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現如今如果我們提到超級英雄的題材作品,漫威和DC就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兩座大山。
但是,不同於我們對於一件事物的評判標準設定,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會發現,一旦漫威粉絲和DC粉絲互懟起來,經常都是這樣的:
漫威粉絲:你(DC)家這個電影宇宙啥時候能弄起來?瞅瞅我家的電影宇宙!DC粉絲:有種咱們比比漫畫、比比衍生劇啊,比比《守望者》、《小丑》啊!
當然了,以上的對話是虛構的,但是多數情況下,是能夠代表出一部分的雙方粉絲在日常的嘴炮中的「交流」套路,簡單來說,就是漫威這邊一說電影宇宙的成功,另外一邊的DC粉絲則是選擇利用DC漫畫等元素來懟回去。
為此,這也是讓不少路人粉表示:難道DC的漫畫等元素真的比漫威漫畫要好很多的話,為何現如今DC看起來卻是有些「不如」漫威呢?
其實,對於DC宇宙所蘊含的一系列的作品(漫畫、電影、衍生劇)構成,我們還是要承認DC的確是具備非常豐厚的資本的,這不單單是不屬於漫威宇宙的DC宇宙構架,同時,在DC這邊很多所匯聚的漫畫IP乃至是角色IP,在美漫早期的發展時期,DC都是有一家獨大的節奏的。
甚至,我們也得承認——
早期正是DC(當時叫「國家聯合出版公司」)創造的超人這一角色,直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的當時美漫的發展,也正是因為當時DC的成功,這才在一定程度上促發了後續類似漫威(當時叫「時代漫畫」)等公司的上線。
同時!
對於DC早期的影響力來說,DC幾乎在一段時間內引領了美漫超級英雄的發展,這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是就是:正是DC當年在統籌自己的漫畫IP後,創造了「正義聯盟」後,漫威這邊為了對標當時的「正義聯盟」,這才授命斯坦·李和「美漫皇帝」傑克·科比想要同樣也創造一個類似的英雄團隊IP出來。
結果~
斯坦·李和傑克·科比2位大佬,直接另闢蹊徑,創造了當時第一個以「家庭」為單位的英雄團隊,也就是漫威的經典IP「神奇四俠」!
所以,就起源歷史和所積攢的底蘊來說,早期的DC的確是有執牛耳的資格,但是在伴隨著美漫的不斷發展和更迭,很多美漫IP要麼被收購,要麼就是成為了美漫道路上的皚皚白骨,現如今能夠說經歷了美漫整個發展歷程的,漫威和DC說第二,估計也沒有人敢說第一了。
但是,問題來了!
就像一開始我們疑惑的,DC本身不論是從起源還是漫畫素材積累,亦或者是角色IP的創造,不敢說碾壓漫威,但起碼也是具備了比漫威更好的發展時機,為何卻始終沒有好的表現呢?
要知道——
相比較DC來說,雖然早期DC也曾經經歷過一度破產的經歷,但是在被華納收購之後,基本上這類風險就幾乎斷絕了,而對於另外一邊的漫威在90年代的破產危機、各種英雄版權外流,則是一度讓漫威成為了歷史,也就是靠著《鋼鐵俠》成功東山再起。
按理來說,DC的發展不論從手上的資源還是資金都要比漫威好,不應該在現如今的電影領域明顯不如漫威電影宇宙。
其實,對於這其中的彎彎繞,也很簡單,DC的問題主要集中在3點:
【1】神作獨立性太強,DC上層決定下層!
對於很多粉絲來說,一提到DC的電影作品,很多都是集中在了早期的《守望者》、《V字仇殺隊》乃至是諾蘭大神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當然,如今還得加上一個《小丑2019》。
這些作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都是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DC從來都不缺好的故事元素和內核!
但是這些神作上線的同時,也同樣暴露出了另外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就是,這些作品本身和DC電影宇宙的關聯性相當的低。
甚至,很多作品幾乎沒有起到絲毫的反哺DC電影宇宙的作用,當然了,從獨立作品的角度來說,這些作品是屬於DC的成功,但是從電影宇宙角度來說,這些電影和DC電影幾乎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很大程度上,僅僅只是導演截取了DC的一個IP,所進行了獨立創作而已。
在這種模式中,比較好的優勢就是在於導演拿到故事之後,能夠不用顧慮DC宇宙整體的限制,能夠去隨意的進行一招自己的想法去打散和重新整合故事,也正是因為這種模式,所以在碰到實力夠強的導演和優秀的演員時,DC就往往能夠爆發出一些「神作」。
但這些卻是建立在犧牲電影宇宙構建的基礎上所完成的,所以,如果DC單純的只想擁有好的作品的話,其實這種模式就足夠了,但是如果DC想要像漫威這樣構建自己的電影宇宙的話,這些作品就得全部拋開,重新依照電影宇宙的模式來拍攝。
這是目前DC的問題之一。
而對於另外一個問題,估計也是很多DC粉絲都恨的牙痒痒的問題所在,就是不同於漫威這邊雖然被迪士尼收購,但是對於電影如何拍、如何規劃的運營權限都是掌握在漫威手中的,迪士尼只有在漫威嚴重危及迪士尼的利益的時候,才會出手幹預。
但是DC和華納不一樣!
