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位16歲小才女用文言文寫了一篇大氣磅礴的《七十華誕閱兵賦》,被人民日報官微等媒體轉發,網友們紛紛讚嘆:太有才情了!誰承想,一個多月後,這位小才女的又一篇文章出現在網絡上,而網友們讀完,不禁為女孩家裡的不幸而落淚。
原來,這位小才女是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高二學生劉天羽,她的媽媽趙女士早就得了結腸腺癌。11月9日,女兒得知媽媽病情,強忍悲痛,連夜寫下這封《請救救我的媽媽》的求助信,為了媽媽,她要向全世界的醫療專家求助。
好女兒
16歲小才女寫出《七十華誕閱兵賦》,一炮走紅
「不要買衣服,就要買書;寧可不吃飯,也要把書讀完。」劉顯文回憶起女兒的過往,話語裡洋溢著濃濃的父愛。
在父母悉心培養下,劉天羽從小痴迷讀書,尤其酷愛古詩文。在小升初時,劉天羽偶然得知可以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連夜寫了一篇,就獲得三等獎。
劉顯文對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說,女兒學習成績優異,經常排在前兩名,從小學到初中都當班長。中考後,女兒自主選擇了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在看了今年國慶節北京閱兵式後,劉天羽一時無法抑制自己對祖國強大起來的自豪,略作思考,寫下了一篇《七十華誕閱兵賦》。這篇文言文最初由爸爸劉顯文發到朋友圈,負責空降兵官方微信公眾號「我們的天空」的一位主編看到後,就聯繫了他,之後把這篇閱兵賦整理成文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推送。很快,該文被人民日報、長江日報官微轉發,閱讀量很快10萬+,引來不少讀者的留言和點讚,大家紛紛誇獎小姑娘真的是太有才了,16歲能寫出如此文章,得有多少古文知識的積澱啊!
事實上,劉天羽愛好寫作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且她能寫的作品體裁多樣,有詩歌、隨筆、散文和小說等,從小學積累到現在,厚厚一大撂。「我都分門別類給她保存好了,粗略算算,估計10萬多字了。」劉顯文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女兒也有一個小小的心願,就是將來有條件時,把這些文字結集出版,算是送給爸媽的小禮物。
得知媽媽患癌,強忍悲痛連夜寫出求助信
「妻子患了結腸腺癌,我們一直隱瞞著病情,不想讓孩子小小年紀就承擔壓力,但她知道媽媽經常住院,身體一天天虛弱。」劉顯文對紫牛新聞記者說,他安慰女兒,等到她高考結束,媽媽就可以恢復了。而女兒一直以為媽媽只是患了普通的疾病,休養一段時間便可以恢復,她更加努力地學習,平時都住在學校,只有周末才回家。
最近,劉天羽媽媽的病情突然惡化。再三權衡後,劉顯文決定把妻子的病情告訴女兒。11月9日,劉顯文和女兒認真地談了一次。他告訴女兒,媽媽患的是癌症,現在情況比較危急,尚找不到有效的治療方法,但他一直在努力。
女兒比他想像的要堅強,她默默地走進自己的房間,連夜寫出了一封求助信,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幫媽媽找到一個可以治好疾病的醫療機構、專家醫生團隊。這一封求助信,也很快被人民日報官微轉發。
好媽媽
大學畢業放棄家鄉工作,毅然追隨愛人成了軍嫂
說起來,劉天羽的爸媽跟南京還有不解之緣。1995年9月,劉顯文和小趙在南京相識。當年,來自吉林通化的17歲女孩小趙和來自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的劉顯文踏入了南京經濟學院(南京財經大學前身)校園,同在一個班。兩人逐漸熟悉,最終成為戀人。
1999年6月,即將大學畢業的兩人面臨著艱難的選擇。小趙已在家鄉找到工作。而劉顯文憑著優異的成績和過硬的身體素質,通過考核,成為部隊在全國大學「特招」的800多名大學畢業生中的一員,將奔赴新的崗位武漢空軍某部。
愛情的力量讓小趙毅然放棄了自己的工作,選擇和心愛的人來到武漢。不久兩人結婚,小趙成了一名隨軍軍嫂。
