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我常聽人提起,可以說出現頻率非常高了,今天咱們就簡要探討一下吧。
如果一個人語文100分,數學0分,你覺得他會更喜歡語文課還是更喜歡數學課?就問問我們自己,是更喜歡自己擅長的東西,還是不擅長的?對自己喜歡的更認真,還是不喜歡的? 體育不好的人,巴不得不上體育課。 上課願意積極舉手發言的,往往是擅長的科目啊。
也就是說,從邏輯上來說,雖然學過不一定會認真,但是沒學過也不代表就一定認真。 甚至於「沒學過,還不認真」的比例也不低。
其實說上面這些,只是想先
認清一個事實,就是現實情況很複雜,沒有簡單的會與不會肯定答案。事實上,要對問題作出接近真相的回答,我們必須拋棄二元論,做更深維度的思考,搞清楚問題的內涵。
提前學這是一個現象,上課不認真聽,也是一個現象,這兩個現象有可能同時出現,但同時出現,
不代表就是因果關係。我簡單做了個示意表格,假設一個班級65個學生,情況可能相當多樣。比如學習程度有 0%、25、50%、75%、100%,上課有完全不認真,比較不認真,一般,比較認真,很認真。 這還是已經抽象過簡化過的模型,都有25種情況之多,也就是根本無法用會還不會來回答。
假設不同情況的人數分配類似這樣,其實說白了還是看概率,到個體,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比如,「提前學」這個「提前」,就要想一想:跟什麼比提前了?提前了多少?比如,天冷了,告訴孩子今天零下了,溫度是負數,4歲也能聽懂大概了,但
「負數」的概念在教學大綱上是小學高年級的內容。 對於大綱也許算,但對於孩子當下的好奇心和認知需求,其實又不算。
以前蛋蛋幼兒園中班,老師教八大行星的名稱,我當時都有點吃驚,可沒想到孩子特別喜歡,記得比我還牢。
按照我們課本來說,地理是小學高年級,乃至初中的內容了,但對於一個幼兒園的教學計劃來說,引導孩子認識他所生活的世界,乃至宇宙,又是合情合理的。
(蛋蛋小時候)
前幾天蛋蛋和爸爸一起看黃河的地圖冊,裡面講到了黃河的源頭的時候,他爸提到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蛋蛋興趣來了,非要查這首詩。按照教學大綱《將進酒》是一首古體詩,可能要小學六年級甚至初中才學。有時候所謂的提前,不過是順勢而為。
不同的科目其實也有很大差別,就拿英語來說,有語言學習的敏感期,我們當年的大綱,是初中才開始學ABC,非常痛苦,有時候真覺得那時候初中畢業的水平,還趕不上現在一些幼兒園孩子。說到底,
大綱是兜底的,代表平均水平,我們要反對的是為了虛榮,盲目超前,填鴨式的灌輸,但如果機械的去套用通用的標準,則容易忽視個體的興趣、能力的差異,會
削足適履。
學校有統一的教學標準,而家庭教育,更多的是考慮到個體的狀況,因材施教,也就是根據孩子水平和狀況來決定進展到什麼程度。 其實學同樣分好多種,有的學是只是知道個大概,有的學則比較深入。 比如banana,聽到發音知道是香蕉,是一種掌握程度;而看到banana這個字,能解碼這是香蕉,要求則更高一些。所以,我們討論提前學到底會有什麼樣的影響時,不妨先衡量一下,學的程度。是知道點皮毛的25%,還是說真的比較了解的75%?以我們大部分人學習的掌握程度來講,還處於皮毛狀態,只是還粗淺知道些概念時,真的不用就開始擔心,誒呀學得太好了,將來到底選清華還是選北大。 0基礎入學的想法是好的,但實際執行層面會遇到不少困難。拿我自己來舉例,蛋蛋拼音就是0基礎入學的。
說實話這個東西不難,也不是說他就聽不懂,但是每次默寫能夠默全對,是需要花時間去練習的,小學真的太忙了,要保證戶外活動時間,要做作業, 要有娛樂時間注重身心健康,與其那時候雞飛狗跳,不如提前幾個月稍微帶帶。「孩子提前學了,會不會上課不認真?」這個問題背後,
還有一層誤解,那就是
學過了,就沒什麼好學了吧。其實,講述知識只是學校功能的一方面,學校還是個學習社會規則,學習行為準則,建立學習習慣,學習如何跟一群人一起學習的地方。 把學校學的東西看得太單一,就會覺得好像都學完了。其實學校有不可取代的氛圍,
對學習多點敬畏心就明白,學習是反覆要強化記憶的過程,不是一遍就結束的
。蛋蛋乘法幼兒園會了,但是你讓他考試,他也很難拿到滿分。 有些字,聽課都懂,但到默寫,照樣錯。 說白了學前的那點提前量,就算有,也不一定能支撐很久的。學前的基礎,不是為了孩子要超越多少人,
只是為了兜底,不讓孩子一開始就掉隊,就覺得自己是個差生,僅此而已。不管思考哪個層面的問題,要記住的是,現實世界是複雜的。 寄希望於學校能夠承擔所有的教育責任,是最省事的情況,但必須要面對的現實是,這已經不可能的了。人生就像是長跑的馬拉松一樣,一直領頭的人,未必是最後的贏家,但是如果你一開始就掉隊,掉了好幾圈,後來又想爆發出來追上,這個概率也是比較小的,最好的情況,還是跟著領頭的人,跟上這個節奏,慢慢的去跑,堅持跑,保持體力,目光長遠。
上周的流利說團,即將截止,想提高自己英文的朋友不要錯過。
【返團】久等了,牛津樹和新版毛毛蟲點讀筆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