本身對於DC來說,很大程度上要想拍什麼、甚至是自己漫畫中在下一階段的規劃,很多都是要經過華納高層的,顯然,這種上層決定下層的模式,很多時候就會造成外行人領導內行人的尷尬。
因此,這也是很多時候DC就自身的電影宇宙的構架,很少能夠有比較優質的電影作品出現的原因,因為DC拍什麼東西,DC有時候自己說了根本不算數~
當然了,這或許也是因為華納手中擁有的頂級IP很多,自然也就對DC不是太過的看中就是了。
【2】頻繁的重啟,演員更換也是一個大問題!
看過漫威電影宇宙的影迷很多時候都會注意到一個問題,就是漫威在構建自己的電影宇宙的過程中,除非是出現了無法妥協的情況,基本上漫威是不會去進行同一個角色的演員更換的。
更別說是所謂的劇情重啟了!
但是,對於另外一邊的DC來說,本身不論是在漫畫還是電影宇宙中,涉及到一些「重啟」的情況不算少,而且這其中對於一些DC的經典角色的飾演,DC也是經常會出現演員更換的情況。
別的不說,單單是DC的「親兒子」和「親爸爸」系列的超人以及蝙蝠俠的演員,前後的版本就有不少!
這就造成了一個和漫威截然相反的問題——
對於影迷來說,本身看電影除了故事要過關以外,很多時候也會對演員形成一種信任感,簡單來說,就是會有不少影迷衝著演員來看電影的,這點對於漫威宇宙來說,比較典型的就是鋼鐵俠的飾演者「小羅伯特·唐尼」。
正是這種影迷和演員之間的關係,很多時候也會產生非常好的良性循環,造成演員拉動影迷觀影的同時,電影本身在也在不斷的進行「吸粉」,久而久之,電影IP的粉絲群體就會有滾雪球一樣的效果。
但是對於DC來說,就不一樣了,因為很大程度上我們先拋開電影質量如何,單單是這種頻繁的更換演員的操作,就容易出現:影迷剛剛對這個演員的版本產生了關注力,但是這段關係還沒捂熱,伴隨著演員的更換就涼了。
所以,對於DC的一些影迷來說,往往就需要一個不斷去適應角色版本的尷尬。
這其實就在一定程度上難以去讓影迷和粉絲養成良好的「忠誠度」習慣,久而久之,因為不同演員和重啟劇情之間的質量層次不同,還會造成脫粉的情況。
這也是現如今DC電影宇宙的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3】缺少階段性的規劃藍圖!
相比較DC來說,漫威對於自己的電影宇宙的規劃,是有相當長的一個周期的,也就是說,可能在《鋼鐵俠》上線時,漫威已經在預想成功的基礎上,規劃好了前三個階段的作品序列。
甚至,如果更為詳細的就是對於每一部電影之間的聯動也做了預設。
但是,對於DC電影宇宙來說,很大程度上我們從現有的DC電影宇宙體系中的幾部電影來說,先不說電影的質量如何,單單是電影和電影之間的聯繫是非常鬆散的,很多時候倒是有些各自為戰的感覺。
這其實是非常不利於DC電影宇宙的構建的!
因此,如果DC想要更加完善系統的去構建自己的電影宇宙,甚至是後來者居上,必要的精細規劃就是非常有必要的。
當然了,拋開DC的電影宇宙,其實對於DC的漫畫質量以及DC衍生劇甚至是DC動畫電影來說,整體的水平還是非常高的,在早期對比漫威來說也是具備非常大的優勢。
不過,伴隨著近十年間雙方的漫畫質量在逐漸的靠近,當漫威如今開始發力衍生劇之後,DC或許會在這些優勢方面迎來一波不小的衝擊。
更多精彩漫威電影情報、漫威美劇推薦、漫威吐槽,請關注漫威電影情報局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