「2003年1月,女兒劉天羽出生。因為我們雙方的父母都在北方,女兒出生時我大部分時間在外地,沒辦法,妻子只能辭職在家帶女兒。」劉顯文對紫牛新聞記者說,小趙原本就愛看書,成為全職媽媽的她在帶孩子之餘,就不斷讀書充實自己。或許受此影響,女兒從小就顯示出對書籍的熱愛與痴迷。
大學時代就非常有才情,像極了戴望舒《雨巷》中的姑娘
女兒上高中後,閒不住的趙女士找了一家私企,因為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她做文秘和接待工作。2018年年初,她出現了幾次便血,當時並沒怎麼在意,只是隨意對劉顯文說了說。但細心的劉顯文沒有大意,決定帶妻子到醫院檢查。
「2018年2月11日,我帶她到醫院做了腸鏡,結果顯示為結腸腺癌,當時我就驚呆了。」劉顯文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一年多來,她做了大大小小七次手術,十多次化療和四個療程的呋奎替尼靶向藥治療,還有四次腰椎放療。但目前還找不到有效的治療方案和方法手段。
如今,劉顯文為照顧妻子,選擇了轉業到地方,辭別了深愛的綠色軍營。他在照料病中的妻子之餘,四處奔波,就為了哪怕是一丁點的希望,也要為妻子找到治療的可能。
「當年在大學時,小趙是一個非常有才情的女孩,她還是校報記者團的記者,寫了不少好作品。」多位熟悉小趙的同學說。一位跟小趙有過多次交往的同學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當年的小趙,像極了戴望舒《雨巷》中的姑娘,「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一顰一笑間,帶著淡淡的憂鬱,經常被人關注。
劉天羽的求助信(節選)
請救救我的媽媽
——來自華師一女孩劉天羽的求助
當我剛以《病》為題投出了參加第22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的新作,當我正埋頭學習並期盼著這次期中考試成績的時候,迎頭而來的卻是一個晴天霹靂——我最最親愛的媽媽,罹患了令人談之色變的重病——癌症。
從未想過這兩個字會出現在我的家中,更沒想到這個厄運竟落到了生我養我、手把手教導我長大的媽媽身上。2019年11月9日中午時分,媽媽和我斜對著坐在病床上,面帶著微笑,雲淡風輕地談著她的病、論著人的生死和人生的艱辛,跟我叮囑著健康、學習,戀愛、婚姻,事業、生活……那麼地輕鬆、自如,仿佛在講述著別人的故事。那一刻,我還不清楚媽媽在承受著多麼巨大的病痛折磨。
劉天羽寫的閱兵賦
七十華誕閱兵賦
泱泱華夏,浩浩千秋。於以求之?暘谷之東。山其何輝,韞卞和之美玉;川其何媚,懷隨侯之明珠。彼美人兮,高珠峰以為冠兮,踏臺、瓊以為屐;配太華以為刀兮,長四瀆以為佩。神採奕矣,既御鯤鵬而詠江離,又乘扶搖以上青雲;形貌昳矣,方植黃竹而哀悲歌,又望松柏以明昭志。
其才若何?屈子離騷,相如辭賦,李杜詩歌,元白文章,不能一一盡數。其情若何?瀟湘淚竹,首陽採薇,啼鵑望帝,化碧萇弘,無可件件道來。長安月下,萬戶搗衣砧聲促;大散關外,三尺鹽雪下將來。春閨夢,勿夢無定河邊骨;君莫笑,休笑沙場醉臥人。惶恐灘頭,一片磁針盡南指;黃金臺上,提攜玉龍為君死。天下興亡,匹夫低詠周黍離;雖千萬人,將軍高唱秦無衣。
七十華誕,逢迎古稀。京華非夢,夢無此歡。雷驚天上人,阿母壓低窗臺蕊;步震地下魂,閻羅截斷黃泉水。龍騰虎躍,國人氣勢如虹;鳳翥鷹翔,國器搏擊長空。投鞭斷流,何海不填?綿綿瓜瓞,何山不移?既承古志,更唱新聲。居竹食肉,為生民立命;金磚絲路,濟盛世繁昌。雖言榮榮,更言憂憂。歸子不安,虎狼眈眈。豺之婪婪,狐之計奸,九州內外,人言可畏。裨闕補漏,今人之任重;固本安邦,來者之道遠。安能銀鞍韉而醉良辰?必將振長策以定妖亂!寰宇一白雄雞唱,拿雲系日少年心。昂揚高歌兮,無用千金市骨;學成文武兮,自將貨與中華。
幸哉!生於此地,來自此方。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涅槃之鳳,不倦不怔。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捧袂長揖,一杯恭祝:七星貫斷嫦娥死,三生同聽一樓鍾。