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根據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的統一部署,全國普速鐵路將於6月20日起實施電子客票。屆時,長三角鐵路65個普速客運車站和42個高普混合客運車站將告別紙質火車票,更多旅客可享受到電子客票「一證通行」帶來的便利。(安徽網6月18日)
電子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買菜、吃飯、外賣、手機繳費……只要有手機和網絡就能一鍵完成。鐵路順應時代的發展,自2018年11月起在海南環島高鐵試行電子客票,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鐵路已累計發售電子客票超過8.72億張,現在在普速鐵路大面積實施,覆蓋全國1300多個普速鐵路車站。電子客票的推出大大的節約了旅客進站檢票的時間,「一證在手、說走就走」讓人民出行的幸福感爆棚。
節支降耗,電子客票助力綠水青山大美中國。對比傳統的紙質車票,電子客票能減少紙張的消耗,有數據顯示,2019年鐵路累計發送旅客35.6億人,則預計消費了35.6億張車票。按照大家常用的藍色車票,每一張藍色車票重量大約為1.35g,2019年火車票消耗的紙張數量就有4806噸,相當於9萬棵樹!電子客票符合新時代可持續發展的時代主題,真正實現了節支降耗、綠色環保、低碳出行。
方便快捷,電子客票讓旅客出行走上「快車道」。以前的普速鐵路乘車,需要在進站前在到人工窗口或自動取票機列印紙質的車票,若遇到出行的高峰期,更會急的直跺腳,而現在的電子客票,進出站檢票憑證,持有效身份證件實現「一證通行」,檢票平均速度由3.8秒/人縮短至1.3秒/人,極大提升了進出站效率,節約了旅客出行的時間,真正的滿足了旅客「一證在手,說走就走」。同時紙質車票常見的車票丟失、掛失補票、販賣假票等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
從傳統的硬紙板車票到軟質車票,從磁介質車票到電子客票,車票的一層層「升級」演繹出了鐵路發展的大變化,也映射出了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的進步,電子客票看似簡單,背後是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的應用,它是中國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產物,也是鐵路部門以「人民鐵路為人民」為宗旨推出的重大舉措,我們期待未來更多新技術的應用,書寫下新時代鐵路發展絢麗篇章。(陳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