歡迎。長橋社區報《今日長橋》舉辦「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徵文活動,他撰寫的《回憶當年的「長橋教育」工程》和《交通文明沐春風》兩篇文章都被選用,編者還為之寫了「編者按」。社區關工委每年暑期組織活動,邀請他參加,他總是積極參與,有時給孩子們上課,有時組織賽活動,樂此不疲。他參與的「老少同讀一本書」活動,自己和輔導的孩子撰寫的讀後感,都獲得獎項。
劉政琤老師還主動參加各類公益志願者活動,他擔任小區文化宣傳志願者,為小區編寫黑板報;做小區「平安志願者」,每周一次的日間巡邏、每月一次的夜間巡邏,從不落下;做小區「清潔家園」志願者,每周參加一次清潔家園義務勞動,他總是積極參與。在小區剛實行垃圾分類的日子裡,他擔任志願者,指導居民進行垃圾分類,耐心勸導,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最近小區集中整理樓道,清理樓道雜物,他一連幹了十幾天,不怕髒和累,盡力而為。
小區裡要組織紅十字會等慈善募捐活動,劉老師每次都慷慨解囊,積極參與活動,奉獻愛心。他得知有位當年的女學生患了尿毒症,經常要透析治療,生活困難,不僅自己多次捐款幫助她,還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渠道,讓更多的人去幫助她,鼓勵她戰勝病魔。
今年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上海各小區嚴防死守,號召黨員要走在前面,作出表率。由於他所在的黨支部人手不夠,劉老師不顧自己年過古稀,積極報名參加值勤。每三天輪流一次,每次五個小時,他風雨無阻,堅守崗位,盡職盡責,一直堅持了兩個多月,直至疫情好轉,防控等級降低才撤崗。他所在黨組織號召黨員參加抗疫捐款,他也積極參與。他所在的小區沒有出現疫情感染病例、疑似病例,他為此出了一份力。
在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前夕,徐匯區組織中學生對話老幹部,進行採訪活動,徐匯中學的學生對他進行了採訪,撰寫了《育人五十載,桃李滿天下》一文,收錄在《革命傳統伴成長》這本紀念專刊中。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有人把園丁比作蠟燭、比作春蠶,劉老師就是春蠶、就是蠟燭,含辛茹苦幾十年,退休後,他仍放不下他從事了一輩子的教育工作,吐絲不盡,燭照不絕。
@原文刊載於《721礦遊子》第2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